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61篇
  免费   604篇
  国内免费   298篇
耳鼻咽喉   78篇
儿科学   77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653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1667篇
内科学   3056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245篇
特种医学   3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408篇
综合类   3399篇
预防医学   733篇
眼科学   381篇
药学   1256篇
  15篇
中国医学   569篇
肿瘤学   79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332篇
  2022年   354篇
  2021年   502篇
  2020年   444篇
  2019年   288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289篇
  2015年   358篇
  2014年   535篇
  2013年   520篇
  2012年   688篇
  2011年   741篇
  2010年   717篇
  2009年   670篇
  2008年   676篇
  2007年   651篇
  2006年   641篇
  2005年   683篇
  2004年   531篇
  2003年   473篇
  2002年   370篇
  2001年   366篇
  2000年   275篇
  1999年   221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205篇
  1996年   184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此报告是量子波的频率作用于人体的实验结果分析。以心跳的可控为例分析求证是量子波的作用。量子波的频率透射人体势垒,其能量能够引起量子跃迁事件的发生,使得组成人的原子、分子的电子结构发生变化,人体内的酶、糖、蛋白质、脂肪等生物大分子相应发生变化,从内分泌到外分泌再到神经系统等可以向事先计划的方面变化。通过改变势垒而改变波的频率并且利用这个频率提供的能引导改变人是很现实的事。  相似文献   
972.
目的 应用超声射频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右颈动脉硬化程度差异及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超声射频技术获取受检者左、右侧颈动脉顺应系数(compliance coefficient,CC)和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计算左、右侧参数值之比,获取CCratio和PWVratio参数。参数在组内采用左右侧比较,在组间采用同侧比较。分析CCratio和PWVratio的相关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左侧颈动脉PWV高于右侧,且CC低于右侧(P<0.05)。对照组CC和PWV在左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左侧PWV增高,右侧颈动脉CC增高(P<0.05)。PWVratio和CCratio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年龄、病程、三酰甘油(TG)和收缩压是PWVratio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CCratio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左右颈动脉硬化程度不同,存在差异性。年龄、病程、血压、TG和HDL-C是这种差异性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973.
慢性肺心病与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的鉴别 慢性肺心病因心脏星垂位或顺钟向转位。常可引起右胸导联呈QS、qR、qr型(图1),或出现胸前导联r波递增不良,而酷似前间壁心肌梗死。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除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外,心电图尚有ST彀抬高及T波改变.且有动态演变规律.同时结合心肌坏歹泺志物险查。  相似文献   
974.
输尿管镜下置双J管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输尿管镜下置双J管的经验以期减少并发症发生,保护肾功能.方法 对121例行输尿管镜检气压弹道碎石(URSL)或钬激光碎石术者,在硬膜外麻醉下将剪掉盲端的4.5F双J管沿导丝置入患侧输尿管口.结果 全组121例患者于取管1个月后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均显示输尿管通畅,复查泌尿系超声均未见继发梗阻征象.复查尿液分析,除3例患者仍存在轻度尿路感染外,其余患者均未见异常;2例患者仍存在轻度腰痛症状,4例患者仍存在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取管3个月后随访,上述患者不适症状均消失.结论 上尿路术后置入双J管对防止输尿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5.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与窦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12导联心电图同步测定窦性心律失常的Pd及QT离散度,与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窦性心律失常组Pd的均值和Pd>40ms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伴有QT离散度的改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d的增加可作为预测或评估窦性心律失常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76.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其发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发病前的一个阶段,患者已出现糖耐量降低.此时处于糖尿病前期。如何防止糖耐量降低的患者进展为糖尿病,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医学研究课题。目前,关于糖耐量降低的干预治疗多采用运动、合理膳食和药物治疗等方法。其中.寻找有效的降糖药物预防并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针对发表在《柳叶刀》(Lancel)杂志2009年5月的一篇文章,就降糖药物伏格列波糖在预防2型糖尿病中的疗效做了认真分析,期望能够引起同行的争鸣。  相似文献   
977.
Vi/Vt比值在期前宽QRS波心电图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丽萍  王荷特  潘炳林  朱云美 《浙江医学》2010,32(12):1859-1860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电图表现,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则更为普遍,它们在心电图上均有自身独特的表现,但当房性早搏伴差传时其心电图表现与室性早搏十分相似难以区别,尤其易导致低年资的心电图医师和临床医师判断失误。  相似文献   
978.
P波离散度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之一,不仅好发于心脏病患者,而且随着年龄增长,正常人群房颤的发病率也呈增多趋势。P波离散度是近年提出的一种预测房颤和房性心律失常的无创性心电检查方法,是心房非均质性电活动的标志,它的增加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和复发相关。测量P波离散度,尤其是将P波离散度与P波最大时限结合观察,对心房颤动的预测具有很高价值。  相似文献   
979.
目的观察波前像差引导的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WASCA-SBK)矫正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我院接受WASCA-SBK治疗的56例(112只眼)近视患者,记录术前以及术后2w、1月、3月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及高阶像差。结果术后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提高(<0.05)。术后3月全部术眼UCVA≥1.0。最佳矫正视力术后随访3月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水平。术后等效球镜均较术前显著降低(<0.05)。术后2w、1月及3月等效球镜度数(SE)在±0.5D范围内的比例分别为92%、98%、95%,全部术眼SE均在±1.0D范围内。术后3次随访,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值(HOA RMS)均较术前显著增高(<0.05),以球差为主,彗差较术前无显著性差异(>0.05)。结论 WASCA-SBK矫正近视安全有效,预测性好,手术效果的稳定性佳,但术后高阶像差仍然增加,且以球差为主。  相似文献   
980.
1.4无创性心房标测心脏标测是确定心脏最早激动点或激动顺序的电生理检查技术,通常采用常规导管电极直接标测心腔内各部位的电位,同时结合记录体表多导联心电图的方法来了解心脏电活动。目前,新一代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如心脏激动电磁标测系统(CARTO)和非接触球囊标测系统(EnSite 3000)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脏激动顺序的心内膜导管法标测包括:(1)窦性心律标测;(2)异位节律标测;(3)心脏起搏标测;(4)心动过速标测等,可了解心脏正常顺向激动与逆向激动顺序、发生心律失常时异常激动顺序、激动起源部位的定位等。无创性心房标测是测量体表各导联,尤其是V1 P波(PV1,代表右心房激动)与食管导联P波(PE,代表左心房激动)的时间,以及各导联的P波形态等。通常采用50mm~100mm/s的纸速,能更加准确测量时距。在窦性心律或心律失常时根据PV1与PE的时间可了解左、右心房的激动顺序,以明确心律失常的性质。1.4.1窦性心律标测窦性频率较快时心房激动常起始于高位右心房,窦性频率相对慢时心房最早激动点多位于右心房中部侧壁,心腔内标测时这些部位的A波最早出现。在心房传导顺序正常的情况下,窦性激动从该处传导至低位右心房、希氏束部位,最后到达左心房。无创性心房标测时,体表各导联出现窦性P波,V1 P波早于食管导联P波出现。1.4.2异位节律标测当心脏某部位出现异位节律时,无创性心房标测可初步了解心脏的激动顺序:(1)起源于右心房的期前收缩,V1 P波早于食管导联P波出现;起源于左心房的期前收缩,食管导联P波早于V1 P波出现。结合Ⅱ、Ⅲ、aVF P波直立或倒置,还可判断期前收缩起源于心房上部或下部。(2)房室交接性期前收缩时,心房激动顺序为逆行性,P波在Ⅱ、Ⅲ、aVF倒置。间隔部先激动,同时向左、右心房呈放射性传播,V1 P波与食管导联P波几乎同时出现。(3)室性期前收缩如果能逆传至心房,提前的宽大畸形QRS波群后出现P-波,从房室结逆传的心房激动顺序与房室交接性期前收缩相似,但R-P-间期长于后者。1.4.3起搏标测创伤性心脏电生理检查可在心腔内各个不同部位进行起搏标测,常见有右心房、冠状窦及右心室起搏。无创性心房标测主要通过经食管心房起搏,改变刺激频率或期前刺激偶联间期来了解:(1)刺激引起的心房激动顺序;(2)刺激诱发的单次折返或心动过速时的心房激动顺序;(3)心房期前收缩顺传心室形成的QRS波群,可视为室性期前收缩。观察QRS波群后各导联的R-P-间期与P波形态,可了解心室激动沿不同途径逆传至心房的激动顺序(图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