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181篇 |
免费 | 781篇 |
国内免费 | 36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3篇 |
儿科学 | 100篇 |
妇产科学 | 38篇 |
基础医学 | 864篇 |
口腔科学 | 39篇 |
临床医学 | 2083篇 |
内科学 | 3824篇 |
皮肤病学 | 49篇 |
神经病学 | 286篇 |
特种医学 | 42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489篇 |
综合类 | 4269篇 |
预防医学 | 918篇 |
眼科学 | 460篇 |
药学 | 1549篇 |
18篇 | |
中国医学 | 718篇 |
肿瘤学 | 9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7篇 |
2023年 | 394篇 |
2022年 | 462篇 |
2021年 | 627篇 |
2020年 | 559篇 |
2019年 | 378篇 |
2018年 | 179篇 |
2017年 | 286篇 |
2016年 | 351篇 |
2015年 | 454篇 |
2014年 | 678篇 |
2013年 | 663篇 |
2012年 | 839篇 |
2011年 | 928篇 |
2010年 | 886篇 |
2009年 | 845篇 |
2008年 | 840篇 |
2007年 | 799篇 |
2006年 | 797篇 |
2005年 | 839篇 |
2004年 | 669篇 |
2003年 | 594篇 |
2002年 | 479篇 |
2001年 | 453篇 |
2000年 | 342篇 |
1999年 | 277篇 |
1998年 | 211篇 |
1997年 | 247篇 |
1996年 | 229篇 |
1995年 | 199篇 |
1994年 | 170篇 |
1993年 | 81篇 |
1992年 | 90篇 |
1991年 | 101篇 |
1990年 | 66篇 |
1989年 | 59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ARFI)成像技术在评估颈部血管斑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对10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观察组)和97例非心脑血管病人(对照组)进行超声检查,并利用ARFI技术测量斑块的剪切波速度。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斑块发生率、构成、稳定性以及剪切波速度均值。结果观察组的斑块发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剪切波速度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斑块构成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稳定斑块所占比例较对照组高。结论 AFRI技术对检测颈部血管斑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52.
目的:评价心电图R波递增不良应用于前壁心肌梗死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间患者60例,心电图检查均出现胸导R波递增不良,根据进一步检查,进一步检查结果分组,器质性病变组38例,非器质性病变组22例,分别根据Zema标准、Warmer标准、Depace标准和Marquett标准进行前壁心肌梗死的诊断。结果:Zema标准、Warmer标准、Depace标准和Marquett标准4种诊断标准对前壁心肌梗死的检出率,器质性病变组分别为38.5%、30.8%、30.8%和42.3%,显著高于非器质性病变组3.8%、3.8%、3.8%和7.7%,两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心电图R波递增不良诊断前壁心肌梗死具有一定局限性,检出率较低,临床仍需进一步采取其它手段来明确诊断,并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953.
954.
目的 观察波生坦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相关肺动脉高压(PAH)发展为艾森曼格综合征(ES)患者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2月12例儿童CHD-PAH发展为ES患儿,给予波生坦口服(7±2)个月.随访评估服药前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TD)、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心导管检查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小动脉阻力指数(PVRI)、肺/体循环流量比(Qp/Qs)、肺/体循环阻力比(Rp/Rs)]及肝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后,12例患儿平均6MWTD从(429±104)m增加至(475±88) m; 15例患儿SpO2从(87±4)%提高至(89±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心功能分级保持稳定.22例患儿服药前均行心导管检查,其中15例患儿服药后再次接受心导管检查,其血流动力学参数mPAP从(75±10)mm Hg(1 mm Hg=0.133 kPa)下降至(74±11) mm Hg,PVRI从(23±10) Wood* m2下降至(20±6) Wood*m2,Qp/Qs从(0.9±0.3)升高至(1.0±0.3),Rp/Rs从(1.1±0.4)降至(0.9±0.3),但样本量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均对波生坦耐受良好.结论 服用波生坦可改善CHD-PAH发展为ES的儿童患者的6MWTD、SpO2等指标,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55.
目的:通过分析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时心电图P波形态特征判定房速起源.方法:对37例成功行单靶点消融治疗的房速患者的P波形态和参数与消融靶点进行对比分析.计算房速时PR与PP间期比值(PRI)评价激动在房室结传导的时程变化;计算P波与PR间期的比值(PCI)评价激动在房内传导的变化.结果:29例靶点位子右房,8例位于左房.左房房速在下壁导联P波振幅显著增高.右房后壁的PRI(0.52±0.05)数值在各部位中最大,无冠窦、冠状窦口和右房侧壁的PCI(0.24±0.04)值最小.结论:aVL和V1导联P波形态对区分左房和右房房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Ⅱ、Ⅲ、aVF导联可为起源点位于心房上下提供线索,PRI、PCI有助于房速起源的判定. 相似文献
956.
957.
目的探讨留置双J管治疗上尿路疾病引起顽固性肾绞痛的价值。方法顽固性肾绞痛患者118例(A组),采用输尿管镜下留置双J管急诊治疗成功;选择同期各种原因未置双J管而仅予对症处理的顽固性肾绞痛患者57例作为对照(B组)。比较两组的疼痛转归及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A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治疗有效率高于B组(98.3%vs.66.7%)(P<0.05)。同时,急性梗阻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置双J管后肾功能明显好转,尿量>400ml/d。结论顽固性肾绞痛患者急诊输尿管镜下留置双J管,能迅速缓解肾绞痛,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958.
目的 建立抗菌消炎胶囊中土大黄苷的快速检验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快速检验样品中的土大黄苷,以乙酸乙酯-丁酮-水(10∶7∶1)为展开剂,在紫外光灯(365 nm)下观察斑点荧光,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确证.结果 土大黄苷有非常清晰的蓝紫色荧光,正品制剂在相应位置上无斑点;土大黄苷液相色谱主峰在325 nm有最大吸收.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959.
目的研究CBLB502蛋白辐射防护作用。方法 HCT116细胞经CBLB502刺激后,Western印迹法检测NF-κB入核,碱性磷酸酶报告基因法检测CBLB502对NF-κB报告基因的激活。150只C57BL/6J小鼠接受8.0 Gy60Coγ射线照射前随机分为PBS,WR2721,CBLB502 0.02、0.05和0.2 mg/kg共5组,观察小鼠受照后30 d存活率和平均生存时间。另外40只小鼠接受6.5 Gy60Coγ射线照射前随机分为PBS、WR2721、CBLB502 0.2 mg/kg组和正常对照组,照射前1 d和照后30 d内检测外周血细胞。结果 CBLB502可明显促进HCT116细胞NF-κB入核(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激活NF-κB报告基因(r=0.998 3)。CBLB502显著提高8.0 Gy60Coγ射线照射后小鼠的存活率,PBS,WR2721,CBLB502 0.02、0.05和0.2 mg/kg组小鼠照后30 d存活率分别为0、83.3%、13.3%、66.7%和100%;照射后小鼠平均存活时间除0.02 mg/kg给药组与PBS对照相比无差异外,其余各给药组较PBS对照组有显著提高。6.5 Gy60Coγ射线照射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急剧下降,CBLB502 0.2 mg/kg组上述指标降低持续时间较照射对照组明显缩短,开始恢复时间提前,各指标最低值亦明显高于照射对照组。结论 CBLB502蛋白具有体外生物学活性并对急性放射病小鼠有明显的辐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