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79篇
  免费   787篇
  国内免费   361篇
耳鼻咽喉   93篇
儿科学   100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864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2083篇
内科学   3824篇
皮肤病学   49篇
神经病学   286篇
特种医学   4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489篇
综合类   4269篇
预防医学   918篇
眼科学   460篇
药学   1549篇
  18篇
中国医学   718篇
肿瘤学   93篇
  2024年   187篇
  2023年   394篇
  2022年   462篇
  2021年   627篇
  2020年   559篇
  2019年   378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286篇
  2016年   351篇
  2015年   454篇
  2014年   678篇
  2013年   663篇
  2012年   839篇
  2011年   928篇
  2010年   886篇
  2009年   845篇
  2008年   840篇
  2007年   799篇
  2006年   797篇
  2005年   839篇
  2004年   669篇
  2003年   594篇
  2002年   479篇
  2001年   453篇
  2000年   342篇
  1999年   277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247篇
  1996年   229篇
  1995年   199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双J管留置时间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双J管留置时间与并发症的关系及处理。方法将325例患者随机分成Ⅰ(保留双J管时间1个月)、Ⅱ(保留双J管时间2个月)组,回顾性分析应用双J管的时间与并发症。结果两组均出现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Ⅰ、Ⅱ组分别为:膀胱刺激症40%、85%;肉眼血尿60%、75%;下腹部不适及腰痛32%、83%;双J管上移5%、8%;尿液反流7%、8%;严重尿路感染伴发热1%、1.4%;取管困难0.8%、6%。结论双J管的应用对防止泌尿系手术后漏尿和狭窄、术后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应用并发症,与安放时间存在一定关系,较轻者有膀胱刺激症状、血尿、腰痛、管壁尿盐沉着,严重者有双J管移位、较重的尿路感染、取管困难等。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安放时间的选择及对并发症的处理。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应用海葵毒素(ATXⅡ)改变钠通道关闭的动力过程,研究钠通道电流变大对心肌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在酶解分离的豚鼠心肌细胞、离体心室肌标本和整体动物上,分别应用膜片钳技术、细胞内微电极技术以及心电图Ⅱ导联,记录豚鼠心肌细胞早钠通道电流、动作电位和整体心电图.结果 当ATXⅡ特异性地与钠通道结合后,早钠通道电流增大.表现为早钠通道开放的出现频率增加,开放时间常数显著延长,此变化与ATXⅡ的浓度成正相关.与其相对应,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电位幅值明显增加,0期最大除极速率Vmax显著增大,而静息电位基本不变;整体动物心电图出现QRS波波宽减小.结论 早钠通道电流的增大,可使心肌除极速度和幅度显著增加,使兴奋波在心室内传导速度加快,导致QRS波变窄,亦可导致心律失常中早期后除极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3.
唐婷  张凤梅 《医疗装备》2022,(8):172-174
目的 探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下肢偏瘫患者凝血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脑梗死下肢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凝血功能[纤...  相似文献   
144.
目的评价虹膜识别定位下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LASIK治疗近视性散光眼术后波前像差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对接受LASIK治疗近视性散光眼的患者97人采用随机表分为两组,Zyoptix组49人(98眼)采用虹膜识别定位下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LASIK治疗,Planoscan组48人(96眼)采用传统LASIK治疗,采集术前和术后6个月患者视力,屈光度和波前像差数据,比较两种手术对术后眼波前像差的影响。结果术前两组的球镜度、柱镜度、瞳孔直径6mm区的总体波前像差均方根值(RMS)、高阶像差RMS、三阶彗差三叶草像差和四阶球差RM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各观察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两组间比较柱镜度,瞳孔直径6mm的总体波前像差、总体高阶像差、三叶草像差和四阶球差的RMS,Zyoptix组均小于Planosca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球镜度、瞳孔直径6mm去四阶球差总体高阶像差和三阶彗差RM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虹膜识别定位下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LASIK治疗近视性散光眼术后降低波前像差效果要优于传统LASIK手术。  相似文献   
145.
目的:初步探讨B7阻断剂CD28与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对B6.MRL-Faslpr/J狼疮小鼠脾脏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表达的影响与其对小鼠狼疮样病征干预作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4个月龄大小雌性B6.MRL-Faslpr/J狼疮小鼠16只,随机分为观察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分别静脉注射CTLA-4Ig及等量PBS,检测小鼠干预前后24 h尿蛋白、ANA抗体、ds-DNA抗体及干预结束2周后血清IL-17A、脾脏中Th17细胞和Treg细胞百分比。结果:末次干预2周后Ⅰ组的24 h尿蛋白、血清ANA及ds-DNA较Ⅱ组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末次干预2周后Ⅰ组血清中IL-17A、脾脏Th17细胞比例均较Ⅱ组低,而脾脏的Treg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高于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TLA4-Ig具有减轻B6.MRL-Faslpr/J狼疮鼠狼疮样病征的作用;上调Treg细胞、下调Th17细胞可能是CTLA-4Ig减轻B6.MRL-Faslpr/J狼疮鼠狼疮样病征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6.
电刺激神经干后可于该神经支配的肌肉上记录到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 ,CMAP)以及潜伏期长于CMAP的各种晚反应,包括F波、H反射及A波等。随着刺激部位和刺激强度的改变,这些晚反应的潜伏期可发生变化。F波是最常见且临床应用最多的晚反应,主要用于研究运动神经近端病变[1]。 H 反射也广泛应用于临床。A波包括两种,一种是轴索反射(motor axon reflex ,MAR),次强刺激时潜伏期和波形恒定,超强刺激时消失;另一种是超强刺激A波,在不同刺激强度均可出现,随着刺激强度增加,A波不消失;在常规F波检测时有时可记录到,较M AR更为常见,又称为间接双重放电(indirect double dis‐charge ,IDD )或周围神经晚波(peripheral late wave ,PLW)[2‐4]。A 波的定义和方法学尚不统一, A波的产生机制以及临床和电生理意义尚不十分明确。本文拟对A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7.
目的:探讨腕管内正中神经的超声解剖测量方法及各项指标,为临床提供正常解剖参数。方法应用高频超声检查60侧正常人腕管段正中神经,分别测量其腕管入口、中点和出口平面的横截面积,腕管中点平面正中神经的扁平率和屈肌支持带的厚度。应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测量30侧腕管内正中神经近1/3段、中1/3段、远1/3段的硬度值。结果腕管入口、中点、出口平面正中神经截面积分别为(0.09±0.02)、(0.08±0.02)、(0.10±0.03)cm2,不同部位截面积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1);腕管中点平面正中神经的扁平率3.12±0.29;屈肌支持带厚度为(0.33±0.07)cm。正中神经腕管近段、中段、远段最高硬度的分别为(41.3±10.3)、(35.4±5.8)、(38.1±4.3)kPa,不同部位硬度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频超声检查为临床提供了腕管内正中神经形态学解剖参数,剪切波弹性成像提供了神经硬度参数。两者结合应用为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提供超声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探讨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变异型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例BECT变异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儿中男7例、女5例,其中2例为双卵龙凤胎,起病年龄为3~9岁.病程中出现不典型失神10例,负性肌阵挛8例,言语障碍和口咽部失用4例.视频脑电图监测均显示清醒及睡眠期Rolandic区棘慢波大量发放,慢波睡眠期指数达50%~85%.结论 BECT变异型均伴有明显的脑电图恶化,认识其临床和脑电图变化的特点及规律,可提高对BECT变异型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9.
<正>患儿男,13岁,因头痛、呕吐、耳鸣2周余入院。入院前2周,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表现为两侧额颞阵发性疼痛,布洛芬可缓解,偶尔伴有腹痛、非喷射性呕吐和耳鸣。脑电图检查示慢波异常。CT示左侧小脑幕可疑小圆形低密度灶;上矢状窦的空三角征;副鼻窦炎。当地医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副鼻窦炎",予以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稍有缓解。病程中无腹泻、出汗等脱水史,无发热、抽搐等症状。既往体健,否  相似文献   
150.
对51例经CT证实的脑腔隙梗塞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发现总异常率为35%,其中懒波异常者为28%,广泛轻度异常病灶侧为7%。脑电图异常率不高,且多数为仅病灶侧懒波异常,可能与本病之临床表现较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