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075篇 |
免费 | 4184篇 |
国内免费 | 199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89篇 |
儿科学 | 280篇 |
妇产科学 | 186篇 |
基础医学 | 2896篇 |
口腔科学 | 742篇 |
临床医学 | 6916篇 |
内科学 | 7906篇 |
皮肤病学 | 195篇 |
神经病学 | 1481篇 |
特种医学 | 173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5篇 |
外科学 | 6253篇 |
综合类 | 15836篇 |
预防医学 | 3651篇 |
眼科学 | 299篇 |
药学 | 5604篇 |
164篇 | |
中国医学 | 5719篇 |
肿瘤学 | 507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635篇 |
2023年 | 2474篇 |
2022年 | 2694篇 |
2021年 | 3465篇 |
2020年 | 2165篇 |
2019年 | 1942篇 |
2018年 | 1052篇 |
2017年 | 1463篇 |
2016年 | 1860篇 |
2015年 | 1980篇 |
2014年 | 3102篇 |
2013年 | 2872篇 |
2012年 | 3620篇 |
2011年 | 3721篇 |
2010年 | 3283篇 |
2009年 | 3150篇 |
2008年 | 3436篇 |
2007年 | 2937篇 |
2006年 | 2727篇 |
2005年 | 2861篇 |
2004年 | 2056篇 |
2003年 | 1950篇 |
2002年 | 1523篇 |
2001年 | 1325篇 |
2000年 | 1105篇 |
1999年 | 902篇 |
1998年 | 778篇 |
1997年 | 709篇 |
1996年 | 692篇 |
1995年 | 627篇 |
1994年 | 493篇 |
1993年 | 326篇 |
1992年 | 312篇 |
1991年 | 278篇 |
1990年 | 207篇 |
1989年 | 219篇 |
1988年 | 96篇 |
1987年 | 67篇 |
1986年 | 60篇 |
1985年 | 42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抑癌基因ING1mRN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突变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大肠癌组织中ING1基因表达及突变水平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人大肠癌组织标本及正常对照52例,应用逆转录PCR法检测ING1mRNA的表达,用DNA单链多态性分析法检测基因突变情况;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肠癌中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ING1mRN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明显减弱,其低表达与肿瘤的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ING1mRNA的表达水平与p53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ING1基因在大肠癌中的突变率极低。结论 ING1可能通过降低表达而不是通过突变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基质金属蛋白酶2、9和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研究认为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及其抑制剂(TIMPs)在肿瘤的侵袭、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中MMP 2、MMP 9和TIMP 1在消化道肿瘤中表达尤为重要[1,2 ] 。本研究旨在探讨它们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1.标本染色 :收集 1997年 1~ 12月因结直肠癌在我院手术治疗的患者标本 ,石蜡块切片 ,1张做常规HE染色 ,另取3张分别用MMP 2、MMP 9和TIMP 1鼠抗单克隆抗体行免疫组化染色 (Envision法 ) ,以肿瘤细胞外基质层的胞浆内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浆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作为阳性 ,未出现棕黄色颗粒… 相似文献
993.
全结肠腔内压力与慢运输型便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运输型便秘是一种临床常见病 ,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外科治疗有较大的难度。全结肠切除或次全结肠切除有范围过大、并发症过多等不足。我们在全结肠腔内测压了解正常人与慢运输型便秘患者结肠腔内压力和收缩率的不同 ;将结肠段压力测定与结肠运输试验相结合 ,为慢运输型便秘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1998~ 2 0 0 1年间总测压例数 139例 ,年龄2 0~70岁。其中 2 0~ 40岁者占 2 8% ,41~ 6 0岁者占 6 0 % ,6 1~ 70岁者占 12 %。其中治疗组 6 8例 ,男 2 1例、女 47例。病例选择均为经临床 +结肠运输试验诊断为慢运输型便… 相似文献
994.
患者男性,53岁,因“双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障碍和鞍区感觉障碍3d”于2007年2月12日入院。患者在入院前3d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双下肢麻木、酸胀、无力和大小便障碍,进行性加重,不能平卧,弯腰可以缓解不适。病后无发热、腰痛,否认皮肤、牙龈粘膜出血,无腰部外伤史, 相似文献
995.
病人:女性,76岁。因突发性下腹部疼痛10h入院。病人既往有习惯性便秘史20余年,近1周未排便。体检:体温37.9℃。神清,痛苦面容。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尤以左下腹明显。肛门指检未触及包块,指套无血迹。WBC12.4×109/L,N0.86。立位腹部X线平片未见异常。拟诊:急性腹膜炎;消化道穿孔可能性大。即予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黄色稀薄脓液约300ml。吸净脓液后,发现乙状结肠远端前壁有一约1.0cm×1.0cm大小穿孔,穿孔部位肠腔内有一约4.0cm×4.0cm×5.0cm大小质硬粪块,并有少许突出穿孔外。手法向肠腔内推移粪块,穿孔处予以修补。用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996.
997.
摘要:为探讨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因素,笔者对11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示,112例患者5年生存率为48%。Ducks A,B期组的生存期明显长于C,D期组,腺癌组生存期明显长于黏液腺癌组和未分化癌组;根治术组生存期长于未切除组及姑息手术组;化疗组生存期明显长于未化疗组。提示:结直肠癌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是否化疗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不同压强持续性CO2气腹处理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建立体外气腹模型,选用人结肠癌细胞株SW1116,分别在不同压强(6、9、12及15mmHg)99.5%医用CO2气体以及常规培养条件下暴露1h,取各压强组处理后0h和72h细胞,使用体外细胞侵袭实验模型进行体外侵袭实验。结果气腹处理后即刻(0h),15mmHg压强组结肠癌细胞侵袭荧光强度(11.36±0.861)明显低于处理前(13.43±1.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且明显低于其他各组(6mmHg组:15.58±1.015,P=0.000;9mmHg组:13.49±0.750,P=0.011;12mmHg组:13.37±0.949,P=0.016;常规培养组:13.43±2.027,P=0.014);6mmHg压强组处理后细胞侵袭荧光强度(15.58±1.015)高于处理前(14.42±1.491),但差异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6),且显著高于其他各压强组(9mmHg组:P=0.013;12mmHg组:P=0.009;15mmHg组:P=0.000;常规培养组:P=0.011)。气腹处理后72h,各压强组处理前、后的结肠癌细胞侵袭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后各压强组间的结肠癌细胞侵袭荧光强度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2气腹能对结肠癌细胞的侵袭能力产生一过性影响,随着CO2气腹压强的增高,结肠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可能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微生态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中的疗效。方法:将9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RT)、肠内营养组(EN)及添加微生态制剂肠内营养组(EMN)。观察患者术中肠道清洁度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吻合口漏、感染情况以及菌群失调情况,并监测手术前后内毒素、CRP、TNF水平变化及淋巴细胞计数改变。结果:术后排气时间EN组及MEN组均早于RT组(P<0.05),而EMN组早于EN组(P<0.05);第1次排便后细菌油镜计数结果示EN组及MEN组均明显低于RT组(P<0.05),而EMN组低于EN组(P<0.05)。术后外周血内毒素及CRP水平EN组及MEN组均低于RT组(P<0.05),而EMN组低于EN组(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EMN组较术前有所增加(P<0.05),其他两组无明显变化;TNF水平各组均高于术前水平(P<0.05)。肠腔清洁度、吻合口漏、切口感染率及腹腔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添加微生态制剂肠内营养能有效防治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00.
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总结116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各临床病理因素对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结果全组病例淋巴结转移率为49.7%;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x^2=1.46,r=0.035,P〉0.05)和肿瘤部位(x^2=3.86,r=0.012,P〉0.05)与淋巴结转移无关;而年龄(x^2=13.1,r=0.064,P〈0.05)、肿瘤大小(x^2=77.161,r=0.245,P〈0.01)、大体类型(x^2=144.831,r=0.341,P〈0.01)、组织学类型(x^2=128.310,r=0.318,P〈0.01)、分化程度(x^2=120.418,r=0.319,P〈0.01)及浸润深度(x^2=227.287,r=0.434,P〈0.01)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的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按密切程度依次递减为:浸润深度、大体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术前血清癌胚抗原水平与淋巴结转移高度相关(x^2=509.599,r=0.661,P〈0.01)。结论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是淋巴结转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术前血清CEA水平的上升提示淋巴结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