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54篇
  免费   417篇
  国内免费   189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14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894篇
内科学   327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1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70篇
综合类   2261篇
预防医学   4038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3232篇
  7篇
中国医学   446篇
肿瘤学   84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41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53篇
  2014年   479篇
  2013年   513篇
  2012年   703篇
  2011年   723篇
  2010年   743篇
  2009年   791篇
  2008年   980篇
  2007年   866篇
  2006年   796篇
  2005年   741篇
  2004年   645篇
  2003年   511篇
  2002年   422篇
  2001年   335篇
  2000年   271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目的 评估重庆市2011—2020年结核病防治经费投入产生的社会效益。方法 收集《传染病监测系统》中2011—2020年重庆市登记涂阳肺结核患者(初治涂阳和复治涂阳)治疗转归情况和肺结核患者劳动人口比例,历年各级政府结核病防治经费投入,历年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等数据,采用常用卫生经济学方法评估10年间结核病防治经费投入的社会效果、社会效用和社会效益。结果 2011—2020年,全市共投入结核病防治经费约3.60亿元,成功治疗涂阳肺结核患者60 924例,避免45.69万名健康人受传染,挽救43.41万个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为社会节约医疗费用3.26亿元,挽回社会经济损失约176.25亿。保持目前的设施设备和人员条件不变,每投入787.70元即可避免1名健康人被传染,每投入829.16元即可挽救1个DALY,每额外投入1元即可产生49.87元的经济效益。结论 10年间重庆市结核病防治经费投入产生了较大的卫生经济效益,建议各级政府继续加大结核病防治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通过山西、湖北和云南6个县干预项目监测,观察营养包对6~23月龄婴幼儿贫血和生长迟缓的改善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贫困地区儿童改善项目为6~23月龄婴幼儿发放营养包,并监测婴幼儿生长迟缓及贫血状况,运用微观经济学PROFILING模型进行分析,评估儿童服用营养包的经济效益。结果 监测干预对象6~23月龄婴幼儿10 672名,项目监测成本总计257.09万元。2012—2020年营养包项目通过改善生长迟缓和贫血带来的经济效益总计为1492.13万元,平均成本效益比为1∶5.8。敏感性分析表明,营养包改善婴幼儿营养状况的成本-效益比具有稳定性。结论 山西、湖北和云南三省六县6~23月龄婴幼儿营养包干预项目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比。  相似文献   
143.
目的优化费用成本转换法,进一步完善成本单元划分原则,提高费用成本转换法的核算准确性,推广方法学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成本单元,采用费用成本转换法测算病种成本,分析病种盈亏情况。结果甲状腺恶性肿瘤治疗成本为37444.48元,平均支付价格为22474.90元,亏损14945.50元,亏损率为39.94%。结论优化后的费用成本转换法更加契合当前医改政策,核算精度更高,有效提升部分专科医院的核算精度。费用成本转换法能够为政府的病种定价与医院运营管理提供科学的方法学支撑。  相似文献   
144.
目的 对广州市于第二波新冠疫情及时开展疫情防控以及大规模核酸检测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 基于全社会角度,从相关部门及文献中收集数据,对广州市的所有常住居民构建改进SEIR模型,通过构建不同情景,分析真实世界情景及疫情防控措施分别推迟3天与7天的情景下的结果产出值,并对广州市四轮大规模核酸检测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 真实世界情境下,本轮疫情的总经济负担约为344.02亿元人民币。与及时开展疫情防控措施相比,推迟3天开展疫情防控措施会带来1 391例累计确诊病例、43例死亡以及额外的141.91亿元人民币的经济负担。而推迟7天开展疫情防控措施会带来26 237例累计确诊病例、882例死亡以及额外的294.62亿元人民币的经济负担。四轮大规模核酸检测的净收益为221.82亿元人民币,效益成本比为24.23。结论 面对疫情时及时开展疫情防控措施能够极大地减少经济负担,且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对广州市越秀区学龄前儿童的流感经济负担进行评估,并针对流感疫苗开展卫生经济学评价,为制定免疫规划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以广州市越秀区托幼机构2019年1—6月发生的9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患病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经济负担评估,并以其中1起暴发疫情为基础建立SEIAR动力学模型,模拟不同接种策略下的疫情趋势,评价其经济学效益。结果 患病儿童总经济负担人均1 293.56(95% UI:1 096.23~1 592.84)元,其中直接医疗费用人均422.56(95% UI:320.71~555.29)元,直接非医疗费用人均125.95(95% UI:82.41~188.80)元,间接经济损失人均797.03(95% UI:661.50~938.76)元。在流行季前接种1剂次三价流感疫苗,每投入226.19元,可减少1例流感病例,每投入1元,可获得5.72元效益;接种2剂次三价流感疫苗,每投入178.77元,可减少1例流感病例,每投入1元,可获得7.24元效益;接种四价流感疫苗,每投入315.83元,可减少1例流感病例,每投入1元,可获得4.10元效益。结论 广州市越秀区托幼机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经济负担较高,如在流行季前接种2剂次三价流感疫苗,可以获得正效益和最好的效益成本比。  相似文献   
146.
目的 对比 3种疗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EVB)的临床成本 /效果。方法  98例EVB分为 3组 ,36例给予垂体后叶素 (0 .2~ 0 .4u·min-1,共 2d)联用硝苯啶 (垂体组 )、30例给予施他宁 (2 5 0 μg·h-1,共 2d) (施他宁组 ) ,32例给予硬化剂治疗 (硬化剂组 ) ,并对 3组成本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垂体组、施他宁组和硬化剂组 2 4h内有效止血分别为 32例 (88.89% )、2 7例 (90 .0 0 % )和 2 8例 (87.5 0 % ) ,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平均输血量垂体组与硬化剂组、施他宁组与硬化剂组间比较均差异性显著 (P <0 .0 5 ) ;3d和 7d再出血率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成本 /效果比值 (C/E)垂体组明显低于施他宁组和硬化剂组 (P <0 .0 5 )。结论 垂体后叶素联用硝苯啶不但安全有效 ,相比更经济 ,应为治疗EVB紧急止血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147.
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益的方法可归纳为“购好、用好、管好”这 6个字。三者之间互相影响 ,有机联系着。1 选购设备是提高设备使用效益的前提医疗设备质量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的高低和医院的两个效益。因此 ,购置设备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在购买设备时 ,首选由专家委员会进行设备可行性论证。申请科室将设备的可行性、市场预测、使用效益预测以书面报告形式提交设备管理部门 ,设备管理部门收集有关设备资料。对大型设备需进行实地考虑 ,反复论证其可行性、实用性后方可购进。这样既避免了盲目购置设备 ,减少设备闲置 ,又杜绝了劣质设备…  相似文献   
148.
头孢布烯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头孢呋辛、头孢布烯序贯疗法与单用头孢呋辛静脉输注及头孢哌酮静脉输注治疗小儿肺炎的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根据文献选择两个研究,分别为 序贯疗法组和对照组接受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两个研究中,无论是痊愈率还是有效率,序贯疗法组的成本效果均低于各自的对照组。结论:治疗小儿肺炎, 头孢布烯序贯疗法与单纯静脉输注相比,可降低知疗费用,减少减人的负担,具有药物经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9.
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 ,厂商将其供给量调整到合理水平所需的费用可称为微观调节成本。由于存在微观调节成本这种特殊的经济运行费用 ,因而传统分析中宏观层面上市场就业均衡点的两侧便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 ,这两点界定了一个“市场均衡就业区间” ,社会就业一旦进入该区间 ,市场机制便不可能再对其作出调节。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的主要特点在于 ,其均衡是就区间外部而言的 ,在区间内部仍可以存在一定程度的就业失衡 ;市场均衡就业区间内部的就业失衡是一种特殊的就业失衡 ,市场机制对之无能为力 ,一般的宏观经济政策亦无法对其发生作用。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的存在对社会就业有着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它使社会就业对供求总量波动的反应呈现出一定“粘性” ;使市场机制对社会就业的调节空间减小 ;使政府调控社会就业的重点二元化 ;使个体经济在缓解就业失衡压力、扩大社会就业方面占有了特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0.
目的:分析罗替高汀与普拉克索(常释剂/缓释剂)治疗帕金森病的成本效果。方法:基于卫生服务体系的角度,根据临床指南中的标准临床路径及H&Y分级,采用动态Markov模型,模拟患者终生的直接医疗成本和质量调整生命年。结果:在治疗帕金森病中,与普拉克索常释剂相比,罗替高汀提高0.0629个质量调整生命年,费用提高70361.06元,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118617.81元/QALY;与普拉克索缓释剂相比,罗替高汀提高0.1712个质量调整生命年,费用提高52325.57元,增量成本效果比为305640.01元/QALY。结论:与普拉克索(常释剂与缓释剂)相比,罗替高汀可以提高帕金森病患者质量调整生命年,同时也增加医疗成本;以世界卫生组织3倍人均GDP作为判断阈值,对比普拉克索,罗替高汀不具有成本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