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082篇
  免费   7645篇
  国内免费   10601篇
耳鼻咽喉   751篇
儿科学   1255篇
妇产科学   1012篇
基础医学   11252篇
口腔科学   2705篇
临床医学   29561篇
内科学   18699篇
皮肤病学   1290篇
神经病学   4014篇
特种医学   74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1篇
外科学   16073篇
综合类   49625篇
预防医学   9937篇
眼科学   1467篇
药学   18116篇
  213篇
中国医学   10621篇
肿瘤学   5111篇
  2024年   809篇
  2023年   2937篇
  2022年   3483篇
  2021年   3545篇
  2020年   3020篇
  2019年   3076篇
  2018年   1687篇
  2017年   2842篇
  2016年   3621篇
  2015年   4422篇
  2014年   7323篇
  2013年   7560篇
  2012年   10273篇
  2011年   12080篇
  2010年   10871篇
  2009年   11138篇
  2008年   14314篇
  2007年   11704篇
  2006年   11223篇
  2005年   12388篇
  2004年   9517篇
  2003年   7779篇
  2002年   5994篇
  2001年   5288篇
  2000年   3980篇
  1999年   3353篇
  1998年   2723篇
  1997年   2374篇
  1996年   2022篇
  1995年   1857篇
  1994年   1540篇
  1993年   950篇
  1992年   842篇
  1991年   805篇
  1990年   731篇
  1989年   644篇
  1988年   189篇
  1987年   166篇
  1986年   110篇
  1985年   76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经皮局部隔离肝脏灌注化疗合并血液灌流方法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局部隔离肝脏灌注化疗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12只实验用犬 ,对照组 4只 ,进行常规经肝动脉灌注化疗 ;实验组 8只 ,利用介入放射学方法进行经皮局部隔离肝脏灌注化疗结合血液灌流。化疗药物选用阿霉素 ,分别检测肝静脉及外周血液中的血药浓度。结果 实验组介入操作全部成功 ,1例死于血液灌流的血路管漏气 ,平均操作时间 ( 132 .3± 15 .3)min。血药浓度测定显示 ,对照组肝静脉血和外周静脉血浓度峰值分别为 ( 370 9.676± 385 .72 3)ng/ml、( 15 76.14 0± 2 2 6.933)ng/ml;实验组为( 465 3.42 0± 430 .2 0 4)ng/ml、( 433.612± 40 .5 0 1)ng/ml。统计学处理 ,两组相差非常显著。结论 经皮局部隔离肝脏灌注化疗结合血液灌流是一种可行的技术 ,具有简单、创伤小、可保护正常肝脏、便于重复治疗的优点。与常规经肝动脉灌注化疗相比 ,不仅可以增加局部血药浓度 ,更可以降低外周的血药浓度 ,降低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92.
993.
肝腺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影像学(US、CT、MRI及DSA)诊断肝腺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肝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其中11例行US和CT检查(有1例行CT灌注成像,CTP),5例行MRI扫描,4例行DSA检查,并与手术病理所见对照。结果11例肝腺瘤均为单发肿块,无肝硬化背景,直径2.0~10.0cm。影像学表现:US检查,10例呈稍低或不均匀稍强回声,边界清晰,6例见低回声晕,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内有较丰富的血流;CT检查,10例为稍低或等密度,8/10例动脉期全瘤明显强化,门脉期轻度强化,延迟期呈等密度,1例平扫和延迟期呈等密度,动脉期中度强化,门脉期轻度强化,误诊为血管瘤。1/11例CT灌注成像(CTP)检查,肝动脉灌注量(HAP)=1.08ml/(min.ml),门静脉灌注量(PVP)=0.19ml/(min.ml),肝动脉灌注指数(HPI)=0.85,各参数值与肝癌均有明显不同;MRI检查,5例肝腺瘤均能显示完整包膜,T1WI上2例稍高于肝脏信号,1例呈等信号,2例为稍低信号,T2WI上5例均表现为以稍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脂肪抑制像(STIR)1例呈略低信号,4例信号与T2WI相似,行增强扫描的4例病灶动脉期显著强化,门脉期强化减退,平衡期呈等信号。DSA检查,3/4例病灶见粗细不均的异常血管影,实质期可见肿瘤染色表现。结论肝腺瘤的US和DSA表现均缺乏特异性,CT、MRI则具有一定的特点。CTP对肝腺瘤可能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94.
扩张型心肌病是心肌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病变为心脏各房室室均可扩张,但以左心室扩张显著。临床表现为心肌收缩功能不全所致的心脏泵功能障碍。心肌病的检查方法虽很多,但对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的报道较少;现将7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男52例,女26例,平均年龄48岁。经X线检查,心脏普遍增大,心脏比例>0.6,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retinalischemiareperfusion ,RIR)视网膜电图 (ERG)的影响。方法应用前房灌注液体升高眼内压的方法 ,建立RIR模型 ,并随机分为防治组和对照组 ,防治组大鼠地塞米松用药从缺血前 6天开始 ,剂量为 1mg/kg ,溶于 1ml生理盐水中腹腔注射 ,给药持续 8天 ,对照组用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代替。两组缺血 60分钟后分别再灌注 3 0分钟、2 4小时、72小时 ,进行视网膜电图。结果防治组ERG标化b波振幅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地塞米松对RIR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96.
小儿支原体肺炎心肌损害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源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 ,小儿在感染肺炎支原体后 ,临床表现除呼吸道症状外 ,还可并发其它系统的器官疾病。其中心血管系统器官疾病发生率国外为 4 .5 %,国内为 5 %[1 ] ,主要表现为心肌炎、心包炎 ,少数可发生心衰。为了进一步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患儿心肌的影响 ,我们对确诊的 6 3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行心肌钙蛋白 - I(CTn I)、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CK-MB)检测 ,并对 CTn I及 CK- MB指标异常者采用抗肺炎支原体的同时应用心肌营养药物治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观察对象 :2 0…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Gd-DTPA动态增强MRI评价心肌微血管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制作急性犬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在活体上用放射微球^99Tc—MAA测量心肌血流量,0.5%伊文蓝染色区分缺血心肌;心脏离体后用3%TTC染色区分梗死心肌,SP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心肌微血管并计算微血管体积分数。犬离体心脏左冠状动脉插管后作MRI平扫及Gd—DTPA动态增强扫描,测量正常、缺血和梗死心肌的信号强度,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果:在T1WI上,心肌信号强度无明显差异;在T2WI上,病变心肌信号强度较正常增高;Gd-DTPA灌注动态增强扫描,正常心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下降形,危险心肌呈上升形,梗死心肌呈平直形,灌注晚期病变区呈明显环状强化。正常、危险和梗死心肌血流量、微血管体密度差异显著。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间质水肿、心肌含水量增加致T2WI信号增高。Gd-DTPA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上升的斜率及峰值可以反映心肌微血管损伤及组织水肿的程度。  相似文献   
998.
李占全  金元哲 《海南医学》2002,13(12):122-123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HOCM)是因其肥厚的心肌造成左室流出道 (LVOT)梗阻而得名。研究发现[1,2 ] ,肥厚间隔心肌可以不影响LVOT ,不形成LVOT压力阶差 (约占 3/ 4 ) ,也可以影响LVOT ,形成LVOT压力阶差 (约占 1/ 4 ) ,后者即为HOCM。目前 ,所有的治疗方法均不能彻底根治HOCM。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防止猝死是其治疗目的。因此 ,无临床症状的患者是否需要治疗 ,至今尚无明确的循证医学答案。HOCM治疗包括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 (双腔起搏器治疗[14 ] 及经皮经腔肥厚间隔心肌消融术 ) [3 ,4,5] …  相似文献   
999.
放疗中呼吸引起的组织深度波动对吸收剂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放疗中呼吸引起的组织深度波动对吸收剂量的影响。方法在不同能量、组织深度波动幅度、呼吸频率及平均测量深度时,分别用研制的能模拟组织深度波动的辐射剂量测量水箱进行测量,以获得“组织深度波动因子”(Fdw)进行比较。结果组织深度波动确实对实际吸收剂量有影响,而且组织深度波动幅度、呼吸频率及射线能量越大,Fdw值越小,即对吸收剂量的影响越大,而Fdw与平均测量深度无关。结论放疗中必须根据患者的呼吸频率、所用射线类型及呼吸引起的组织深度波动幅度用Fdw对肿瘤或组织的实际吸收剂量进行修正,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00.
各种类型创伤、手术应激中均普遍存在外周组织(骨骼肌和皮下脂肪组织)一过性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现象。已有研究提示该现象与外周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4,GLUT4)介导的糖转运体系效能下降有关。但目前研究仅涉及GLUT4的转位功能障碍方面,在GLUT4的基因表达层面所知甚少。笔者通过RT—PCR法测定颅脑损伤大鼠骨骼肌和皮下脂肪组织GLUT4 mRNA的表达来探讨颅脑创伤应激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