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79篇 |
免费 | 155篇 |
国内免费 | 6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篇 |
儿科学 | 189篇 |
妇产科学 | 22篇 |
基础医学 | 75篇 |
口腔科学 | 23篇 |
临床医学 | 1308篇 |
内科学 | 1242篇 |
皮肤病学 | 13篇 |
神经病学 | 165篇 |
特种医学 | 23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5篇 |
外科学 | 111篇 |
综合类 | 2240篇 |
预防医学 | 479篇 |
眼科学 | 5篇 |
药学 | 969篇 |
22篇 | |
中国医学 | 468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113篇 |
2022年 | 155篇 |
2021年 | 189篇 |
2020年 | 153篇 |
2019年 | 112篇 |
2018年 | 56篇 |
2017年 | 121篇 |
2016年 | 136篇 |
2015年 | 157篇 |
2014年 | 308篇 |
2013年 | 332篇 |
2012年 | 429篇 |
2011年 | 475篇 |
2010年 | 453篇 |
2009年 | 404篇 |
2008年 | 488篇 |
2007年 | 470篇 |
2006年 | 433篇 |
2005年 | 428篇 |
2004年 | 357篇 |
2003年 | 328篇 |
2002年 | 256篇 |
2001年 | 211篇 |
2000年 | 176篇 |
1999年 | 139篇 |
1998年 | 126篇 |
1997年 | 114篇 |
1996年 | 109篇 |
1995年 | 79篇 |
1994年 | 74篇 |
1993年 | 43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36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报道应用心脏起搏术治疗心源性脑缺氧症32例,我们体会如安置起搏器适时,可降低本病病死率。对心室率慢于30次/min伴有明显血液动力学改变之重症患者,应床边紧急安置临时起搏器,以免贻误抢救良机。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高危冠心病患者预防性应用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符合高危冠心病患者59例,分为IABP组(预防性使用IABP,n=23)和非IABP组(未使用或被动型使用IABP,n=36),IABP组PCI前常规预防性的植入IABP,非IABP组未植入IABP或因病情恶化被动性植入IABP。术中术后观察指标:1IABP相关的并发症(血小板下降、贫血、下肢栓塞、坠积性肺炎等);2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3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IABP组贫血和坠积性肺炎或栓塞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IABP组(P0.05),两组血小板下降的比例无明显差异;IABP组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恶性心律失常的比例显著低于非IABP组(P0.05);两组再发心绞痛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无显著差异,IABP组1年内病死率显著低于非IABP组(P0.05)。结论:高危冠心病患者预防性应用IABP能有效地改善血流动力学,增加冠脉灌注,减少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的发生,提高了高危冠心病患者1年的存活率,且并未发生与IABP植入相关的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肌钙蛋白T(Tn T)对急性肺栓塞(APE)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4年2月间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急诊科APE患者74例,男性42例,女性32例,年龄19~84岁,平均年龄(55.1±16.6)岁。根据BNP和Tn T水平分为3组,BNP+Tn T均阴性为A组40例,单纯BNP阳性为B组24例,BNP+Tn T均阳性为C组10例。测定所有患者BNP、Tn T水平;记录患者入院后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总时间。结果与A组比较,B组发生晕厥的比例升高(2.5%vs.16.7%),与B组比较,C组发生晕厥的比例升高(16.7%vs.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B组比较,C组BNP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 T与住院总时间呈正相关(r=0.537,P0.05)。结论 BNP、TNT均是APE患者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两者均升高的APE患者应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比较分析有创呼吸机实施无创正压通气与常规吸氧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无锡市解放军101医院收治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予有创呼吸机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吸氧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创呼吸机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1h后,酸碱度(pH)(7.12±0.18比7.38±0.11,t=4.568)、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43.10±15.22)mm Hg比(26.20±10.15)mm Hg,t=14.254]、氧合指数(PaO2/FiO2)(123.4±32.5比234.4±28.6,t=24.241)、血氧饱和度(SaO2)[(71.20±8.42)%比(89.70±9.94)%,t=11.248]、呼吸频率(RR)[(36.2±7.2)次/min比(21.5±4.2)次/min,t=9.359]、心率(HR)[(128.1±19.2)次/min比(101.3±11.8)次/min,t=2.348]等各项指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h后,两组pH(7.38±0.11比7.20±0.21,t=6.345)、动脉血PaCO2[(26.20± 10.15)mm Hg比(32.2±11.15)mmHg,t=11.459]、PaO2/FiO2(234.4±28.6比172.3±31.6,t=18.189)、SaO2[(89.70±9.94)%比(82.10±10.64)%,t=9.635]、RR[(21.5±4.2)次/min比(28.7±6.8)次/min,t=8.259]、HR[(101.3±11.8)次/min比(112.7±13.7)次/min,t=3456]等各项指标分别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6%(x2=7.568,P=0.006);气管插管率分别为9.09%、25.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x2=3.938,P=0.043);死亡率分别为4.54%、6.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12,P=0.500).结论 有创呼吸机实施无创正压通气与常规吸氧治疗相比较,能够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气管插管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5.
<正>1临床资料1.1病例1患者男性,72岁,因"2月来反复晕厥6次"于2012年5月24日入院。患者近2月来反复晕厥6次,持续数分钟,无抽搐,伴恶心、呕吐,偶有二便失禁,此次因散步时突发恶心、呕吐、大汗,继之意识丧失,5 min后意识转清,急诊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在46~50次/分,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0.28 s,间歇性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查头颅CT未见异常,心脏超声显示各房室大小正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前体(pro-BNP)联合乳酸清除率(LCR)在无创通气治疗心源性肺水肿近期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行无创通气治疗,以无创通气治疗7d或改为有创通气为研究终点,观察患者的近期预后。根据患者的生存状况分为生存组(52例)和死亡组(18例),根据患者是否改为有创机械通气分为无创通气组(61例)和有创通气组(9例)。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6h后血清pro-BNP、动脉血乳酸及碱剩余水平,并记录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 Ⅱ)评分。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前血清pro-BNP、动脉血乳酸、初始碱剩余(BE)水平、APACHE Ⅱ评分及治疗6h后碱剩余差值(6h△B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h后,死亡组患者血清pro-BNP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显著高于生存组,血LCR显著低于生存组(均P<0.05)。治疗6h后,有创通气组患者血清pro-BNP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显著高于无创通气组,血LCR显著低于无创通气组(均P<0.05)。血LCR>40%的患者中生存组占84.62%,≤40%患者中生存组占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LCR>40%的患者改为有创通气占22.22%,≤40%患者中改为有创通气占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LCR与无创通气治疗的疗效呈正相关(r=0.506,P=0.025),血清pro-BNP水平与无创通气治疗的疗效呈负相关(r=-0.306,P=0.017)。结论:治疗6h后LCR、血清pro-BNP水平可用于评估无创通气治疗心源性肺水肿7d内预后,有助于判断是否需要改为有创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998.
心源性休克(CS)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死亡最常见的原因。血管活性药物、机械循环支持、早期血运重建等措施广泛应用于AMI合并CS的急诊救治,但AMI合并CS的病死率仍居高不下。本文主要探讨近年来AMI合并CS的临床诊治进展。 相似文献
999.
患者男,66岁.因反复发作晕厥2周入院.动态心电图提示晕厥与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有关,同时检测到睡眠中的一过性ST段抬高,行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左主干远端-前降支近中段50% ~80% 弥漫性不规则狭窄,植入支架2枚,其后坚持药物治疗,随访1年3个月,患者未再发作晕厥. 相似文献
1000.
卵圆孔未闭(PFO)是目前成人中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异常之一。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PFO与不明原因卒中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封闭卒中高危人群开放的卵圆孔,有望降低卒中发生率。另外,也发现PFO与减压病、偏头痛、晕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等多种病症的发病有关,闭合卵圆孔可能有益于上述患者。本文报道1例发作性晕厥的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TTE)提示PFO可能,完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cTEE明确PFO存在,故考虑PFO相关心原性晕厥可能性大,遂行冠状动脉导丝联合球囊下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术后半年患者无晕厥再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