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29篇
  免费   542篇
  国内免费   219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2篇
临床医学   1874篇
内科学   60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33篇
特种医学   2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47篇
综合类   3263篇
预防医学   53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46篇
  39篇
中国医学   416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51篇
  2023年   539篇
  2022年   514篇
  2021年   503篇
  2020年   420篇
  2019年   426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330篇
  2016年   388篇
  2015年   472篇
  2014年   693篇
  2013年   599篇
  2012年   775篇
  2011年   914篇
  2010年   898篇
  2009年   950篇
  2008年   942篇
  2007年   940篇
  2006年   843篇
  2005年   723篇
  2004年   541篇
  2003年   445篇
  2002年   367篇
  2001年   318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21.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的高龄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同期处理左心耳的手术技巧及效果评价。方法纳入2013~2018年,84例OPCABG LVEF降低(<50%)的高龄(年龄≥70岁)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在我科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男54例、女30例,年龄70~82岁。将患者分为左心耳闭合组(n=56)和左心耳未闭合组(n=28),左心耳闭合组术后前3个月予以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三联抗栓”,3个月后改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左心耳未闭合组术后长期予以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三联抗栓”。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左心耳闭合组应用切割闭合器闭合左心耳44例,应用心耳夹闭合左心耳12例;左心耳闭合时间3~8 min,全组无桥血管及吻合口损伤现象。术后早期死亡2例(2.4%)。术后住院时间6~18 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5)。出院前复查心脏功能显示两组患者术后LVEF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无脑卒中及重要脏器出血表现。82例出院患者随访1年时,两组均无脑梗死发生,但左心耳闭合组出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左心耳未闭合组(3.6%vs.18.5%,P=0.036)。结论LVEF降低的高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在OPCABG中同期闭合左心耳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及出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且不会增加手术风险,正确合理的手术技巧可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2.
目的 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新发心房颤动(new-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NOAF)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并验证,以便为尽早发现高风险人群、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 080名STEMI患者,其中院内新发房颤患者作为NOAF组(n=87),从未发生NOAF的STEMI患者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作为对照组(n=199),比较2组患者人口学特征及入院时临床资料,利用LASSO回归模型分析STEMI患者发生院内新发心房颤动的风险因素。对纳入的患者按7∶3的比例划分为模型组及验证组,建立个性化的院内NOAF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 LASSO回归结果提示,年龄、入院心率、Killip分级≥II级、右房内径、二尖瓣中度以上反流、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为STEMI患者发生院内NOAF的重要预测因素(P<0.05)。利用上述6个预测指标构建列线图模型。模型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 0.842(95%CI=0.780~0.905),准确度为0.840(95%CI=0.782~0.888);验证组 AUC 为 0.858(95%CI=0.774~0.943),准确度为0.826(95%CI=0.729~0.899)。同时,校准曲线提示预测模型的校正能力良好。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STEMI患者院内发生NOAF风险的预测模型,经相关指标证实该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率和临床适用性。利用列线图可方便直观地协助临床医护人员筛选高NOAF风险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为早期防治和改善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3.
俞婷  刘娜娜  钟青  苏涛 《陕西医学杂志》2023,(10):1407-1410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比传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在阵发性房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诊断为阵发性房颤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沙库巴曲缬沙坦组50例及ACEI/ARB组50例,治疗时间均为1年。观察两组治疗后1年房颤复发率、左房内径、左房容积、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再住院率。结果: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心慌、气短等症状立即做心电图或24 h动态心电图,沙库巴曲缬沙坦组与ACEI/ARB组房颤发生率分别为10%与3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沙库巴曲缬沙坦组与ACEI/ARB组比较,左房内径、左房容积、LVEDD降低,LVEF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沙库巴曲缬沙坦组NT-proBNP下降更明显;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再住院率低于ACEI/ARB组(10%与34%,P<0.05),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有7例出现血压偏低,药物减量后仍能坚持服药。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与传统ACEI/ARB比较可以降低房颤复发率,改善心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探讨持续性房颤伴长心室间歇对窦房结和房室结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动态心电图(HOLTER)心电监测发现伴有长心室间歇(RR>1.5 s)的150例房颤患者进行临床及心电改变的分析.结果 1.5~2.0 s的长间歇最为多见,3.0、5.0 s以上的长间歇仅发生夜间;平均心率低于60患者组长间歇发生的最多且最长;大多数患者对房颤时的长心室反应无感觉;服用地高辛、心律平、美多心安等药物者加重长间歇的发生.结论房颤患者心室反应的昼夜节律性符合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改变的节律性.如出现24 h平均心率低于60 bpm、频发相等的长间歇,多发的逸搏或逸搏心律、白天及运动时多发的长间歇、既往有AVB或SSS病史、伴有严重症状者等,应考虑病理性.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探讨P波最大时限(Pmax)和P波离散度(Pd)对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方法:测量30例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及30例健康者的Pmax及Pd,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组Pmax及Pd较对照组增大(P<0.01),Pmax≥110ms、Pd≥40ms以及两者相结合对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预测的敏感性分别为86.7%、86.7%、76.7%,特异性分别为83.3%、86.7%、90.0%。结论:Pmax和Pd可用于预测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观察风湿性心脏病 (RHD)心房纤颤 (AF)患者心房肌细胞内是否存在 Ca2 + 超载 .方法 急性分离 RHD伴 AF和非 AF患者的心房肌细胞 ,用 Fluo- 3作为钙指示剂 ,用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细胞内 Ca2 +浓度 .结果  AF组心房肌细胞内 Ca2 +浓度明显高于非 AF组心房肌细胞内 Ca2 +浓度(5 17± 98) nmol· L- 1 vs(2 6 2± 6 5 ) nmol· L- 1 ,两组间差异显著 (P<0 .0 1) .结论  RHD伴 AF患者心房肌细胞内存在Ca2 +超载  相似文献   
127.
老年心房颤动10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机选取年龄大于等于60岁,心电图确诊为心房颤动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的102例为房颤组,同期同时选取相同条件的非心房颤动100例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房颤组中,老年退行性心瓣膜钙化49例(占48%),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心力衰竭房颤组38例,对照组18例,两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5),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房颤组17例,对照组7例,两组有非常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心房颤动的病因以老年退行性心瓣膜钙化为主,其次为高血压病,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已退居第三,心房颤动与心表彰,民血性脑卒中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28.
快速性房颤易发生循环系统功能迅速恶化,有效控制房颤快速心室率极为重要,西地兰控制房颤快速心室率有多方面不利之处,在运动、甲状腺机能亢进、新近发生的房颤、交感神经兴奋等就不能满意地控制其心室率。已有报道地尔硫艹卓在控制房颤快速心室率方面明显优于洋地黄类药[1]。现将我们应用地尔硫艹卓注射剂治疗25例快速性房颤患者的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快速房颤,房颤病程>24h,心室率120/min,除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伴房颤、严重的低血压、心源性休克、心功…  相似文献   
129.
目的评价天门冬氨酸钾镁与比索洛尔联用对甲亢伴快速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在抗甲状腺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口服地高辛0.125mg~0.25mgqd;治疗组VD5%葡萄糖液加天门冬氨酸钾镁20mlqd和口服比索洛尔2.5mg~5mg,qd;疗程2周。结果2组的心室率均明显降低;治疗组比对照组的作用更为明显。结论天门冬氨酸钾镁与比索洛尔联用治疗甲亢伴快速心房颤动明显优于地高辛。  相似文献   
130.
房颤患者血脂蛋白(a)和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观察慢性房颤患者血脂蛋白 (a)和D -二聚体水平的变化 ,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测量 46例房颤患者 (其中冠心病 19例 ,风心病 2 7例 )和 2 7例正常人血脂蛋白 (a) [Lip(a) ]和D -二聚体 (D -dimer)水平的变化。结果 :房颤患者与正常人相比 ,血浆D -dimer浓度极显著升高 (0 .48± 0 44对 0 .15± 0 .0 8mg/L ,P <0 .0 1) ,血清Lip(a)水平也显著升高 (343 .2 9± 42 6 .5 2对 15 5 .91± 5 2 .6 0mg/L ,P <0 .0 5 )。在冠心病亚组和风心病亚组比较时 ,D -dimer和Lip(a)无显著性改变。结论 :房颤患者血Lip(a)和D -二聚体水平升高 ,这可能与其高发血栓栓塞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