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2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188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174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409篇
内科学   558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1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69篇
综合类   688篇
预防医学   204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23篇
  5篇
中国医学   134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细胞外基质是脂肪组织工程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探讨骨骼肌无细胞基质的制作方法及生物相容性,为其在脂肪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取健康成年小香猪新鲜骨骼肌组织,横切成厚2~3 mm的组织块,采用低渗-去垢剂法脱细胞处理。处理后采用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扫描电镜检测骨骼肌无细胞基质是否有细胞成分残留,并观察其基本结构;应用MTT法检测骨骼肌无细胞基质细胞毒性。取乳腺癌患者自愿捐赠脂肪组织,分离培养人脂肪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ADSCs),从形态学、流式细胞学和成脂、成骨分化能力方面进行鉴定。将骨骼肌无细胞基质与第3代hADSCs共培养,于培养后第1、3、5、7天通过细胞活性检测材料上细胞黏附、扩散和增殖情况,了解其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HE、Masso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骨骼肌无细胞基质肌纤维去除完全,无细胞核残留,基质结构保留完整;大量连接成网状的胶原纤维呈多孔隙样结构,规则排列。MTT检测示骨骼肌无细胞基质细胞毒性为1级,细胞相容性好。细胞活性检测示hADSCs在骨骼肌无细胞基质上能很好地伸展,且能与周围基质黏附,进入基质内部并相互交织。结论经脱细胞处理的骨骼肌无细胞基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能作为脂肪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22.
脂肪抽吸术是指利用各种设备,通过皮肤的小切口,将多余的皮下脂肪抽出,从而达到减肥或改善体型目的的外科技术。而在局麻下吸脂,是指将大量的含肾上腺素及利多卡因的溶液灌注到皮下,使皮下脂肪组织变得肿胀与坚硬后再进行抽吸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安全性高、组织损伤轻、出血少、麻醉  相似文献   
23.
脂肪细胞除储存脂质外,还能够分泌多种脂肪细胞因子,影响和调节脂肪组织或其他组织乃至整个机体的代谢。脂肪组织可能是胰岛素抵抗(IR)的始发部位,脂肪细胞分化异常导致脂肪细胞肥大以及脂肪巨噬细胞极化异常导致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引发脂肪组织慢性炎性状态,其是导致IR的重要原因。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是脂肪细胞终末分化期的重要调控基因,同时在脂肪细胞极化及细胞因子分泌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所以与IR也密切相关。因此,深入了解PPARγ对于寻找有效改善IR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4.
肥胖者腹部切口内置负压引流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内放置负压引流防治切口脂肪液化、裂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2年1月~2004年12月腹部手术切口内置负压吸引6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无因脂肪液化而导致手术切口裂开的发生。结论切口内置负压引流可有效预防切口脂肪液化、裂开。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自1996年1月~2005年7月各种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时所进行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2002年3月前我们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共27例,作为对照组;2002年3月后我们采用切口置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共27例,作为试验组。结果试验组的平均治疗时间和平均术后切口恢复时问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适当的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时采用切口置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能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26.
存在于人体器官组织之间的脂肪组织,在一般人眼中也许只不过是一种像海绵一样,毫无生气与活力的填充剂,然而这些脂肪中,就有一种人体生命活动的“轻便贮能器”。新近的医学研究发现:按形态与功能的不同,脂肪组织可分为两大类,即白色与褐色脂肪组织。人体内的脂肪大部分分为白色脂肪组织,它是一种相对静止的贮能组织,可以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之需。另有一  相似文献   
27.
目的:总结分析18F-FDG PET/CT检查中棕色脂肪组织(BAT)摄取影像学表现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ET/CT全身检查的2219例受检者的影像资料.结果:34例(1.5%)存在BAT摄取,冬春季节的发生率较高,BAT摄取多出现在双侧颈肩部、锁骨上区、脊柱两侧、纵隔、肾上腺及肾周区等部位的脂肪组织内,平均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9.6±5.6.BAT显影者平均年龄明显低于BAT未显影者(t=6.15,P<0.001),BAT显影者平均体重指数(BMI)与BAT未显影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P=0.35);不同性别BAT显影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57),但女性BAT显影者BMI更低(t=2.33,P=0.03),女性BAT摄取部位数目及SUVmax均明显高于男性(t=-2.48,P=0.02;t=-2.33,P=0.03).BAT摄取的SUVmax与显影部位数呈正相关(r=0.45,P=0.01),与BMI呈负相关(r=-0.36,P=0.04).结论:BAT摄取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适当干预可降低BAT显影的发生率,PET/CT诊断医师应熟悉和掌握BAT图像特点,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8.
为探索左室压是否为影响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LMR)的重要因素,将家兔50只,随机分为四组,分别用结扎左室支、结扎左室支后升高左室压、结扎左室支后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LMR)、结扎左室支后升高左室压加LMR处理。结果,单用LMR或升高左室压加LMR均可使EECGST段抬高的平均值(ST↑)、ST段异常抬高的标测点数(NST↑)显著降低,使ST段抬高总值(∑ST)回降率加快,说明心肌缺血性损伤的程度和范围减轻;左室支结扎6小时时,心肌N-BT染色也显示心肌梗塞范围(SMI)明显缩小、残存心肌范围(SRM)增加,与没有LMR的其他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在升高左室压的情况下施行LMR,上述各项指标改善更为明显,显著优于单用LMR组(P<0.05),说明左室压是影响LMR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9.
不同途径移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肝内定居数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cells,ADMSCs),在同种异体不同途径移植后的肝内定居情况。方法: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从大鼠脂肪中分离并培养至的第三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从尾静脉和门静脉注入同种异体、由CCl4造成肝损伤的大鼠体内。移植2w后分别取肝组织,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两种移植途径对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肝内定居的影响。结果:在两组大鼠的中央静脉及肝汇管区均可见BrdU标记的细胞;BrdU标记阳性的细胞在门静脉移植组600倍镜下每张切片平均为127.5个,在尾静脉移植组平均120.7个(P〉0.05)。结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肝脏定居的细胞数量与移植途径无关。  相似文献   
30.
肿胀法外超声吸脂术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外超声能量作用于活体组织后的组织学变化,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 对3只家猪腹部两侧进行外超声与非超声比较,作用不同时间后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皮肤组织全层的变化。结果 在外超声作用18min内,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猪的皮下脂肪组织和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破坏程度不断加重,脂肪组织中产生的空泡不断增大而皮肤组织及血管无明显变化。结论 外超声吸脂术可通过稳定的空泡效应选择性地使脂肪细胞结构发生不可逆的坏死性改变,这一改变与作用时间成正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