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17篇
  免费   1031篇
  国内免费   1040篇
耳鼻咽喉   60篇
儿科学   191篇
妇产科学   117篇
基础医学   2022篇
口腔科学   199篇
临床医学   1219篇
内科学   1900篇
皮肤病学   136篇
神经病学   144篇
特种医学   3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770篇
综合类   4212篇
预防医学   775篇
眼科学   101篇
药学   1482篇
  22篇
中国医学   1129篇
肿瘤学   652篇
  2024年   216篇
  2023年   681篇
  2022年   668篇
  2021年   622篇
  2020年   402篇
  2019年   434篇
  2018年   262篇
  2017年   343篇
  2016年   353篇
  2015年   352篇
  2014年   450篇
  2013年   472篇
  2012年   608篇
  2011年   654篇
  2010年   545篇
  2009年   677篇
  2008年   713篇
  2007年   700篇
  2006年   651篇
  2005年   671篇
  2004年   584篇
  2003年   531篇
  2002年   406篇
  2001年   393篇
  2000年   385篇
  1999年   376篇
  1998年   325篇
  1997年   306篇
  1996年   282篇
  1995年   257篇
  1994年   217篇
  1993年   196篇
  1992年   192篇
  1991年   166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120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观察中药通痹灵(TBL)的有效部位-总生物碱对LPS(脂多糖)刺激后的巨噬细胞产生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影响。方法:培养人类单核白血病细胞系——THP-1细胞,在PMA(Phorbol 12-mmstate 13-acetate)作用下分化为巨噬细胞。体外用LPS(Lipopolysaccharide)刺激分化的巨噬细胞,以MTX(甲氨喋呤)作为对照,培养有药物作用的细胞24小时后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含量并用PR-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半定量测定IL—1β mRNA、TNF-α mRNA的表达。结果:LPS刺激PMA分化后的THP—1细胞,其IL-1β、TNF—α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P〈0.01),不同浓度的通痹灵总碱(200、100、50、25mg/L)及MTX明显抑制IL—1β、TNF-α的产生(P〈0.01),并下调IL-1β mRNA、TNF-α mRNA的表达。结论:通痹灵总碱抑制巨噬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进而抑制了一系列免疫炎症反应造成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LPS刺激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面TLR2、TLR4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常规方法从BALB/C小鼠腹腔中分离出巨噬细胞,调整细胞数为2×106/孔,分为6组,每组设3个复孔,加入LP S使其终浓度为1μg/ml,在终浓度为1μg/ml LPS刺激下,5%CO2,37℃孵育0、1.5、3、6、16、24h.用异硫氢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大鼠抗小鼠TLR2抗体和藻红蛋白(PE)标记的大鼠抗小鼠TLR4抗体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FCM)测定FITC、PE阳性细胞数及其平均荧光强度(MFI).结果1.随着LPS刺激时间的延长,TLR2阳性率逐步上升,6h达到高峰后出现缓慢下降趋势,各刺激组阳性率与对照组组相比,P<0.01.TLR2 MFI则随着LPS刺激时间的延长而缓慢下降,各刺激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2.随着LPS刺激时间的延长,TLR4阳性率逐步上升,刺激达24h时,阳性率为14.02%+1.23%,与对照组(8.98%±1.06%)相比,P<0.01.TLR4 MFI也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各刺激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LPS能够引起巨噬细胞TLR2/4表达和分布发生变化,说明TLR2与TLR4均参与针对LPS的反应.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热休克反应(HSR)对内毒素(LPS)所致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400ng/ml LPS处理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通过免疫印迹,抗磷酸化抗体检测ERK、JNK、p38的磷酸化。热休克反应是将巨噬细胞在42℃的条件下培养1h,随后在37C,5%CO2条件下恢复12h。【结果】ERK、JNK、p38在LPS处理15min后即被活化,30min达高峰并持续至45min,90min后开始恢复。RT—PCR检测发现TNF—α、IL-15 mRNA水平增高。细胞经HSR(42℃ 1h,并恢复12h)后,再经LPS刺激则TNF—α、IL-15 mRNA转录受抑制,但HSR对JNK、p38、ERK等三种MAPK的活化(磷酸化)无影响。【结论】HSR抑制LPS所致的炎症因子表达不涉及MAPK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994.
脂蛋白(a)代谢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脂蛋白(a)[lupoprotein(a),Lp(a)]与心脑血管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的进一步确认,作为一种独立的特殊脂蛋白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近十余年来,国内外专家对Lp(a)合成、分解代谢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目前仍然说法不一。本文就其代谢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95.
我们通过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骨髓及KM3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水平,体外运用细胞培养技术分析瘤细胞在MIP-1α作用下的增殖、迁移作用,从而探讨MIP-1α对瘤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检测了30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巨噬细胞感染蛋白-1α(MIP-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IL-6水平,以期探讨MM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97.
巨噬细胞是机体抗感染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是一类具有异质性的细胞亚群。因其解剖位置和功能表型上的差异,巨噬细胞可分为两类:组织定居巨噬细胞和炎性巨噬细胞。其中,炎性巨噬细胞的产生是巨噬细胞激活的表现形式,也是抵抗病原体入侵和重构组织稳态的一种免疫应答方式。巨噬细胞主要存在两种激活方式:经典激活和替代激活,激活后的巨噬细胞分别行使特定的功能。Notch信号通路可调控体内多种免疫细胞发育和功能,并通过多种分子机制调控巨噬细胞的激活。本文拟从巨噬细胞的类型、激活方式和Notch调控巨噬细胞激活的分子机制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对饱和脂肪酸(SFA)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性反应中炎性因子的影响及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SFA干预RAW264.7巨噬细胞建立体外炎性反应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SFA干预组、二甲双胍+ SFA干预组、AMPK抑制剂Compound C+二甲双胍+SFA干预组;实时定量PCR检测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TNF-α和IL-6蛋白的分泌,Western blot分析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FA干预组RAW264.7巨噬细胞TNF-α、IL-6 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SFA组比较,二甲双胍+SFA干预组TNF-α、IL-6 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分泌水平均降低(P<0.05),而细胞AMPK的磷酸化水平增强(P<0.05);与二甲双胍+SFA干预组比,Compound C+二甲双胍+SFA干预组TNF-α、IL-6 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水平均升高,AMPK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结论 二甲双胍激活AMPK降低饱和脂肪酸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性因子TNF-α、IL-6的分泌.  相似文献   
999.
巨噬细胞是一类具有异质性和可塑性的免疫细胞,由单核细胞分化而来,在不同环境下可极化为不同的表型,分化中的巨噬细胞可位于极端分化的两型中的任意阶段。巨噬细胞在此极化过程中涉及较多的信号通路和转录调控,故本文将介绍具体巨噬细胞极化的通路及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转基因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RA)模型中ICOS信号对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极化的影响.方法 1.流式细胞仪分析测定ICOS转基因(ICOS-Trangenic,ICOS-Tg)小鼠及其野生型对照(WT)小鼠脾细胞CD4+T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ICOS在不同时期的表达趋势及特征;2.ELISA检测脾淋巴细胞培养悬液中干扰素(IFN)-γ、IL-21、IL-23、IL-17的水平;结果1.野生型RA小鼠脾CD4+T淋巴细胞表面的ICOS的表达水平从4w到12w为上升趋势(%)(4 W:6.5 ±1.0;7 W:13.2±1.3;12 W:23.5±:2.1);ICOS-Tg小鼠脾CD4+T淋巴细胞表面ICOS的表达三期同样呈上升趋势(%)(4W:8.2±0.9;7W:17.2±1.5;12W:31.6 ±3.0),但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各期均表达上调(均P<0.05);2.野生型小鼠IFN-γ从4W开始表达上升,7周达峰值后下降,ICOS-Tg小鼠同野生型小鼠相比,趋势相同但表达在各期呈下调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W~20 W均P<0.05);野生型小鼠的IL-21、IL-23及IL-17的表达于4周上升,12周达峰值后下降,ICOS-Tg小鼠同野生型小鼠相比,三者的各期表达趋势相同但呈上调趋势(IL-21和IL-17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3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小鼠在其致病过程中共刺激信号ICOS呈上调表达;ICOS-Tg小鼠同野生型小鼠相比,其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呈显著下调趋势;Tfh分化相关的细胞因子IL-21、IL-17则均显著上调表达.Tfh细胞及其作用因子很可能参与了RA的免疫应答,与RA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