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22篇 |
免费 | 117篇 |
国内免费 | 9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1篇 |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51篇 |
临床医学 | 428篇 |
内科学 | 85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84篇 |
外科学 | 72篇 |
综合类 | 1580篇 |
预防医学 | 175篇 |
眼科学 | 2391篇 |
药学 | 674篇 |
20篇 | |
中国医学 | 1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79篇 |
2021年 | 151篇 |
2020年 | 73篇 |
2019年 | 80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107篇 |
2016年 | 140篇 |
2015年 | 143篇 |
2014年 | 246篇 |
2013年 | 256篇 |
2012年 | 313篇 |
2011年 | 304篇 |
2010年 | 376篇 |
2009年 | 364篇 |
2008年 | 325篇 |
2007年 | 348篇 |
2006年 | 315篇 |
2005年 | 301篇 |
2004年 | 284篇 |
2003年 | 291篇 |
2002年 | 247篇 |
2001年 | 233篇 |
2000年 | 135篇 |
1999年 | 115篇 |
1998年 | 89篇 |
1997年 | 73篇 |
1996年 | 53篇 |
1995年 | 61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5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下小梁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消毒前用表面麻醉药4g/L盐酸丁氧普鲁卡因点结膜囊内,2~3滴/次,放置开睑器前再点2次。用白内障超声乳化隧道刀、穿刺刀、侧切刀做常规小梁切除术。结果:术中无疼痛者29例(34眼);术中虹膜根切时轻度疼痛伴眼胀者5例(6眼);2例(2眼)缝合球结膜时痛疼明显但能耐受未予以追加麻醉。术后30min轻度眼胀眼痛不适者8眼,均未处理,1~2h后缓解。术后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34眼,8眼视力无变化。自动电脑视野计检查视野较术前扩大12眼,余30眼无明显视野继续损害。39眼眼压控制在1.20~2.40kPa,3眼眼压控制在2.67~3.33kPa。 相似文献
32.
我院自1999年3月至2003年3月采用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42例(156只眼)疗效满意,并发症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非穿透小梁手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非穿透小梁手术及术中联合丝裂霉素C、亲水性丙烯酸脂植入物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3 1例 3 5眼行非穿透小梁手术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术后随访 ,观察眼压、视力、视野、并发症等情况。其中 5例 5眼单纯行非穿透小梁手术 ,6例 6眼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 ,2 0例 2 4眼术中联合使用丝裂霉素C及丙烯酸脂植入物 ,随访时间 6~ 2 4个月 ,平均 12 5 4± 4 3 1月。结果 术前口服及点眼药物控制下平均眼压 2 5 1± 7 92mmHg ,术后 1周平均眼压 11 6± 6 79mmHg ,术后 6个月平均眼压 (3 3眼 ) 15 7± 5 78mmHg ,经统计学处理 ,手术前后眼压有统计学差异。术后前房深度稳定 ,5例有较轻的葡萄膜炎反应 ,术后 1周及 6个月视力较术前无下降 ,术后 6个月复查视野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非穿透小梁手术及术中联合丝裂霉素C及丙烯酸脂植入物手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降眼压效果确定 ,手术并发症少 ,对术后视功能影响小 ,但需要较高的手术技术。长期随访仍属必要。 相似文献
34.
本文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应用5-Fu及术中应用MMC者的疗效、毒副作用进行对比,以比较两种药物对小梁切除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顽固高眼压持续状态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诊手术26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下的急诊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高达60mmHg应用脱水缩瞳封闭等方法治疗眼压波动在6mmHg者谓之)。方法:对26例(28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中,18眼应用前房穿刺临时降低眼压,10眼巩膜瓣完成后于巩膜瓣下角巩缘切开缓慢入出房水临时降低眼压后皆按常规完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术中并发症主要为3眼前房出血;术后并发症为4眼前房消失脉络膜脱离。以上并发症经临床药物、脉络膜放液前房注入Henlon等治愈。结果:术后眼压全部恢复至21mmHg以下。术后1周检查眼底,7眼有视网膜片状出血,经治疗3月后出血吸收呈斑块状改变。结论: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患者,在应用药物治疗无效时,为保护患者有用视力,手术介入是积极有效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通过药物和其它治疗可以治愈,故急诊手术应是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6.
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GIOH)是一种由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高眼压。长期处于GIOH状态,可能会导致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最终发展成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GIG),可能致盲。糖皮质激素主要通过介导糖皮质激素受体(GR)发挥生物学作用,同时还涉及到转化生长因子(TGF)-β、Wnt、Rho等因素在GIOH的形成中的作用。深入探讨GIOH小梁网的病理改变及相关分子机制对于理解GIOH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因此文章就GIOH小梁网的病理改变及相关分子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GIOH的病理机制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7.
袁媛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153-155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共计9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患者实施小梁切除术治疗,B组患者实施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半年和1年,B组患者眼压水平低于A组... 相似文献
38.
安眠药为何越用越不灵
小梁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公司当推销员,一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不到半年时间,累得他夜不安寐,第二天便觉得头昏脑涨,办事力不从一心。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脉络膜上腔引流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入院的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52眼)和对照组52例(52眼)。观察组行脉络膜上腔引流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和术后3月在提高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降低眼压、加深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 ACD)等方面的效果,比较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成功率,并观察两种手术方法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程度。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术后1月和术后3月两种术式在BCVA提升、眼压控制、 ACD的加深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术后1周、1月和3月BCVA的提高和角膜内皮细胞数量丢失无差异(P>0.05),而眼压及ACD有差异,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房角开放状态、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50例,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与B组(50例,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均于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个月的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及房角开放状态,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最大细胞面积(MAX)及平均细胞面积(AVE),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术前比,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logMAR值、眼压均显著降低,但B组患者logMAR值显著低于A组,眼压显著高于A组;中央前房深度显著升高,且B组显著高于A组;A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窄房角Ⅱ级占比显著低于术后1个月,B组患者术后3个月宽房角占比显著高于术后1个月;与A组比,B组患者术后1、3个月宽房角患者占比均显著升高,术后1个月窄房角Ⅱ级患者及术后3个月窄房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