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180篇
  免费   13374篇
  国内免费   8864篇
耳鼻咽喉   1152篇
儿科学   2333篇
妇产科学   1361篇
基础医学   6729篇
口腔科学   1786篇
临床医学   27613篇
内科学   19820篇
皮肤病学   2238篇
神经病学   5077篇
特种医学   60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1篇
外科学   10500篇
综合类   64404篇
预防医学   22679篇
眼科学   2372篇
药学   57828篇
  331篇
中国医学   38676篇
肿瘤学   7122篇
  2024年   2294篇
  2023年   7045篇
  2022年   8341篇
  2021年   8644篇
  2020年   6917篇
  2019年   6256篇
  2018年   3400篇
  2017年   5479篇
  2016年   5833篇
  2015年   6853篇
  2014年   11695篇
  2013年   11216篇
  2012年   14628篇
  2011年   15103篇
  2010年   13838篇
  2009年   13431篇
  2008年   17172篇
  2007年   14047篇
  2006年   14333篇
  2005年   16062篇
  2004年   13571篇
  2003年   12870篇
  2002年   10043篇
  2001年   7807篇
  2000年   5696篇
  1999年   4333篇
  1998年   3403篇
  1997年   3118篇
  1996年   2828篇
  1995年   2588篇
  1994年   2140篇
  1993年   1518篇
  1992年   1410篇
  1991年   1357篇
  1990年   1116篇
  1989年   1233篇
  1988年   241篇
  1987年   196篇
  1986年   138篇
  1985年   82篇
  1984年   61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植物药对结肠癌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姜黄素、多糖(苹果多糖、香菇多糖)、皂苷(重楼皂苷、人参皂苷)、白藜芦醇、槲皮素等植物药可通过不同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此外,植物药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管生成、减轻化疗药物不良反应、逆转肿瘤细胞耐药等作用。了解植物药对结肠癌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能为结肠癌的临床防治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7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70-171
探讨不同途径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的疗效及副作用。选取非小细胞肺癌和食管癌放射治疗后发生的急性放射性肺炎病人126例,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进行本次研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3例。试验组采用雾化吸入给药,给予地塞米松10mg超声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比较不同给药方式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两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采用雾化吸入方式者肺部继发感染率和睡眠障碍率更低。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无创伤,效果好,副作用更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顺式阿曲库铵持续输注法和单剂量法两种给药方式对儿童肌松残余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儿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16岁,根据顺式阿曲库铵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单剂量组,30例)和B组(持续输注组,30例)。两组初始剂量0.1 mg/kg[2×95%的有效药物剂量(ED95)],A组在4个成串刺激比(TOFr)恢复至5%~15%时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05 mg/kg(1×ED95),B组在TOFr恢复至5%时持续泵入顺式阿曲库铵,开始以3μg·kg-1·min-1的速度,约20~30 min减为1~2μg·kg-1·min-1,使TOFr维持在10%左右。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停药至出手术室时间,停药后TOFr从25%恢复至70%的时间,TOFr从70%恢复至90%的时间,TOFr=70%和TOFr=90%时两组患儿的拔管率以及肌松药使用的总药量。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均>2 h,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至拔管时间和停药至出手术室的时间A组明显长于B组(P<0.01);两组患儿总药量、TOFr从25%恢复至70%以及TOFr从70%恢复至90%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式阿曲库铵持续输注法与单剂量法比较并未增加残余肌松作用的发生率,且持续输注可提供稳定的肌松状态,更适合用于儿童较长时间手术。  相似文献   
74.
糖尿病神经病变(D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其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血糖控制与DN的改善相关性有限,其不是DN的唯一决定因素,血脂代谢等因素也参与DN的发生、发展。三酰甘油、非酯化脂肪酸、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型胆固醇、非典型鞘脂、载脂蛋白等可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导致DN。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减重、适量运动对DN的治疗至关重要。现已发现贝特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欧米伽-3、硫辛酸可改善糖尿病患者因血脂代谢紊乱引起的神经损伤。还有一些药物是通过阻断致病通路治疗DN,但这些尚未在临床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索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介入疗法在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4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碘油乳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肝细胞癌患者病毒感染、肿瘤类型、肿瘤大小数据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5.38%(34/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77%(16/52),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77%(3/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08%(12/52),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介入疗法添加碘油乳剂能够明显提高肝细胞癌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采用多途径延续护理对老年食管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3月诊治的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途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及营养改善状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营养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途径延续性护理在老年食管癌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增强患者自我护理意识,提高其能力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鹿瓜多肽注射液辅助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医院就诊的颈椎病患者9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鹿瓜多肽注射液,持续治疗10d,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数字疼痛分级(NPRS)评分、颈部残障指数(NDI)评分,并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颈椎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NPRS、N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辅助治疗颈椎病可提高颈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78.
肿瘤的转移前微环境(pre-metastatic niche,PMN)特指原发肿瘤灶为肿瘤细胞远处播散和定植准备的微环境,此微环境的六个特征包括炎症、免疫抑制、血管生成/血管通透性、亲器官性、重编程和淋巴管生成。PMN形成的关键成分包括肿瘤源性分泌因子、细胞外囊泡(含外泌体)、骨髓源性细胞、免疫抑制细胞和宿主基质细胞等,其中,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重要的信使,在肿瘤PMN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综述就外泌体在肿瘤PMN形成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9.
目的建立中国成年患者的替考拉宁(teicoplanin,TEC)群体药动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PK)模型,考察TEC药动学参数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收集139例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静脉注射TEC后的222份常规监测血药浓度和相关信息,采用一级消除的一室模型进行数据拟合,并应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linear mixed effect model,NONMEM)程序建立PPK模型。采用Bootstrap、正态预测分布误差法(normalized predictive distribution error,NPDE)进行最终模型评价。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对给药方案进行优化。结果确定了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CLcr)、白蛋白(albumin,ALB)为影响TEC清除率的主要因素。最终模型为:CL(L·h^-1)=1.24×(CLcr/77)0.564×31/ALB;V(L)=69.2。验证表明,模型稳定、有效,且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对于不同ALB和CLcr的多数患者起始负荷剂量400 mg/q12h,iv,3次,维持剂量400~800 mg·d^-1的给药方案可达有效治疗谷浓度。严重感染者需调整负荷剂量至800 mg/q12h,iv,3次,维持剂量400~800 mg·d^-1的给药方案来确保血药浓度达到15 mg·L^-1以上。结论本实验报道了CLcr、ALB对TEC清除率有显著影响,所建模型对TEC在中国成人患者中实现个体化给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