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63篇 |
免费 | 207篇 |
国内免费 | 6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3篇 |
儿科学 | 42篇 |
妇产科学 | 25篇 |
基础医学 | 128篇 |
口腔科学 | 30篇 |
临床医学 | 1503篇 |
内科学 | 338篇 |
皮肤病学 | 78篇 |
神经病学 | 208篇 |
特种医学 | 73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798篇 |
综合类 | 2590篇 |
预防医学 | 520篇 |
眼科学 | 28篇 |
药学 | 916篇 |
26篇 | |
中国医学 | 428篇 |
肿瘤学 | 1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0篇 |
2023年 | 120篇 |
2022年 | 138篇 |
2021年 | 249篇 |
2020年 | 182篇 |
2019年 | 142篇 |
2018年 | 48篇 |
2017年 | 134篇 |
2016年 | 141篇 |
2015年 | 192篇 |
2014年 | 383篇 |
2013年 | 380篇 |
2012年 | 440篇 |
2011年 | 512篇 |
2010年 | 461篇 |
2009年 | 467篇 |
2008年 | 541篇 |
2007年 | 501篇 |
2006年 | 491篇 |
2005年 | 618篇 |
2004年 | 611篇 |
2003年 | 317篇 |
2002年 | 270篇 |
2001年 | 223篇 |
2000年 | 192篇 |
1999年 | 185篇 |
1998年 | 131篇 |
1997年 | 104篇 |
1996年 | 80篇 |
1995年 | 71篇 |
1994年 | 66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闵自珍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4(11):1632-1632,1646
目的探讨剖官产近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534例剖宫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住院分娩总数3885例,剖宫产1534例,平均剖官产率39.27%;术后近期并发症291例,发生率为18.97%;其中以出血为多发,占11.47%;术后发热感染5.02%,均明显高于同期阴道分娩组。结论剖宫产存在一定不安全因素,产科医生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并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才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多发伤患者氧代谢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发性外伤患者的氧动力学变化特点以及与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 对 2 0 0 2 - 0 3~ 2 0 0 3- 0 5我科收治的多发伤患者 5 1例进行Swan -Ganz漂浮导管监测 ,并根据同时间点的动、混合静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血红蛋白等指标 ,计算出氧供、氧耗和氧摄取率。结果 MODS存活组和死亡组在创伤后 3~ 4d氧输送 (DO2 )逐渐上升 ,氧耗量也随之上升 ,出现病理性氧依赖 ,但 3~ 4d后MODS存活组患者随着DO2 的上升VO2 上升缓慢 ,出现“平台效应” ,死亡组VO2 随着DO2的上升而继续上升 ,仍显病理性氧依赖。结论 多发伤MODS患者氧摄取已出现明显障碍 ,导致VO2 对DO2 的病理依赖 ,治疗中应尽可能提高DO2 水平 ,可能会减轻多发伤患者MODS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16.
黄绪镇 《实用乡村医生杂志》1994,(1):45-45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脊髓前角灰质区,故名脊髓灰质炎.它引起肢体肌内的松弛性麻痹,且多发生于儿童,故又称“小儿麻痹症”。本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早在五千年前就有记载,遍及全世界。流行程度受气候、地理位置、居住环境、人口密度、交通等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我院176例多发性骨折作临床分析,着重讨论了在西藏高原交通事故是主要的致伤原因,高原创伤性休克的治疗特点,脂肪栓塞综合征的防治,火器伤的治疗,多发性骨折的治疗,提出了在高原特殊环境下的一些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8例同下肢多发骨折早期处理经验。此类病人创伤失血性休克发生率高,迅速有效地扩容、抗休克是治疗重点。多发骨折早期处理矛盾较多,尽量将骨折进行坚强有效地内固定是治疗的重要手段,内固定物的选择应简便、牢固,要有整体观念,同时不有忽视开放伤口彻底清创和骨缺损、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认识多发伤中骨折的主要特点,探讨内固定在救治中的意义。方法:回顾1994-08~1999-08间手术救治多发伤66例,对其161处骨折中的98处进行了“仿AO技术”有关方法内固定。结果:骨折均满意愈合;涉及骨折关节51个,功能恢复满意率为96.08%。结论:在多发伤中,骨折、合并伤与并发症远较“一般骨折”复杂、严重;有效固定骨折是一种重要的救命措施;内固定手术应争取在伤后24h进行,但如受条件制约,伤后1-3wk内手术也可获得满意效果;仿AO技术中的某些方法,如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及自动加压钢板等,用于内固定可使骨折获得卓有成效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