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47篇 |
免费 | 251篇 |
国内免费 | 12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05篇 |
儿科学 | 29篇 |
妇产科学 | 32篇 |
基础医学 | 201篇 |
口腔科学 | 44篇 |
临床医学 | 890篇 |
内科学 | 107篇 |
皮肤病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9篇 |
特种医学 | 19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94篇 |
综合类 | 951篇 |
预防医学 | 481篇 |
眼科学 | 36篇 |
药学 | 286篇 |
6篇 | |
中国医学 | 189篇 |
肿瘤学 | 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111篇 |
2022年 | 105篇 |
2021年 | 157篇 |
2020年 | 126篇 |
2019年 | 122篇 |
2018年 | 70篇 |
2017年 | 105篇 |
2016年 | 142篇 |
2015年 | 177篇 |
2014年 | 193篇 |
2013年 | 231篇 |
2012年 | 290篇 |
2011年 | 228篇 |
2010年 | 219篇 |
2009年 | 203篇 |
2008年 | 232篇 |
2007年 | 220篇 |
2006年 | 227篇 |
2005年 | 199篇 |
2004年 | 173篇 |
2003年 | 155篇 |
2002年 | 121篇 |
2001年 | 88篇 |
2000年 | 93篇 |
1999年 | 83篇 |
1998年 | 80篇 |
1997年 | 85篇 |
1996年 | 60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听性脑干反应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在糖尿病患者听功能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糖尿病(DM)患者听力损失特点,探讨其听性脑干反应(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变化特征。方法:对在我院就诊的136例(272耳)DM患者(实验组)的一般情况、有无微血管并发症及听力损失程度等进行问卷调查,按每10岁分为30~40岁,>40~50岁,>50~60岁,>60~70岁4个年龄段,均对其进行纯音听阈(PTT)、声导抗、ABR和DPOAE检测,并与120例(240耳)同样分为4组的正常同龄成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30~40岁年龄段其ABRⅠ~Ⅴ波间期及反应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岁以上患者ABR反应阈随增龄明显增加、波间期延长,而且60岁以上患者Ⅲ~Ⅴ、Ⅰ~Ⅴ波间期的延长与同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DPOAE检出率均为100%,但早期DM患者DPOAE幅值在1~8kHz均较同龄对照组降低,且以4kHz幅值减小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患者多为双侧渐进性的轻、中度听力损害,ABR及其听阈异常与患者年龄、性别及有无微血管并发症相关,而与DM类型及病程无关。DPOAE可用于了解早期DM患者的耳蜗损害。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与声触诊组织弹性成像(Virtual Touch TissueImaging,VTI)在乳腺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69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术后病理确诊良性病灶120例、恶性病灶49例,并在术前均行二维超声、ABVS、VTI检查。采用四格表法计算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模型分析二维超声、ABVS、VTI、两项联合鉴别乳腺占位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169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二维超声检查后,阳性预测值为54.23%,阴性预测值为84.55%,与金标准相比,一致性一般(Kappa=0.404,P<0.001);经ABVS检查后,阳性预测值为82.00%,阴性预测值为93.28%,与金标准相比,一致性一般(Kappa=0.757,P<0.001);经VTI检查后,阳性预测值为7...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耳声发射法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对漏诊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抚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1 000例,采取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方法检测,所有新生儿均最终采用听性脑干反应测试进行确诊。分析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法的通过、未通过结果,分析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法未通过新生儿的复筛结果,分析1 000例新生儿耳声发射法检测的确诊率、漏诊率。结果:1 000例新生儿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法初筛通过率为86.7%(867/1 000),未通过率为13.3%(133/1 000)。日龄>5 d的新生儿通过率最高,日龄1 d的新生儿通过率最低。133例未通过新生儿中,双耳未通过51例(38.3%),单耳未通过82例(61.7%)。出生后30~40 d复筛,51例初筛双耳未通过者复筛通过47例,未通过4例;82例初筛单耳未通过者复筛通过30例,复筛未通过52例。133例初筛未通过新生儿中77例复筛通过(57.9%),56例复筛未通过(42.1%)。1 000例新生儿经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法进行听力初筛与复筛,最终56例未通过,其中,双耳4例未通过,单耳52例未通过,6个月后初步诊断为先天性听... 相似文献
34.
中国古典诗歌中悲秋的表达方式很多 ,蟋蟀声、蝉声和雁声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典型的悲秋象征之一。古代诗人常常使用蟋蟀、蝉和雁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几种动物的声音在表达思乡、怀念故人、送别、哀怨、失意及悲秋上广泛使用 ,它们有共同性 ,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35.
1 概述及历史目前听力障碍者人数约占全世界总人口的 7%~ 10 %。临床医生和听力学家们为帮助这些患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包括各种鼓室成形术和各式助听装置的发明及应用。在各式助听装置中 ,中耳植入式助听器是日渐受到重视的一种助听装置。中耳植入式助听器 (implantablemiddleearheaningaids) ,又称人工中耳 ,它是一种植入中耳内、代替中耳功能的助听装置。根据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举行的第一届国际耳科植入体年会中的定义 ,人工中耳是须经过手术植入、促使听骨链或其附属物振动的一种装置[1] 。近 2 0… 相似文献
36.
听性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ASSR)因其客观、无创、有频率特异性、声能量输出高等特点,为难测人群的听力评估展示了令人向往的应用前景.一些听力学工作者甚至寄希望于以此替代现有的客观听力学测试手段,以ASSR独立为难测人群测试出客观的、分频率的反应阈,进而借此评估行为听阈.围绕着如何借助ASSR技术评估听阈,已进行了大量研究.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醋酸铅对豚鼠内侧橄榄耳蜗传出神经的损害。方法 70只成年健康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0只)豚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共7次。实验组又分为高铅组和低铅组(各30只),分别每天1次腹腔注射0.25%醋酸铅溶液40mg/kg和10mg/kg,连续一周,分别于停药后14、28天(各15只))进行血铅含量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测,检测完成后断头处死,行基底膜铺片染色。结果实验组醋酸铅染毒后,血清中铅含量迅速升高。对照组和低铅组耳蜗传出神经分布均匀,神经纤维连续,DPOAE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对侧声抑制效应,低铅组14天和28天抑制幅度分别为3.06±1.19dB和2.86±1.33dB;高铅组14天后耳蜗传出神经纤维连续性中断,乙酰胆碱酯酶终末反应物减少,DPOAE对侧声抑制幅度下降为0.74±0.61dB;高铅组28天后传出神经损害最为显著,DPOAE未引出。结论铅可对豚鼠内侧橄榄耳蜗传出神经产生不可逆性的损害。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糖尿病内耳损伤早期的听力学改变及其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每日检测动物血糖,持续2周。实验前后检测ABR及DPOAE,2周后检测血脂、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清丙二醛(MDA),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血糖、血脂增高,GSH-Px的活性下降,ABR阈值无显著变化,DPOAE的反应幅值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造成大鼠内耳损害的机制与机体代谢紊乱引起内耳毛细胞的氧化损伤有关;这种损伤所致的耳声发射的异常改变早于听性脑干反应异常的出现。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唇腭裂婴幼儿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的特点,并将其与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阂值检查的结果加以对照,以探讨DPOAE在这类患儿听力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DPOAE检查63例(126耳),年龄2个月-42个月,平均11.83个月。其中单纯腭裂组(以下简称腭裂组)23例(46耳),腭裂并发唇裂及牙槽裂组(以下简称唇腭裂组)30例(60耳),单纯唇裂组(以下简称唇裂组)10例(20耳),每耳均检查8个频率,若2-5kHz4个频点有≥3个频点通过即为该耳通过。在上述患儿中,ABR阈值检查腭裂组17例(34耳),唇腭裂组10例(20耳),唇裂组6例(12耳),以能重复引出V波的最小刺激强度为ABR阈值。结果DPOAE检查:腭裂组通过7耳,未通过39耳,通过率为15.22%;唇腭裂组通过6耳,未通过54耳,通过率为10.00%;唇裂组通过18耳,未通过2耳,通过率为90%。统计分析腭裂组与唇腭裂组无显著差异,而腭裂组与唇裂组,唇腭裂组与唇裂组均有显著差异。ABR阈值检查统计分析结果与DPOAE一致。将各组DPOAE通过率与ABR正常率进行比较,腭裂组及唇腭裂组中二者无差异(P〉0.05),虽然唇裂组中二者有差异(P〈0.05),但唇裂组ABR阈值反应的听力下降较轻(均≤50dB nHL)。从总体趋势上说,DPOAE与ABR阈值检查在检测的结果上是一致的。结论唇腭裂患儿DPOAE和ABR检测结果一致,与ABR相比,DPOAE具有快速、简便、易实施等特点,因此DPOAE可以作为唇腭裂婴幼儿听力检查的手段,但仍需进一步结合ABR及其他相关的听力检查,以明确听力损害的程度和类型。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声带息肉患者喉显微手术后声休方案。方法85例声带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8例,B组37例,均在显微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切除术,A组术后严格声休1周,B组术后严格声休2周,其余治疗相同。两组均于手术前和手术后1、2、3、4周行嗓音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谐比(NHR)检测和纤维喉镜检查,比较两组术后发声功能及声带手术创面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周时A、B两组jitter、shimmer、NHR值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时,A组仅jitter较术前降低(P<0.05),shimmer、NHR值仍与术前无差异,而B组jitter、shimmer、NHR值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B组shimmer值较 A组低(P<0.05);术后3周时B组jitter、shimmer、NHR值均低于A组;术后4周时两组jitter、shimmer、NHR值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纤维喉镜检查显示术后1周时两组患者术侧声带均有不同程度充血水肿,部分患者创面可见少许伪膜;术后2周时声带充血水肿逐渐消退,伪膜脱落;至术后4周时,两组患者术侧声带外观完全恢复正常。结论声带息肉患者术后2周应严格声休,术后3~4周应相对声休,以利于声带创面的愈合及发声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