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12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02篇
预防医学   94篇
药学   108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双周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及安全性.方法:cpt-11:180mg/m2静滴90min d1;cf:200mg/m2静滴2h d1,d2;cf静滴结束后立即5fu 400 mg/m2静脉推注d1;5-fu:1000mg/m2持续微泵静脉推注22h,d1,d2.每2周重复,28天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不足2周期的观察毒性,获cr及pr患者4周后确认.结果:全组31例可评价疗效,cr 3例(9.7%),pr 11例(35.5%),sd 14例(45.2%),pd3例(9.7%).有效率rr(cr+pr)(45.2%),中位ttp为6.9个月;其中初治13例,cr3例,pr4例,rr53.9%;复治19例,可评价疗效的有18例,获cr o例,pr 7例,rr38.9%,中住ttp6.5个月.初治病人疗效明显高于复治病人.不良反应较轻,以Ⅰ、Ⅱ度多见.结论: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双周方案,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副作用小,使大部分患者临床受益,可作为晚期胃癌一线或其他方案治疗失败的二线方案.  相似文献   
62.
孙园园  潘静 《中国药房》2011,(10):903-905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联合VAD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的初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5例初治MM患者给予硼替佐米1.3mg.m-2,第1、4、8、11天静脉注射,每28天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联合VAD方案化疗,每例患者至少接受2~8个疗程治疗。采用欧洲骨髓移植协作组(EBMT)标准评价其初步疗效,按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不良事件常用名标准(NCI-CTCAE,version3.0)判断其毒副反应。结果:15例MM患者经过不同疗程的治疗,3例完全缓解,5例接近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2例轻微缓解,总有效率达86.7%。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有11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其次为周围神经病变4例、乏力4例、肝功能损伤1例、带状疱疹1例,毒副反应分别经对症治疗后均获得一定程度的缓解。结论:硼替佐米联合VAD方案治疗初治MM疗效确切,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白血病临床发病特点及治疗. 方法 对我院1999年1月1日~2008年6月30日收治的97例初治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97例患者中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为主,占80.4%(78/97),ALL: AML为1:4.33,男:女为1:1.37.临床表现常有贫血,发热,出血.外周血白细胞≥100×109/L者15.5 %(15/97),乳酸脱氢酶增高者69.1%(67/97),血清铁蛋白增高者44.3 %(43/97).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以上占57.5%(56/97),原始幼稚细胞≥80 %占46.4%(45/97),CD34+细胞阳性者42.3%(22/52),染色体核型异常者64.7 %(11/17).97例中11 例放弃治疗,2例姑息治疗,81例接受常规化疗.其CR率39.5 %,PR率8.6%,总有效率48.1%,死亡率11.1%.60-69岁患者CR 7 例,占58.3%(7/12).结论 对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应个体化,根据患者的一般状况,重要脏器功能状态等因素,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掌握肝硬化合并初治肺结核的治疗方法,合理用药,确保结核病患者临床治愈.方法 通过本院对 22例肝硬化合并初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分析.结果 19临床治愈或好转,3例消化道出血死亡.肝脏情况好转 10例,无变化 7例,恶化 2例,死亡3例.结论 肝硬化合并初治肺结核治疗中,保护肝脏、营养支持治疗和合理应用抗结核药物是初治肺结核患者顺利完成治疗的关键和前提.  相似文献   
65.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它不仅影响患者及周围人群的身体健康,而且使社会生产力及经济受到损失。肺结核是因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结核菌因细胞壁含大量类脂质,对其有极佳保护作用,抵抗力较一般细菌强。在室温和阴暗干燥痰内可生活6-8个  相似文献   
66.
混合性冷沉淀球蛋白恤症有多种临床表现:复发性血管性紫癜、虚弱、关节疼痛或关节炎、肾小球肾炎、周围神经病变及雷诺现象。当前混合性冷沉淀球蛋白血症的治疗多采用皮质激素、低抗原容量饮食、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及抗病毒治疗,即单独应用α-干扰素或最近采用的与利巴韦林的联合应用。该研究中,作确定了初治的慢性丙型肝炎合并无症状性混合性冷沉淀球蛋白血症患,采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利进行抗病毒的疗效。共纳入了50例连续的慢性丙肝患(31例男性,19例女性),所有患均对联合疗法(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表现出持续性应答。治疗前有25例(50%)患检测冷沉淀球蛋白阳性,其中仅1例无症状冷沉淀球蛋白血症患,直至随访结束冷沉淀球蛋白仍存在。意外的是,25例治疗前无混合性冷沉淀球蛋白血症患中有7例在抗病毒治疗后检测出冷沉淀球蛋白。该研究首次报道了丙肝患在病毒清除后由于联合的抗病毒治疗导致的无症状性混合性冷沉淀球蛋白血症的发病,可能的解释正在讨论中。该研究资料也表明在该类受试中不能排除有显临床表现的混合性冷沉淀球蛋白血症。  相似文献   
67.
我国1990年调查复治肺结核60万人,难治肺结核30万人,每年新增加难治者1.2万,估计今后会更多。1992年全国结核病科研协作组调查23个省市103个结核病院,所7153例由初始→复治→难治的情况,其中初治失败348例(4.8%)变成复治,而348例中经过复治又失败者156例,其痰苗阳性>2年未阴转。难治率为2.2%(156/7153)。住院肺结核患者中难治性肺结核约占10%~15%。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索益气养阴清肺法联合西药治疗初治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研究者为2012年12月—2014年8月临床确诊的76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8例患者均采取西药治疗,而观察组38例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清肺方治疗,观察并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CD+3、CD+4、CD+8和CD+4/CD+8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痰菌转阴率为92.11%,而对照组经治疗后痰菌转阴率为78.95%,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病灶吸收率和空洞闭合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CD+3、CD+4和CD+4/CD+8比值分别为(65.33±6.78)、(47.63±5.76)、(1.84±0.75),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增加,而CD8+水平为(22.87±2.11),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减少,经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益气养阴清肺法联合西药治疗初治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对不同服药方式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FDC)进行比较,为中国抗结核FDC的推广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以中国卫生部-盖茨基金会结核病防治项目7个项目省41个项目县(区、旗)为研究现场,采取观察性研究方法,共纳入4907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使用卡方检验比较了不同服药方式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患者中男性占66.8% (3279/4 907),农民占75.6% (3711/4907),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84.1% (4128/4907),平均年龄(48.49±19.08)岁,平均体重(55.93±8.74) kg.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为21.5% (1055/4907),不同服药方式下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13,P=0.190),但隔日治疗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x2=6.141,P=0.013);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为94.7% (2896/3059),隔日治疗组患者治愈率较高(x2=11.791,P=0.001),初治涂阴肺结核患者完成治疗率为95.1% (1758/184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52,P=0.142).结论 每日治疗方案在治疗转归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与隔日治疗方案相当,但由于其可以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改善患者依从性,因此更适宜在中国抗结核FDC推广中使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联合脂质体多柔比星和地塞米松(PDD)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初治MM,采用PDD方案:硼替佐米1.3 mg/m2,第1、4、8、11天,脂质体多柔比星40 mg,第1天,地塞米松20 mg,第1-2,4-5,8-9,11-12天,每4周1个疗程,共2-6个疗程,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平均接受(4.1±1.1)(2-6)个疗程,有效率为25例(96%),2个疗程有效率23例(88%)。26例2个疗程达严格意义完全缓解(sCR)4例(15%),完全缓解(CR)8例(31%),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8例(31%),部分缓解(PR)3例(12%),轻微反应(MR)2例(8%),疾病稳定(SD)1例(4%)。骨髓瘤细胞、血清单克隆M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最常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改变,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其次为胃肠道反应,便秘。另外,周围神经病变(PN)较为多见。结论PDD方案治疗初治MM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