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4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72篇
口腔科学   86篇
临床医学   513篇
内科学   104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52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605篇
预防医学   300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288篇
  7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准确性及其漏诊宫颈癌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阴道镜下活检确诊的118例CIN患者临床资料,均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观察CIN的准确性,分析漏诊相关因素。结果:1118例患者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85.59%,病理级别上升23例(19.49%),其中漏诊浸润癌17例(14.41%);2年龄≥50岁、细胞学检测HSIL、阴道镜病理CINⅠ级、阴道镜图像不满意、活检标本1个、宫颈病变面积1/2者宫颈癌漏诊率高(均P0.05),细胞学检测HSIL、阴道镜图像质量、活检标本个数、宫颈病变面积是影响阴道镜下活检漏诊宫颈癌的关键因素(P0.05)。结论:阴道镜对宫颈病变具有直观性,但对CIN的诊断尚不够准确,强化对宫颈细胞学的鉴别,提高阴道镜的操作技能,改进图像质量,尤其是多点取活检是降低宫颈癌漏诊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2.
93.
94.
高耀云 《医疗装备》2014,27(11):32-33
目的:研究溶血标本影响肝功能准确性的相关情况。方法:分析来我院化验58例健康者资料。在同一早晨抽取空腹静脉血4毫升,分别注入两支2毫升干燥试管。记为A试管以及B试管。A试管标本离心后直接测定,B试管经相同离心方法操作分离溶血血清之后进行测定。比较两试管测定的肝功能指标。结果:B试管溶血后ALT、AST、TP、ALB分别增高至(29.28±17.6)U/L,(30.22±18.4)U/L,(80.53±18.4)g/L,(51.38±15.7)g/L;血浆里γ-GT、T-Bil、D-Bil、AIP降低至(18.96±9.3)U/L,(8.87±5.6)umol/L,(3.41±1.9)umol/L,(83.62±25.4)U/L。与A试管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肝功能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在采集标本直到检验标本这段时间里,应严格按照程序操作其中所含的关键环节及步骤,以更加准确出具具有准确性以及真实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RM)诊断中磁共振(MRI)的应用及其准确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ARM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进行倒立位X线片检查与MRI检查。将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法最终的诊断结果、诊断准确率。结果 MRI诊断的高位肛门闭锁型ARM 24例、中位肛门闭锁型ARM 33例,直肠盲端均位于PC线以上,其距肛门窝的距离均≥2.1cm。倒立位X线片诊断的高位肛门闭锁型ARM 20例、中位肛门闭锁型ARM 30例,直肠盲端均于PC线基本水平,其距肛门窝的距离约为1.8cm。MRI诊断的高位肛门闭锁型ARM、中位肛门闭锁型ARM例数多于倒立位X线片检查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M诊断中,MRI的诊断结果准确、可靠,适宜在临床上多加推广。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T细胞斑点实验(T-SPOT.TB)对风湿免疫病疑似伴发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该院就诊的100例疑似伴发活动性肺结核的风湿免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诊断结果、T-SPOT.TB检查结果。分析T-SPOT.TB对风湿免疫病患者伴发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效能,并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T-SPOT.TB检查假阳、假阴结果产生的相关因素。结果T-SPOT.TB诊断风湿免疫病患者伴发活动性肺结核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08%、42.31%、80.00%、44.00%;T-SPOT.TB假阳性患者存在结核既往史、吸烟史的例数大于真阳性+真阴性患者(P<0.05);T-SPOT.TB假阴性患者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脑膜炎例数与真阳性+真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核既往史(OR=6.185,P=0.011)、吸烟史(OR=22.322,P=0.005)为T-SPOT.TB产生假阳性结果的危险因素,结核性胸膜炎(OR=13.827,P=0.003)、结核性脑膜炎(OR=20.303,P=0.001)为T-SPOT.TB产生假阴性结果的危险因素。结论结核既往史、吸烟史是疑似伴发活动性肺结核的风湿免疫病患者T-SPOT.TB诊断假阳性的危险因素,伴发结核性胸膜炎或结核性脑膜炎是T-SPOT.TB假阴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分析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探析及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主体为2017年1月-2019年7月间来院接受血液生化检验的50000例患者。计算其检验结果准确性,并分析影响准确性的具体因素。结果所有患者中,标本检验结果偏差共249例,检验准确性为99.50%。影响因素主要为标本保存,其次为患者因素,再次为血液采集因素,最后为抗凝剂因素,以上因素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易出现检验结果偏差等情况,影响检验准确性的因素主要是标本保存不当、患者个人因素和抗凝剂等,需要加用对应措施,以提高检验效果。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利用螺旋CT扫描腹膜后神经节细胞瘤的特征性表现和临床运用的准确性。方法:对本院收治的腹膜后神经节细胞瘤展开研究,收集2012年-2018年间36例进行螺旋CT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CT检查时的特征性表现和临床运用的准确性。结果:经平扫显示36例患者中83.33%的患者病灶形态为类似圆形和圆形、88.89%的患者肿瘤无囊变、52.78%的患者肿瘤呈结节钙化、91.67%的患者肿瘤边界清晰;增强显示轻度渐进性强化和包绕血管的表现阳性率最高,分别是55.56%和52.78%。结论:使用螺旋CT扫描腹膜后神经节细胞瘤患者,可以清楚的看见病灶的大小、位置和密度等情况,而且病灶包围血管和渐进式强化方式是腹膜后神经节细胞瘤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实施CT检查、MRI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168例我院纳入的疑似腔隙性脑梗死患者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全部患者均行CT检查、MRI检查,总结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诊断结果,并讨论患者的诊断准确性。结果:(1)CT检查真阳性108例,占比64.29%;假阳性29例,占比17.26%;真阴性18例,占比10.71%;假阴性13例,占比7.74%。MRI检查真阳性132例,占比78.57%;假阳性5例,占比29.76%;真阴性29例,占比17.26%;假阴性2例,占比1.19%。疑似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确诊结果阳性137例,占比81.55%;阴性31例,占比18.45%。CT检查阳性121例,占比72.02%;阴性47例,占比27.98%。MRI检查阳性134例,占比79.76%;阴性34例,占比20.24%。(2)疑似腔隙性脑梗死MRI检查诊断结果灵敏度(96.35%)、特异度(93.55%)、准确性(95.83%)均明显高于CT检查(78.83%、58.06%、75.00%),较之于CT检查(89.26%、38.30%),MRI检查阳性预测值(98.51%)、阴性预测值(85.29%)较高,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行MRI检查诊断准确性水平较高,适用于临床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