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23篇
  免费   3077篇
  国内免费   233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05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1148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13060篇
内科学   18055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228篇
特种医学   31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0篇
外科学   1840篇
综合类   19271篇
预防医学   2951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7623篇
  205篇
中国医学   2847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425篇
  2023年   1691篇
  2022年   2001篇
  2021年   2241篇
  2020年   1929篇
  2019年   1656篇
  2018年   788篇
  2017年   1376篇
  2016年   1587篇
  2015年   1831篇
  2014年   3271篇
  2013年   3386篇
  2012年   4200篇
  2011年   4649篇
  2010年   4609篇
  2009年   4663篇
  2008年   4641篇
  2007年   4267篇
  2006年   4232篇
  2005年   3641篇
  2004年   2928篇
  2003年   2363篇
  2002年   1941篇
  2001年   1473篇
  2000年   987篇
  1999年   711篇
  1998年   658篇
  1997年   568篇
  1996年   479篇
  1995年   360篇
  1994年   285篇
  1993年   221篇
  1992年   189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32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目的探讨ACEF评分对年龄≥75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PCI短期临床获益的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11月~2014年1月在阜外医院心内科住院的STEMI并行直接PCI患者104例,依据患者入院时ACEF评分分为低中危组18例,ACEF评分0.97~1.27(1.18±0.09)分,高危组86例,ACEF评分1.28~4.30(1.63±0.05)分。主要结局是30d全因病死率和1年全因病死率。单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低中危组和高危组与结局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评价ACEF评分系统预测30d及1年病死率。结果低中危组脑梗死、LVEF明显高于高危组[33.3%vs 8.1%,P=0.003;(64.8±6.3)%vs(50.8±8.6)%,P=0.001],年龄、身高、男性[(76.1±1.9)岁vs(78.3±3.6)岁,P=0.001;(1.6±0.1)mvs(1.7±0.1)m,P=0.048;38.9%vs67.4%,P=0.023]明显低于高危组。ACEF评分系统预测30d病死率和1年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669和0.680。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危组30d和1年死亡风险与低中危组无显著差异(HR=1.251,95%CI:0.151~10.387,P=0.430;HR=0.836,95%CI:0.177~3.935,P=0.820)。结论基于临床变量的ACEF评分对于在这一特定人群中缺乏进一步危险分层和评价预后的能力。  相似文献   
972.
川崎病(KD)曾称为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目前本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由于本病受累部位不同,其起病形式和表现也不尽一致。在临床上误诊率较高。我院于2009—2011年收治本病9例,误诊6例,误诊率为67%。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病误诊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4~18个月5例,2~5岁1例。1.2临床症状和体征6例均有持续发热5~15天,1例38~39℃,5例39~40℃,呈弛张热。2例用抗生素有效,4例用  相似文献   
973.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磷酸肌酸联合新活素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脑钠肽(BNP)等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加新活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MDA、CK-MB、c Tn I)、血流动力学指标、BN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χ~2=4.406,P=0.036);2组血清MDA、CK-MB、c Tn I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但观察组上升程度低于对照组(t=6.192、7.807、5.094,P均=0.000);2组LVEF、FPV、SV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并且观察组上升更为显著(t=5.260、5.830、6.216,P均=0.000);2组BN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并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t=8.157,P=0.000)。结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磷酸肌酸联合新活素治疗对于心肌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BNP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74.
目的本课题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变化,评价hs—CRP与ACS的关系。方法随机入选ACS患者81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UAP)47倒,急性心肌梗塞(AMI)34例,入选稳定性心绞痛(SAP)24例。于发病12—24小时分别测定hs—CRP及血脂水平。另设正常健康对照组20例与之对照。结果AMI组、UAP组及SAP组三组血清hs—CRP水平及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0.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hs—cRP可能与ACS发病有关,ACS患者测定hs—CRP浓度可为临床评价痛情的变化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指标,临床在治疗时应充分考虑炎症反应这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75.
冯旭霞  何亚 《医学临床研究》2012,(11):2246-2248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TCA)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与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接受PTCA治疗并于PTCA术后半年复查冠脉造影的患者,经冠脉造影证实出现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患者20例(再狭窄组),未出现再狭窄的患者80例(非再狭窄组),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术前、术后48h及术后半年IL-6、IL-18水平。【结果】两组术前IL-6、IL-18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48hIL-6、IL-18水平均较术前增高(P〈0.05),术后6个月RS组IL-6下降但仍高于术前(P〈0.01),IL-18继续增高,高于术前及术后48h。无RS组术后6个月IL-6与IL-18表达水平下降,IL-6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IL-18表达水平仍高于术前(P〈0.01)。【结论】IL-6、IL-18与PTCA术后再狭窄密切相关,可以作为预测冠脉再狭窄发生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76.
书讯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心脏杂志》2011,23(1):15
由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张志寿教授编著的《冠状动脉心肌桥现代诊断与治疗》一书,已由北京金盾出版社于2010年9月正式出版发行。本书详细阐述了冠状动脉心肌桥的发生、发展情况,解剖学与组  相似文献   
977.
目的探讨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心脏瓣膜手术益处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其中两者同期施行有24例为同期组,非同期施行有28例为非同期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及远期随访预后的临床资料。结果与非同期组相比,同期组在机械辅助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发生率明显减低(P〈0.05);而远期随访中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率、瓣周漏及死亡率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心脏瓣膜手术对于患者有明显的近期及远期临床益处。  相似文献   
978.
C反应蛋白(CRP)系亚临床炎症指标之一,并与心血管病和总死亡风险增加有关,亦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风险增加有关。但迄今有关对ACS的相关危险积分评定系统均未纳入该风险指标。现就将CRP纳入公认的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危险积分系统可否进一步提高其预评价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7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随着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日趋成熟,冠状动脉成像应用越来越广泛,冠状动脉CTA作为一种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无创、费用低、准确有效的检查方法,已成为冠心病的筛查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198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的操作方法及护理进行分析,探讨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护理配合.  相似文献   
980.
目的:探讨壁冠状动脉-心肌桥(MCA-MB)对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影响。方法:选择通过冠脉CTA(64排螺旋CT)检查确诊为MCA-MB患者85例,分析MB的长度、厚度与收缩期、舒张期压迫程度的关系。根据有无AS分为AS组和非A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B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患者发生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全部85例MCA-MB患者中共有58例发生AS,发生率为68.2%。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MB的厚度与收缩期、舒张期压迫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MB的长度与收缩期、舒张期压迫程度均无明显相关(P>0.05)。AS组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的发生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纵深型MB的比例、MB的厚度、收缩期与舒张期的压迫程度等显著高于非AS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非AS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高血压、LDL-C、MB的厚度、舒张期压迫程度是患者发生A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CA-MB患者中AS的发生率为68.2%,年龄、高血压、LDL-C、MB的厚度、舒张期压迫程度是患者发生AS的独立危险因素,建议将MB的厚度与舒张期压迫程度作为MCA-MB患者的常规测量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