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8561篇 |
免费 | 7926篇 |
国内免费 | 596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096篇 |
儿科学 | 1797篇 |
妇产科学 | 1170篇 |
基础医学 | 15205篇 |
口腔科学 | 1374篇 |
临床医学 | 18315篇 |
内科学 | 13003篇 |
皮肤病学 | 1784篇 |
神经病学 | 2065篇 |
特种医学 | 282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62篇 |
外科学 | 7394篇 |
综合类 | 41527篇 |
预防医学 | 15470篇 |
眼科学 | 1225篇 |
药学 | 16157篇 |
353篇 | |
中国医学 | 10338篇 |
肿瘤学 | 1119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2187篇 |
2023年 | 4087篇 |
2022年 | 4589篇 |
2021年 | 5771篇 |
2020年 | 4496篇 |
2019年 | 3575篇 |
2018年 | 1719篇 |
2017年 | 2818篇 |
2016年 | 2999篇 |
2015年 | 3334篇 |
2014年 | 5418篇 |
2013年 | 5344篇 |
2012年 | 7407篇 |
2011年 | 8305篇 |
2010年 | 7631篇 |
2009年 | 7752篇 |
2008年 | 9222篇 |
2007年 | 8511篇 |
2006年 | 8156篇 |
2005年 | 9158篇 |
2004年 | 7253篇 |
2003年 | 6818篇 |
2002年 | 5749篇 |
2001年 | 5167篇 |
2000年 | 4061篇 |
1999年 | 3367篇 |
1998年 | 2810篇 |
1997年 | 2550篇 |
1996年 | 2323篇 |
1995年 | 2107篇 |
1994年 | 1810篇 |
1993年 | 1282篇 |
1992年 | 1081篇 |
1991年 | 1022篇 |
1990年 | 896篇 |
1989年 | 969篇 |
1988年 | 242篇 |
1987年 | 179篇 |
1986年 | 122篇 |
1985年 | 91篇 |
1984年 | 37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9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宫颈菌群结构以及免疫微环境在宫颈癌筛选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7年5月,在某院妇科门诊就诊的50例宫颈癌患者为试验组,另外选取50例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都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标本的采集,对所有患者进行菌群分析以及阴道微生态监测,最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对所有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pH值以及白细胞分度与试验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阴道乳杆菌数量明显增加,其余各菌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一般都会出现明显的pH值、白细胞以及肠道菌群结构改变,且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但其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价值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究和分析抗抑郁治疗对肿瘤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某院收治的所有肿瘤放疗患者中随机选取其中的12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抑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程度、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结果:从两组患者的抗抑郁治疗效果上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来看,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从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来看,观察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抗抑郁治疗能够有效减轻肿瘤放疗患者的抑郁程度,显著改善肿瘤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抗抑郁治疗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膀胱癌患者术后尿路感染免疫状态与炎症介质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膀胱癌术后发生尿路感染患者42例为试验组,并以同时期未发生感染的膀胱癌手术患者42例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指标、红细胞免疫指标及血清炎症介质进行比较,同时比较试验组中不同尿路感染部位及尿路状态患者的细胞免疫、红细胞免疫及血清炎症介质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CD_4~+、CD_3~+CD_4~+、CD_4~+/CD_8~+及自然肿瘤红细胞花环率(natural tumor erythrocyte rosette,NTER)、协同肿瘤红细胞花环率(associated tumor erythrocyte rosette,ATER)、促肿瘤红细胞花环率(enhance tumor erythrocyte rosette,ETER)及直向肿瘤红细胞花环率(direct tumor erythrocyte rosette,DTER)分别为(35.28±3.25)%、(4.65±0.40)%、(1.26±0.10)及(1.32±0.20)%、(50.11±5.10)%、(33.23±4.61)%、(29.51±3.20)%,均低于对照组(P0.001),CD_8~+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前列腺素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别为(27.98±3.23)%、(2.65±0.35)pg/ml、(7.67±0.68)pg/ml、(145.65±14.63)pg/ml及(1.25±0.17)ng/ml均高于对照组(P0.001),而试验组中不同尿路感染部位及尿路状态者的细胞免疫、红细胞免疫及血清炎症介质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膀胱癌术后尿路感染患者的免疫状态与炎症介质均处于相对较差的状态,且其表达水平受尿路感染部位及尿路状态的影响较大,因此应注意对此类患者进行术后尿路感染的防控及相关指标的监测。 相似文献
36.
37.
38.
39.
40.
饲喂乳源免疫调节肽对大鼠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乳源免疫调节肽(PGPIPN)对大鼠生长和免疫的影响。方法取42只40日龄的SD大鼠(♀♂各半)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每组14只且♀♂相等,分开饲养)。预饲1周后,实验组Ⅰ和Ⅱ分别被灌喂2.5×10-3g/L和2.5×10-2g/L免疫调节肽,对照组灌喂生理盐水,记录大鼠日采食量和体重。饲养1个月后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淋巴细胞转化、红细胞免疫、巨噬细胞吞噬、日采食量和体重等差别。结果乳源免疫调节肽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和红细胞免疫有显著促进功能(P<0.05);而对淋巴细胞转化作用有增长的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Ⅱ的大鼠日采食量显著地增加(P<0.05),♀♂大鼠分别提高了10.95%和8.03%;增重率有提高的趋势,♀♂大鼠增重率分别提高了5.13%和7.10%,但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实验组Ⅰ的大鼠,其日采食量和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均变化不大。结论乳源免疫调节肽能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其免疫力;增加日采食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