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262篇
内科学   2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39篇
预防医学   12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36篇
  1篇
中国医学   19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近年来,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们应用倍他乐克对治疗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34例,随访二个月,已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资料2000年12月~2002年12月,我院住院病人34例,男29例,女5例,年龄60~78岁(68±8.2)岁。所有病例根据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彩超示:室壁活动异常,左室收缩功能下降,LVEF<45%。胸片示:心胸比例>52%,以左室扩大为主。确诊为冠心病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其中心绞痛2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8例,心律失常4例。MYHA心功能Ⅱ级21例,Ⅲ级9例,病情稳定的心功能Ⅳ级4例。全…  相似文献   
92.
侯子龙  孙泽刚  王涛  熊攀 《山东医药》2002,42(20):42-43
1999年 2月~ 2 0 0 1年 6月 ,我们对 3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时加服倍他乐克 ,并与 32例未服用倍他乐克对照比较心率变异性 (HRV)的变化 ,以探讨倍他乐克对 AMI患者 HRV的影响。临床资料 :6 6例 AMI患者均符合 1978年 WHO制定的心肌梗死诊断标准 ,于发病 2 4 h内入院 ;且除外心功能 Killip 级以上、4 8h内出现房颤、 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收缩压<90 mm Hg及 (或 )心率 <5 0次 / m in者。全部病例未有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及胆碱能药物的记录。 6 6例 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1倍他乐克组 :男 19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5 5 .4±…  相似文献   
93.
肺原性心脏病 (下称肺心病 )患者存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表现为活动后心悸 ,胸闷 ,活动耐量差。笔者对我科收治的 72例早期肺心病患者 ,在急性感染控制后 ,开始每天坚持吸氧 16h,并对其中的 32例加用倍他乐克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始下。1.一般资料72例患者符合 197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修定的诊断标准。选择标准为 :休息时心率在 88~ 10 0次 / min,稍活动心率即上升到 12 0次 / min;心脏彩超示肺动脉压力在 45~ 82 mm Hg,左室射血分数在 5 0 %以上。治疗组男 2 5例 ,女 7例 ;年龄 5 2~ 72岁 ,平均 6 3.4岁。对照组 40例 ,男 30例 ,女 10例。…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β-受体阻断剂倍他乐克对老年冠心病(CAD)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6例老年冠心病(CAD)患者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倍他乐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QTd及RR间期、心律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最大QT间期(QTmax)、最小QT间期(QTmin)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QTmin延长,QTd、QTcd缩短,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QTmax无明显改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QTd、QTcd、QTmax、QTmin均无改变(P>0·05)。结论倍他乐克通过延长老年CAD患者QTmin缩小心肌复极化离散的程度,使心肌复极化趋向同步,防止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1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86人:其中冠心病48人、高血压病31人、扩张型心肌病7人,男性62人、女性24人.年岭35~76岁平均58.6岁;埘照组85人:其中冠心病46人、高血压病34人、扩张型心肌病7人,男性65人、女性20人.年龄37~75岁,平均59.5岁;两组均给予地高辛0.125~0.25mgQd,氡氯噻嗪(简称双克)12.5mgQd及卡托普利6.25—50mgBid,治疗组加用倍他乐克,从小剂量6.25~12.5mgBid开始,7~14天后逐渐增加剂量,目标为6周后达6.25~50mgBid,观察内容为心功能量(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运动耐量,心帛和血压治疗前后的变化。观察时间为3-18个月。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比治疗前心功能和左室射血分数均有昆著的提高,且治疗组比对照组心功能和左摩射血分数提高更为显著,时间越长这种差异越明显。结论联合应用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对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运动耐量的提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6.
李创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10):1527-1528
目的:探讨地高辛联合倍他乐克在治疗充血性衰伴快速房颤患者时的功能与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充血性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共计100例,根据科学分组的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针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地高辛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以及并发症发病率、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通过研究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并发症发病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方面,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充血性衰伴快速房颤患者采取地高辛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同时对于抑制并发症以及提升预后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建议在临床上应用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分析研究晚间加服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倍他乐克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观察病例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每天白天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胶囊40mg,每晚睡前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10mg加倍他乐克片12.5mg,,每天1次,疗程40天;对照组每白天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胶囊40mg,每天1次,疗程4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6.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晚间加服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倍他乐克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夜间心绞痛可减轻临床症状,减少夜间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99.
目的:评价倍他乐克佐治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2年12月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9例(对照组)及2003年1月~2005年10月加用倍他乐克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78例(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溶栓抗凝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100mg/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住院及出院后随访6个月,猝死、总死亡率、再梗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倍他乐克佐治急性心肌梗死可减少猝死、总死亡率及再梗死率。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步长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耐受性。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纽14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18克/次,3次/天,倍他乐克12.525毫克/次,3次/天;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9克/次,3次/天,倍他乐克2525毫克/次,3次/天;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9克/次,3次/天,倍他乐克2550毫克/次,3次/天;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耐受性。结果观察纽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78.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较小剂量倍他乐克联合较大剂量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可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使心肌自律性降低,较好的保护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