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82篇
  免费   1348篇
  国内免费   454篇
耳鼻咽喉   697篇
儿科学   959篇
妇产科学   72篇
基础医学   490篇
口腔科学   142篇
临床医学   8745篇
内科学   4435篇
皮肤病学   70篇
神经病学   208篇
特种医学   8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1795篇
综合类   13497篇
预防医学   2835篇
眼科学   82篇
药学   5550篇
  129篇
中国医学   1570篇
肿瘤学   79篇
  2024年   241篇
  2023年   931篇
  2022年   894篇
  2021年   1219篇
  2020年   1229篇
  2019年   1217篇
  2018年   502篇
  2017年   1119篇
  2016年   1128篇
  2015年   1333篇
  2014年   2374篇
  2013年   2288篇
  2012年   2905篇
  2011年   2980篇
  2010年   2783篇
  2009年   2633篇
  2008年   2503篇
  2007年   2432篇
  2006年   2096篇
  2005年   2076篇
  2004年   1669篇
  2003年   1335篇
  2002年   861篇
  2001年   747篇
  2000年   533篇
  1999年   406篇
  1998年   365篇
  1997年   258篇
  1996年   244篇
  1995年   201篇
  1994年   188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探究高流量给氧仪在重症肺炎并呼吸功能衰竭患儿撤机拔管中的成功率。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观察组患儿采用高流量给氧仪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给予高流量给氧仪治疗的观察组患儿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流量给氧仪应用于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有创机械通气后的过渡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比较单腔气管导管配合人工气胸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择期行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Ⅰ组(单腔气管导管组)和Ⅱ组(双腔支气管导管组)。Ⅰ组通过单腔气管插管持续吹入二氧化碳实施人工气胸实现单肺通气;Ⅱ组通过双腔支气管插管实现单肺通气。比较2组患者的插管时间、术野暴露程度、术后咽喉痛的发生情况及单肺通气前(T1)、单肺通气后1 h(T2)、单肺通气结束时(T3)的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压(Paw)、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 结果 Ⅰ组插管时间和术后咽喉痛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P<0.05);2组的术野暴露程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在T2、T3时间点Ⅰ组患者的PETCO2和CVP明显高于Ⅱ组(P<0.05);在T1时间点2组患者的PETCO2和CVP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在各个时间点2组患者的SpO2、Paw、HR和MAP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单腔气管导管配合人工气胸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均能有效安全地应用于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但单腔气管导管具有插管容易、耗时短、术后咽喉痛发生率少等优势,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分析影响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成功脱机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沙市第一医院呼吸科 从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因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共59例。入选患者根据最后结局分为脱 机成功组(n=31)和脱机失败组(n=28)。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入院开始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细菌学结果。将所有指 标进行单因素比较和Logistic回归分析以了解其对机械通气脱机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患者在性别与 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脱机成功组在吸烟人数、APACHE II评分、D-二聚体和脑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浓度方面明显低于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脱机成功组在进入重症监护病房时血清 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失败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表明,D-二 聚体的升高、肺部CT存在肺部基础疾病、低白蛋白是重症肺炎机械通气脱机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对存在低蛋 白血症、高D-二聚体及肺部CT存在肺部基础疾病的重症肺炎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和治疗,有利于上述患者成功脱机。  相似文献   
99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严重的呼吸科疾病,由于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患者病情多呈进行性加重状态且易反复发作,若未获得及时有效的临床救治甚至造成死亡等严重后果。本研究对自2013年1月至12月期间就诊的80例COPD患者给予临床治疗,从而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侧卧位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对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2例高龄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术中生命体征、术后并发症及VAS评分,获取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52例患者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疼痛无复发。结论:侧卧位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伴随心肺功能较差的,能够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术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6.
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镇痛镇静治疗方案,包括镇痛镇静评估、药物、人文关怀等。认为利用医护合作进行程序化镇痛镇静,同时予以联合用药和唤醒可以使机械通气患者在人文关怀模式下得到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方法:将90例来某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气分析结果,如PH、PaO2、PaCO2等各方面指标均有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气管插管率13.3%、住院时间(12.4±3.8)d、住院病死率4.4%均优于对照组的26.7%、(18.8±5.5)d、17.8%,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疗效显著,且较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状况与病情轻重的关系,明确其血压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对247例OSAHS患者和116例原发鼾症患者进行整夜(>7h)睡眠呼吸监测,同时记录患者身高、体重、颈围、睡前、醒后血压,并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OSAHS组醒后血压较睡前明显升高,睡前、醒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对照组升高,且OSAHS患者血压随病情加重逐渐升高,最低指脉氧饱和度随病情加重逐渐降低。结论 OSAHS是引起或加重部分高血压的主要病因之一,血压增高的程度和发病率会随着病情加重而逐渐增高。随病情加重,睡时及晨间血压较白天高,OSAHS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呈“非杓形”改变。故应及时诊断,合理、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0例AECOPD合并意识障碍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NIPPV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动脉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及痰液和血液白介素-8(IL-8)浓度,气管插管率、病死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GCS、Pa O2明显升高,Pa CO2、痰液及血液IL-8浓度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例患者实施气管插管,2例死亡,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合并意识障碍,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气体交换功能及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无创呼吸机行双水平正压辅助通气治疗组50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5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动脉血气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pH、PO2、PCO2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生命体征也明显改善。结论 AECOPD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有助于早期改善患者血气,并且能明显改善患者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