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95篇
  免费   4217篇
  国内免费   2749篇
耳鼻咽喉   802篇
儿科学   905篇
妇产科学   610篇
基础医学   4277篇
口腔科学   598篇
临床医学   10511篇
内科学   7275篇
皮肤病学   444篇
神经病学   1541篇
特种医学   23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0篇
外科学   3226篇
综合类   20679篇
预防医学   6236篇
眼科学   675篇
药学   10192篇
  106篇
中国医学   5294篇
肿瘤学   2771篇
  2024年   704篇
  2023年   2441篇
  2022年   2190篇
  2021年   2385篇
  2020年   2041篇
  2019年   2014篇
  2018年   1095篇
  2017年   1661篇
  2016年   1866篇
  2015年   2156篇
  2014年   3385篇
  2013年   3445篇
  2012年   4386篇
  2011年   4739篇
  2010年   4263篇
  2009年   4193篇
  2008年   5161篇
  2007年   4432篇
  2006年   3927篇
  2005年   4400篇
  2004年   3328篇
  2003年   3001篇
  2002年   2374篇
  2001年   1938篇
  2000年   1423篇
  1999年   948篇
  1998年   853篇
  1997年   748篇
  1996年   643篇
  1995年   560篇
  1994年   427篇
  1993年   360篇
  1992年   284篇
  1991年   235篇
  1990年   219篇
  1989年   198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991.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灯盏细辛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基因功能及信号通路,并结合Meta分析验证灯盏细辛在POAG的有效性。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对灯盏细辛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进行初步预测,使用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信息进行标准化;通过GeneCards、DrugBank、OMIM、DisGeNET、TTD数据库对POAG靶点进行筛选,将药物靶点及疾病靶点进行整合取交集得到灯盏细辛治疗POAG的关键靶点信息,并用Venn图表示;通过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软件对关键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运用R语言对关键靶点进行分析得到核心靶点,并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功能分析(G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选取灯盏细辛中的木犀草素、槲皮素等5种关键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通过Discovery Studio2019(DS2019)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基于Meta分析验证灯盏细辛治疗慢性高眼压模型动物模型在眼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凋亡的影响。结果(1)靶点:灯盏细辛治疗PO...  相似文献   
992.
甲状腺未分化癌(ATC)发病率低、预后差,为指导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对其进行规范化诊断和治疗管理,美国甲状腺学会于2012年制定了第1版《甲状腺未分化癌病人管理指南》。随着分子检测和靶向治疗结果的不断积累,2021年美国甲状腺学会对该指南进行了更新。新版指南强调了BRAFV600E分子检测在诊断及靶向治疗中的作用,增加了靶向治疗的内容,对晚期无法切除的 ATC病人更加推荐靶向治疗,而化疗则被更多的用于过渡性治疗和最终治疗。此外,新版指南也对病人的人文关怀进行了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993.
乳腺癌在组织学、流行病学和分子特性层面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疾病。目前,基于免疫组化的乳腺癌分类方法,根据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检测结果将乳腺癌分为临床亚型,显然与基于基因表达谱的固有亚型分类不一致。这表现为临床亚型内治疗反应性和结果的异质性。异质性肿瘤细胞的存在直接反映了亚型内部(或肿瘤内)的异质性。乳腺癌的异质性,特别是亚克隆肿瘤细胞的异质性,决定了乳腺癌的最终治疗必须准确地针对特定的亚克隆肿瘤细胞群。对原发性和转移性乳腺癌分子特征的深入分析表明,遗传改变具有很大的异质性,分子发现有助于开发针对HER-2、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或涉及BRCA突变携带者的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和免疫治疗的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4.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三仙汤干预骨质疏松症(OP)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等,从而明确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获得三仙汤中3味药物的化学成分,通过Uniprot数据库,将已筛选出的靶点名称进行标准化。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索骨质疏松症的相关靶基因。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筛选得到疾病-药物成分共同靶蛋白在String网站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模型。在Cytoscape软件中绘制药物、疾病、靶基因网络图,并进行基因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讨三仙汤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结果通过数据库筛选得到三仙汤的28种有效成分以及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靶点127个,其中蛋白激酶、白介素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基因为PPI网络中的核心基因; GO富集分析显示靶点主要影响核受体活性、转录因子活性、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蛋白质异二聚活性、血红素结合等生物过程;以及影响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IL-17信号通路、前列腺癌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乙型肝炎等信号通路。结论三仙汤中的有效成分通过关键信号通路作用于核心基因,影响细胞分化、凋亡、炎症、氧化应激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为其后续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5.
目的:优选适用于含灯盏花中成药的DNA提取方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引物,并通过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实现对其原料灯盏花的分子鉴定。方法:采用4种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良方法对3种含灯盏花的中成药进行DNA提取,测定DNA的纯度和浓度。采用内转录间隔区(ITS)、matK、psbA-trnH、rbcL位点通用引物对提取的中成药DNA进行PCR扩增,并对PCR扩增最佳位点进行测序,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分子鉴定。结果:4种CTAB改良方法均能获得含灯盏花中成药DNA,其中CTAB改良方法一提取的DNA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其他改良方法;PCR扩增中以matK位点2对引物(matKXF/matK5R或matK3F/matK1R)最佳,可通过1次PCR成功获得具有单一条带且浓度较高的PCR产物,序列与灯盏花对照药材同源性为100%,系统发育树显示可与同属其他植物区分。结论:通过CTAB改良方法一可以有效提取含灯盏花中成药样品的DNA,采用matK位点引物matKXF/matK5R或matK3F/matK1R进行1次PCR扩增并对产物进行测序,通过序列比对可完成其原料灯盏花的鉴定。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白术治疗前列腺癌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使用公共数据库(TCMSP数据库、Genecard数据库、OMIM数据库、CTD数据库、DigSee数据库),筛选出白术的潜在活性成分及药物治疗疾病的预测靶点、前列腺癌靶点,构建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图。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随后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研究结果。结果:筛选出白术治疗前列腺癌的7个有效活性成分及潜在的22个作用靶点,活性成分主要作用于IL-6、VEGFA、ACHE、NOS3、IL1B、PTGS2等靶点,通过调控PI3K-Akt等信号通路来达到治疗前列腺癌效果,分子对接提示白术中内酯成分与IL1B和ACHE有较好的结合。结论:本研究预测了白术治疗前列腺癌的活性成分、潜在靶点和分子机制,也揭示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997.
结直肠癌是目前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精准医疗理念及对肿瘤相关分子标志物研究的逐年深入,合理的检测及应用结直肠癌相关分子标志物已经成为目前临床实践的重要部分。为了提高临床医师对结直肠癌分子标志物的了解及应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根据近年的国内外临床研究及实际诊疗经验,经专家组反复修改讨论,撰写了结直肠癌分子标志物临床检测的专家共识,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及指导,为结直肠癌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索如何利用遗传风险评分,制订个体化的肺癌筛查方案。方法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队列10个地区100615例具有全基因组基因分型信息的样本,根据前期课题组发表的19个遗传变异构建肺癌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PRS-19。以55岁且吸烟剂量30包/年人群的5年绝对发病风险为参考届值,在吸烟者和非吸烟者中分别计算不同遗传风险人群5年肺癌绝对发病风险随年龄和吸烟剂量的变化趋势,并绘制5年绝对发病风险分布图,从而判断不同遗传风险人群达到参考界值时的理论年龄或吸烟剂量。根据上述结果给出不同遗传风险人群参加肺癌筛查起始年龄的具体建议。结果CKB队列中55岁吸烟者,当吸烟量为30包/年时,5年内发生肺癌的绝对风险为0.67%。在吸烟者中,随着遗传风险增加,其5年绝对发病风险呈不断上升趋势,对于高遗传风险人群应降低筛查起始年龄,遗传风险最高的1%人群建议从50岁开始进行筛查;若保持筛查起始年龄55岁不变,则应在高遗传风险人群中降低吸烟剂量标准;不管累积吸烟剂量为多少,遗传风险最高的1%人群都应纳入肺癌筛查。在非吸烟者中,高遗传风险人群同样具备筛查价值,建议遗传风险最高的1%人群从62岁起进行肺癌筛查,而对于遗传风险最低的5%人群,当年龄达到74岁时才可达到参考届值。结论对于不同遗传风险的个体,可采用个体化的肺癌筛查方案,对于高遗传风险的吸烟者可减小肺癌筛查起始年龄或吸烟剂量,而我国高遗传风险的非吸烟者同样具备筛查价值。  相似文献   
999.
2020年11月13-15日,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委会、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微生物学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联合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分子诊断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旅行卫生专业委员会共同协办的第11届传染病防控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论坛在广东省深圳市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了解天津市中小学校教室采光照明和学生视力不良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制定中小学生视力保护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20年9—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天津市89所中小学共623间教室、24 71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照度计监测教室采光照明环境,标准对数视力灯箱检测学生裸眼视力。采用SPSS 24.0进行χ2检验、方差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天津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7.86%,黑板反射比、黑板面平均照度、黑板面照度均匀度、课桌面平均照度、课桌面照度均匀度合格率分别为58.11%,53.13%,73.19%,66.61%,75.12%。单因素分析显示,黑板反射比、黑板面平均照度、课桌面平均照度、课桌面照度均匀度是否合格对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11.29,62.54,61.71,6.59,P值均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黑板反射比、黑板面平均照度、课桌面平均照度不合格与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均呈正相关[OR值(OR值95%CI)分别为1.19(1.11~1.27),1.27(1.17~ 1.37),1.11(1.02 ~1.20),P值均 < 0.05]。  结论  天津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问题较严重,黑板反射比、黑板面平均照度、课桌面平均照度是中小学生发生视力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应营造良好的教室采光照明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