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91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13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28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48篇
内科学   629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19篇
综合类   2978篇
预防医学   184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181篇
  22篇
中国医学   1136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454篇
  2013年   404篇
  2012年   485篇
  2011年   607篇
  2010年   558篇
  2009年   585篇
  2008年   756篇
  2007年   600篇
  2006年   561篇
  2005年   555篇
  2004年   484篇
  2003年   355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观察草仙乙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 68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 7例 ,对照组 3 1例 ,两组基础治疗均一样 ,治疗组加用草仙乙肝胶囊 ,饭后口服 ,6粒 /次 ,1次 /d ,3个月为 1个疗程。结果 :草仙乙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症状改善和降低丙氨酸转氨酶有显著疗效 (P <0 0 5 ) ,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指标也有一定作用 ,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扩大病例数和延长疗程可望得到理想疗效。结论 :草仙乙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2.
103.
目的对2005年及2006年娄底市乙肝全套检测中出现的常见模式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对来门诊就诊的所有做乙肝全套化验的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病毒(HBV)血清五项标志物(以下简称HBVM)。结果乙肝全套常见模式出现率跟常见资料报道有出入[1]。本统计显示表面抗体阳性组占第一位,全阴占第二位,后依次是"大三阳"、"小三阳",凡HBsAg阳性的组别20~30岁年龄段,差异没有显著性,其它年龄段差异都有显著性,小于20岁人群,"大三阳"居多,大于30岁的人群"小三阳"和"小二阳"居多,但在不同性别中的构成情况没有显著性意义,而HBsAg阴性的模式在不同性别中的构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定期对HBVM模式进行统计分析,对掌握本地区乙肝感染状态、乙肝患者机体免疫状态及给临床提供合理治疗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阳性孕妇孕期及其新生儿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 IG)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将100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分为两组。A组59例,于妊娠13周始每4周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单位直至分娩;B组41例,仅常规产前检查及监护。两组孕妇于孕13周、分娩前分别抽静脉血检测乙肝两对半及HBVDNA。两组新生儿于生后24 h内、免疫接种前及第2、3次注射HBVac前抽股静脉血检测乙肝两对半及HBVDNA定量。A组新生儿出生后注射乙肝疫苗(HBVac)10μg和HB IG 100u,并于第2、3次注射HBVac时同时注射HB IG 100u;B组新生儿只注射HBVac 10μg,详细记录各项观察指标及不良反应,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组较B组新生儿出生时的外周血HBsAg阳性率显著降低,两组婴儿6月龄HBsAb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对HBsAg阳性孕妇孕中期始应用HB IG,新生儿出生时应用HB IG和HBVac联合免疫,可以有效减少宫内感染的发生,并可显著提高婴儿6月龄的HBsAb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观察初治的低病毒载量不确定期慢乙肝患者采用一线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期间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96例初治低病毒载量不确定期慢性乙肝患者,根据使用药物不同将患者分为恩替卡韦组(ETV组)、富马酸替诺福韦酯组(TDF组)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组(TAF组)。在持续用药的第12周、24周、48周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  结果  经抗病毒治疗48周后,总共96.88%(93/96)患者HBV DNA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complete virologic response,CVR,定义为HBV DNA < 100 IU/mL),3组的CVR率为:ETV组96.97%(32/33),TDF组96.97%(32/33),TAF组96.67%(29/3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997)。治疗48周时HBsAg水平较基线均有显著下降,但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348)。TAF组较ETV组(P = 0.013)、TDF组(P = 0.047)显著提升eGFR水平,AFP水平较ETV组(P = 0.008)和TDF组(P = 0.007)显著下降。48周ALT复常率:TAF组(70%)和TDF组(45.45%),ETV组(60.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135)。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  治疗48周后3组CVR率均达96%以上,AFP水平下降及eGFR水平改善TAF组优于ETV组及TDF组,对ALT升高、低病毒载量慢乙肝不确定期患者行抗病毒治疗可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在漾濞县的发病特点及流行趋势,为更好地制定有针对性地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办公软件Excel2000对漾濞县2000~2007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和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 漾濞县2000~2007年年平均发病率为96.81/10万.男女性别比为1.21:1,发病分布以青壮年为主,职业发病以农民最高.顺次为学生、干部职员、工人、民工.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监测显示甲型肝炎所占比重下降,乙型肝炎所占比重上升.结论 漾濞县肝炎防制工作在继续巩固甲肝低发病率的同时.重点应加强乙肝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7.
乙肝与ABO血型相关的研究,国内外报道不多,结果亦不一致。我院于1090~1993对8438名献血员检测HBsAg和血型以探讨健康供血者HBsAg阳性与ABO血型的关系,现作简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对8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分别进行了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及白细胞介素-6(IL-6)等三项指标检测,了解不同Child-Pugh改良肝功能分级的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A、ⅣC及IL-6变化情况,以期探讨HA、ⅣC及IL-6与乙肝肝硬化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9.
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博  邱海燕 《医学信息》2007,20(4):663-664
2003年12月~2006年10月,我们对我院没有接种过乙肝疫苗的新兵及学员258人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并对不同剂量的乙肝疫苗阳性产生率做出对比,发现剂量不同,阳性率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HBsAg伴HBeAg双阳性孕妇的乙肝病毒(HBV)宫内感染阻断作用。方法将137例双阳性孕妇分为4组:A组从孕16周起注射HBIG,B组从孕20周起注射HBIG,C组从孕28周起注射HBIG,A、B、C 3组孕妇每次均注射HBIG200IU,并间隔4周1次,直至临产;D组作为对照组,不注射HBIG;出生后4组所有新生儿均于16h内和生后2周注射HBIG200IU,满月起按1、2、7月龄分别接种乙肝疫苗,并定期随访。结果新生儿出生时外周血测得HBsAg,A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别(P>0.05),A、B 2组与C组、D组以及C组与D组均有显著性差别(P均<0.05);经随访A、B、C、D 4组HBV宫内感染率分别为5.6%、5.3%、19.4%和48.5%,母婴传播阻断率A组与B组无显著差异(P>0.05),A组和B组均显著高于C组和D组、C组显著高于D组(P均<0.05)。结论对HBsAg伴HBeAg双阳性孕妇,选择孕20周开始注射HBIG比较合适,阻断率最高,能有效减少HBV宫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