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28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69篇
预防医学   168篇
药学   103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往文献报道,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lovirus ,HCMV)IgG阳性率高达81.82%~93.30%[1~2];表明肝病患者可重叠感染HCMV,本文检测160例乙肝患者血清抗-HCMV-IgM,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兹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乙型肝炎系由乙肝病毒(HBV)所致的一种常见的、多发性传染病。而HBeAg又与多聚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呈显著的平行关系。HBeAg阳性在乙肝患者中,由于针对HBeAg的淋巴细胞所介导的免疫应答导致的感染持续及肝细胞损伤叫。鉴于HBeAg与HBV复制和传染性及其所致肝细胞损伤的关系,我们对689例血清标本同步检测乙肝两对半和HBsAg滴度,凡HBsAg阳性血清用中和试验方法进行滴度定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乙型肝炎病毒(HBV)外壳蛋白是由s蛋白前s1(presl)蛋白和s2蛋白三种成份共同构成,作为一项新的HBV血清学的s1蛋白抗原检测已被普遍认同,并用于乙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和疗效观察。本文通过对210例乙肝患者的血清进行了presl-Ag,HBV-DNA联合检测,主要观察presl-Ag对乙肝患者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4.
讲座信息:2010年”月2日,(广州)南方医院刘定立博士主讲《抗病毒治疗和药物的选择》讲座反馈:南方医院感染科一直注重乙肝患者的管理,在科主任侯金林教授的支持下,患者可经常通过讲座了解病情以及正规治疗的理念。本次讲座因属于全国“乙肝轻松知”活动而受到重视.感染科把讲座信息发布到医院官方网站,还早早张贴讲座海报。主讲人刘定立博士做了充分准备,在《大众医学》统一制作的幻灯片中穿插了临床案例,使讲座生动性大大提高。讲座进行了两个小时,患者听得认真,问得踊跃。  相似文献   
25.
《药物与人》2012,(4):10
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并非就是乙肝患者,至多是个乙肝病毒携带者,而这样的携带者一般是不会发病的。2001年年底,北京市某重点大学毕业生肖柳,因毕业体检时被查出HBsAg(+),其他几项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26.
第一个误区在乙肝预防方面。许多人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感染乙肝的几率非常高。其实不然,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体液传播,正常生活没有很大的传染性.  相似文献   
27.
刘士敬 《肝博士》2011,(3):23-23
在各型肝炎中,发病率最高的乙肝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但是,通过合理预防与规范治疗,乙肝是能够预防和控制的。任何打着传统医学的幌子,披着高科技包装的外衣,过分夸大乙肝治疗效果,承诺"大小三阳"一律转阴,给出多长时间根治、无效退款等说法都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些都是目前很难实现的。乙肝患者对虚假宣传千万不要动心,应相信科学,面对现实,树立科学的现实目标。  相似文献   
28.
何鑫 《肝博士》2011,(4):25-25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感染了乙肝病毒,没有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等各项检查正常,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29.
治疗乙肝的最终目标是消除或显著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防止使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及肝癌,避免患者死亡或使其康复。目前,彻底消灭乙肝病毒尚难以做到。但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抗病毒治疗,将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降低并使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是可能的。乙肝患者在持续抑制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的基础上,可达到其他的治疗目的,如改善肝脏的组织学表现和维持正常的肝功能等,从而可延缓或阻断乙肝病情向恶化的方向进展。  相似文献   
30.
王艳 《江西医药》2007,42(1):62-63
目的 了解乙肝患者血清HBV感染标志物HBeAg阳性模式、HBeAg阴性不同模式HBV-DNA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HBV感染标志物,FQ-PCR法检测HBV-DNA.结果 HBeAg阳性乙肝患者HBV-DNA阳性率95.88%,HBeAg阴性乙肝患者HBV-DNA阳性率40.40%.结论 HBeAg阳性模式的HBV-DNA阳性率及含量进一步证实了HBeAg确实是反映HBV复制活跃的可靠指标,但这并不意味HBeAg转阴病毒复制就停止,HBeAg阴性乙肝患者血清中仍有部分患者存在乙肝病毒颗粒,HBV-DNA与HBV-M同时检测对乙肝患者HBV感染、复制、传染性的判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