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88篇
  免费   2514篇
  国内免费   2574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13篇
妇产科学   103篇
基础医学   1757篇
口腔科学   62篇
临床医学   8315篇
内科学   8598篇
皮肤病学   125篇
神经病学   1099篇
特种医学   18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3503篇
综合类   15137篇
预防医学   3329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6275篇
  114篇
中国医学   5732篇
肿瘤学   152篇
  2024年   397篇
  2023年   1352篇
  2022年   1291篇
  2021年   1551篇
  2020年   1458篇
  2019年   1440篇
  2018年   734篇
  2017年   1377篇
  2016年   1437篇
  2015年   1624篇
  2014年   2975篇
  2013年   2735篇
  2012年   3658篇
  2011年   3794篇
  2010年   3348篇
  2009年   3275篇
  2008年   3538篇
  2007年   3187篇
  2006年   2819篇
  2005年   2772篇
  2004年   2069篇
  2003年   1813篇
  2002年   1384篇
  2001年   1158篇
  2000年   842篇
  1999年   704篇
  1998年   626篇
  1997年   550篇
  1996年   503篇
  1995年   424篇
  1994年   354篇
  1993年   242篇
  1992年   177篇
  1991年   190篇
  1990年   151篇
  1989年   149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动脉壁内细胞之间的相互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3.
赤土茯苓提取物对实验性鹌鹑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张克锦  邹玉玲 《中草药》1991,22(9):411-412,418
  相似文献   
104.
金轶  朱昊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6):5487-5487,5489
下肢淋巴水肿临床上较为常见,明显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质量。临床上一般通过病史、症状和体征采用排除法对该病作出诊断,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易漏诊、误诊。目前仍公认为诊断金标准的淋巴管造影操作困难,临床应用日渐减少。笔者对18例下肢淋巴水肿患者行双功彩超检查,并探讨其在淋巴水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5.
于近日在希腊雅典召开的第五届国际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高峰会上,与会专家集中讨论了ADP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及预防方面的成就和临床应用的试验证据,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06.
107.
下肢慢性郁血综合症主要为下肢静脉机能不全所致。其临床特征为足部肿胀,皮炎、色素沉着,患肢有抽痉样疼痛和静脉性跛行,最终有郁血性溃疡形成。我院自1987年5月开始,收治了18例下肢慢性郁血综合症病人。治疗时,除采取高位结扎或剥脱大、小隐静脉等传统手术外,同时采取腱袢替代瓣膜术和直接深静脉手术。手术疗效满意率达100%。手术前后的护理配合对此病的预后关系密切,现将护理有关方面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108.
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tic obliteration,ASO)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和肢体远端的溃疡或坏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人工或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是治疗ASO的有效手段,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07年3月共收治ASO患者86例,其中接受血管旁路移植的有42例,我们对接受血管旁路移植的ASO患者进行总结,现将手术室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9.
补中益气汤为金元时期李东垣所创制,首载于《脾胃论》。方由黄芪、党参、甘草、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组成。具有益气升阳、调补脾胃的功效,原为劳倦内伤、清阳下陷、脾胃气虚诸证而设。笔者近年来用此方加减,用于治疗骨伤科病症效果良好,现举例如下。1骨折愈合后下肢肿胀刘某,女,45岁,工人,2001年4月28日初诊。自述右股骨干骨折行交锁髌内钉内固定术后6月,术后3月时拄双拐下地行走,出现右小腿、踝及足部肿胀,曾给予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现症:右小腿、踝及足部肿胀,患肢周径较健侧同段周径大3cm,按之浮软不起,患肢皮色紫黯,倦怠纳…  相似文献   
110.
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联合下肢深静脉多层螺旋CT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6):508-510,F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