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60篇
  免费   6906篇
  国内免费   2828篇
耳鼻咽喉   1061篇
儿科学   1796篇
妇产科学   1244篇
基础医学   8162篇
口腔科学   1206篇
临床医学   6957篇
内科学   6598篇
皮肤病学   839篇
神经病学   2442篇
特种医学   37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8篇
外科学   9177篇
综合类   12504篇
现状与发展   19篇
预防医学   2045篇
眼科学   790篇
药学   4861篇
  53篇
中国医学   2081篇
肿瘤学   15876篇
  2024年   159篇
  2023年   1075篇
  2022年   1904篇
  2021年   3198篇
  2020年   2699篇
  2019年   2440篇
  2018年   2230篇
  2017年   2539篇
  2016年   2899篇
  2015年   3007篇
  2014年   4516篇
  2013年   4499篇
  2012年   4012篇
  2011年   4401篇
  2010年   3555篇
  2009年   3496篇
  2008年   3540篇
  2007年   3791篇
  2006年   3418篇
  2005年   3030篇
  2004年   2629篇
  2003年   2231篇
  2002年   2061篇
  2001年   1855篇
  2000年   1544篇
  1999年   1385篇
  1998年   1211篇
  1997年   1098篇
  1996年   975篇
  1995年   891篇
  1994年   744篇
  1993年   610篇
  1992年   500篇
  1991年   422篇
  1990年   339篇
  1989年   321篇
  1988年   308篇
  1987年   255篇
  1986年   223篇
  1985年   268篇
  1984年   228篇
  1983年   138篇
  1982年   185篇
  1981年   170篇
  1980年   119篇
  1979年   103篇
  1978年   84篇
  1977年   71篇
  1976年   47篇
  1975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12.
13.
14.
背景 恶性肿瘤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医疗、经济负担,极易导致部分家庭“因病致贫”或放弃治疗,目前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单一病种、分散地域的研究,仍缺乏对于全国范围与多病种恶性肿瘤住院费用变化及结构构成的考量。目的 分析2013-2017年我国4种恶性肿瘤住院费用水平以及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项目和结构变动情况,为控制医疗费用上涨、深化新医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4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5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6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7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以及《2018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样本跨度为2013-2017年。统计“30种疾病人均住院费用”中的胃恶性肿瘤、肺恶性肿瘤、食管恶性肿瘤以及膀胱恶性肿瘤的数据,4种恶性肿瘤的人均住院费用包括药费、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和手术材料费。2019年4-8月,采用结构变动度法分析我国2013-2017年4种恶性肿瘤的住院费用的结构变动情况〔结构变动值(VSV)、结构变动度(DSV)、结构变动贡献率〕。结果 2013-2017年,4种恶性肿瘤的人均住院费用逐年上升,其中胃恶性肿瘤的人均住院费用始终最高,且肺恶性肿瘤的人均住院费用上升幅度最大。2013-2017年,在4种恶性肿瘤住院各项费用的占比中,药费占比最高且总体逐年下降。从4种恶性肿瘤住院各项费用的实际变化来看,药费在2013-2014年有所上升,2014-2017年逐年下降;检查费在2013-2014年下降,2014-2017年缓慢上升;手术费与手术材料费在2013-2017年逐年上升。2013-2017年,在4种恶性肿瘤住院各项费用中均是药费的VSV最大;4种恶性肿瘤药费、检查费的VSV均呈负向变化,手术费和手术材料费的VSV均呈正向变化,治疗费的VSV增减均不明显。2013-2017年,4种恶性肿瘤住院费用的DSV从大到小依次为肺恶性肿瘤、胃恶性肿瘤、食管恶性肿瘤、膀胱恶性肿瘤。2013-2017年,4种恶性肿瘤住院各项费用中均是药费的结构变动贡献率最大,治疗费的结构变动贡献率最小;除药费外,胃恶性肿瘤、肺恶性肿瘤住院各项费用中均是手术材料费和手术费的结构变动贡献率次之,食管恶性肿瘤住院各项费用中手术费、检查费的结构变动贡献率次之,膀胱恶性肿瘤住院各项费用中检查费、手术材料费的结构变动贡献率次之。结论 2013-2017年我国4种恶性肿瘤手术费的结构变动贡献率虽然较为理想,但药费、治疗费仍是住院费用结构的重点调整对象;同时为有效降低恶性肿瘤的人均住院费用,应当加强控制手术材料费与检查费;而胃恶性肿瘤与肺恶性肿瘤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严重,若要缓解应加强疾病的早期预防与住院费用管控。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Tumor mutation burden (TMB) as a prognostic marker for immunotherapy has shown prognostic value in many cancers. However, there is no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n TMB in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MethodsBased on the somatic mutation data of 487 PTC patients from 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 TMB was calculated, and we classified the samples into high-TMB (H-TMB) and low-TMB (L-TMB) groups. Bioinformatics methods were used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otential mechanism of TMB in PTC.ResultsHigh TMB predicts shorter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P < 0.001). TMB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ge, stage, tumor size, metastasis, the male sex and tall cell PTC. Compared to the L-TMB group, the H-TMB group presented with lower immune cell infiltration, a higher proportion of tumor-promoting immune cells (M0 macrophages, activated dendritic cells and monocytes) and a lower proportion of antitumor immune cells (M1 macrophages, CD8+ T cells and B cells). Additionally, the characteristics displayed by different TMB groups were not driven by critical driver mutations such as BRAF and RAS.ConclusionsPTC patients with high TMB have a worse prognosis. By stratifying PTC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ir TMB, advanced PTC patients who are candidates for immunotherapy could be selected.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益气养精法对老年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生存期影响。方法研究纳入60例老年肺癌患者,均由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0例)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30例)在化疗基础上联合益气养精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及血清癌抗原125(serum oncoantigen 125,CA 125)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情况及患者2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EA及CA 125水平相当,P>0.05,治疗后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当,均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精法治疗老年肺癌患者效果患者,患者症状改善,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且患者2年生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Direct peroral cholangioscopy (POC) using an ultra‐slim upper endoscope is one modality of POC for intraductal endoscopic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bile duct. Choledochoduodenostomy (CDS) is one modality of biliary bypass surgery that provides a new route to the bile duct. We carried out direct POC using an ultra‐slim upper endoscope without the use of accessories in 10 patients (four sump syndromes, three bile duct strictures and three intrahepatic duct stones) previously undergoing surgical CDS. Direct POC was successful in all patients. The use of an intraductal balloon catheter was required in one patient for advancement of the endoscope into the bile duct. Distal bile ducts with sump syndromes were cleared using baskets and water irrigation under direct POC. Cholangiocarcinoma was diagnosed in one patient with hilar bile duct stricture after cholangioscopic evaluation and a targeting forceps biopsy under direct POC. Intrahepatic duct stones were successfully extracted after intraductal fragmentation under direct POC. Oozing bleeding occurred during intraductal lithotripsy but stopped spontaneously. Direct POC using an ultra‐slim upper endoscope without the assistance of accessories can easily be carried out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DS.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方法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鞍区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垂体腺瘤26例(其中无功能垂体腺瘤6例、泌乳素瘤16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4例),拉克囊肿1例,胆脂瘤1例,脑膜瘤1例,颅咽管瘤1例。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27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3例发生脑脊液鼻漏,经腰大池持续引流后痊愈。无死亡病例。随访3~6个月,病人恢复良好。结论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治疗鞍区肿瘤,较单纯的显微镜手术治疗创伤更小,肿瘤全切率更高。  相似文献   
20.
复杂性胸壁缺损的修复一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肿瘤性复杂性胸壁缺损的修复决策及其执行困难是限制胸壁肿瘤治疗方法选择及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皮瓣解剖学研究的深入、胸壁支持结构重建技术的进步、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麻醉护理的发展、对综合治疗的重视和治疗手段的进步等,使传统认为不可切除的胸壁肿瘤得以彻底地切除和安全有效地修复,从而使与缺损修复相关的肿瘤切除及辅助治疗的禁忌证缩减到最小程度,有效地提高了胸壁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很大程度上延长了生存率。作者以湖南省肿瘤医院整形外科15年565例胸壁肿瘤切除后修复重建的临床资料为依据,充实了胸壁肿瘤切除及修复的策略:(1)可靠的胸壁骨性支架重建;(2)有效的软组织修复;(3)麻醉及护理与手术团队的合作;(4)系统有序的综合治疗。并进一步明确了复杂胸壁肿瘤切除及重建的细节理念,包括胸部肿瘤治疗中加强多学科合作的密切性和科学性,整形外科医生参与肿瘤治疗整体规划的主动性和时机前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