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0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65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58篇
基础医学   174篇
口腔科学   58篇
临床医学   651篇
内科学   12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307篇
外科学   2214篇
综合类   333篇
预防医学   96篇
眼科学   110篇
药学   53篇
  4篇
中国医学   369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360篇
  2021年   374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317篇
  2018年   265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391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回顾性分析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Neer分型二部分、三部分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2例,均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末次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骨折愈合情况、愈合时间、骨折愈合后颈干角的大小及术后并发症,通过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32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9.68±19.19)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3.83±28.09) m L,术中无腋神经或桡神经损伤;术后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7.28±1.25)个月,愈合后肱骨颈干角(126±4.27)°,末次随访时VAS评分(1.37±0.68)分,肩关节前屈上举(143.66±24.65)°、外展上举(133.37±21.58)°、内旋(47.63±9.68)°、外旋(21.21±4.28)°,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81.74±3.21)分。疗效评定结果优4例,良21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为78.13%。随访过程中3例患者发...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双排技术治疗肩关节骨性Bankart损伤导致肩关节前脱位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关节镜下应用双排单滑轮技术修复骨性Bankart损伤致肩关节不稳的患者16例,术中采用关节镜下双排技术,应用带线锚钉缝合盂肱下韧带及关节囊于盂唇缺失部位。比较术前及术后Rowes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Constant-murely评分、VAS评分。结果 16例术后未出现再脱位、感染等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12~36个月,平均(22.6±3.41)个月。术后Constant-murely评分、Rowe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应用双排技术修复前下方骨性Bankart损伤所致肩关节前脱位,可有效恢复肩关节前方稳定性,运动功能康复良好,是治疗前下方骨性Bankart损伤引起肩关节不稳的较好方法,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胎儿半肩径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559例单胎孕37~41周的孕妇进行超声检查,测量胎儿半肩径、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计算半肩径与双顶径及半肩径与腹围的比值,与出生体重相比较,分析胎儿半肩径与胎儿难产的关系,意图找出胎儿半肩径的测量对难产的评估价值。结果巨大儿组半肩径、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出生体重和半肩径/双顶径大于正常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肩难产组双顶径、头围、腹围、半肩、出生体重、半肩径/双顶径、半肩径/腹围大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儿半肩径与出生体重呈正相关关系(r=0.722,P0.01)。结论胎儿半肩径与肩难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超声测量胎儿半肩径对预警胎儿肩难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4.
臂丛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肩关节粘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臂丛麻醉下一次性手法松解术治疗肩关节粘连的具体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客观评定。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0月200例确诊为肩粘连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分别采用臂丛麻醉下(肌间沟法)一次性手法松解治疗 自主功能锻炼和单纯手法 自主功能锻炼的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仅一次即可使患肩恢复正常活动范围,术后经较短时间(1~2周)的自主功能锻炼,疼痛消失,活动自如,治愈率为68%,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8%,总有效率为78.00%。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整套手法能将肩关节各部位的粘连充分、彻底地解除,使关节恢复各方向的活动。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05.
Wang QH  DU PB  Gong HT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3):177-178
目的比较臂丛阻滞和星状神经节阻滞下分别配合粘连松解术和关节松动术治疗粘连性肩周炎的疗效。方法60例粘连性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例:Ⅰ组:臂丛阻滞下粘连松解术;Ⅱ组:臂丛阻滞下关节松动术;Ⅲ组:星状神经节阻滞下粘连有限松解术;Ⅳ组:星状神经节阻滞下关节松动术;记录治疗方法及次数、治疗前后疼痛程度以及肩关节运动功能状态。结果近期疗效优良率Ⅳ组显著优于其他3组(P〈0.05);神经阻滞+手法治疗次数及痛点注射治疗次数Ⅰ组与Ⅱ、Ⅲ、Ⅳ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下关节松动术疗效最好,对关节功能的改善更为显著,且患者无手臂麻木无力引起的不适感,治疗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6.

Background

Recurrent dislocation shoulder is one of the common shoulder injuries encountered by the orthopedic surgeon in clinical practice. Bankart repair using the arthroscopic method has become one of the standard techniques in the management of recurrent dislocation shoulder. Remplissage technique can be used as adjunct to Bankart repair in certain conditions.

Method

In this case series, we have assessed the functional outcome and return to activity at midterm follow-up after arthroscopic management.

Results

51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shoulder dislocation were operated using the shoulder arthroscopic technique. Rowe sco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t the latest follow-up. No major complication was noticed in our case series.

Conclusion

The shoulder arthroscopy procedure requires special instrumentation and expertise. We believe that this is a less invasive and safe procedure and provides an additional tool in the management of instabilities including in cases of complex recurrent dislocation of the shoulder.  相似文献   
107.
徐鸿尧  戴志宏  邹相杰  夏鹏程  黄河 《中国骨伤》2020,33(12):1101-1105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使用Inside-out技术与Outside-in技术治疗原发性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5年4月至2019年7月,65例原发性冻结肩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48~64(54.82±5.35)岁;右侧18例,左侧14例;病程4~10(7.76±1.19)个月;采用Outside-in技术松解治疗。对照组33例,男16例,女17例;年龄45~62(54.64±4.16)岁;右侧18例,左侧15例;病程5~9(7.65±1.24)个月;采用Inside-out技术松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比较手术前后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及术后1个月肩关节活动度评价临床疗效。结果:65例获得随访,时间9~17(11.34±2.24)个月。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较术前提高(P<0.05),但两组间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比...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总结慢性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患者的寰枕关节在寰枢旋转或脱位复位前后的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2019年6月间因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在我院诊治的患者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5~17岁,平均11.2±2.8岁,病程2~36个月,平均6.0±5.7个月,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5.7±3.1个月。其中A类(3例),寰枢关节旋转固定;B类(36例),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性脱位(其中B1类10例,一侧寰椎侧块前脱位,另一侧原位;B2类21例,一侧寰椎侧块前脱位,另一侧后脱位;B3类5例,双侧寰椎侧块不对称前脱位);C类(1例),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性脱位合并寰枕关节反向脱位。A类病例中1例牵引治愈、2例做了Halovest外固定下寰枢间植骨融合术;36例B类和1例C类患者都做了寰枢复位内固定植骨术。利用CT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影像,观察治疗前后寰枕关节面对合情况和关节间隙的变化。结果:大部分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患者寰枕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向旋转移位、对合异常的现象,不同分类间其旋转程度有差异,寰枢关节旋转复位后,寰枕关节的旋转和关节面的对合关系也有不同程度改善。复位前、后都有寰枕关节自发骨性融合的现象。本次治疗前寰枕关节的情况:(1)除1例A类、3例B1类和5例B3类病例的寰枕关节对合正常外;其余病例的寰枕关节都有不同程度的旋转移位,对合不正常;1例C类双侧寰枕关节脱位;(2)2例出现寰枕关节自发融合,B1类和B3类各有1例。剩余38例经过治疗寰枢关节旋转矫正后寰枕关节的情况:(1)22例寰枕关节正常(包括A类3例,B1类6例,B2类10例和B3类3例);(2)寰枕关节自发骨性融合8例(包括B1类1例,B2类6例和B3类1例);(3)寰枕关节残留旋转移位、对合不正常4例(包括B2类3例,C类1例);(4)寰枕关节间隙变窄、模糊4例(包括B1类和B2类各2例)。结论:大部分A类和B1类患者以及全部B2类患者在治疗前出现寰枕关节反向旋转移位,其中个别B类患者在治疗前有寰枕关节自发融合的现象。复位后A类、B1类和B3类患者的寰枕关节恢复正常对合关系,但B类患者中有近一半出现寰枕关节对合不正常、关节间隙狭窄模糊、关节自发融合等不良问题,多见于B2类病例。  相似文献   
109.
用小针刀配合手法及热醋熏洗,并服用局方五积散等中药汤剂,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0.
摘要 目的:探讨强度-时间曲线用于颈源性肩周炎的预后判断及疗效评价的效果。 方法:87例颈源性肩周炎患者均采用颈肩同治法,治疗前后均行强度-时间曲线测定,治疗后并行临床疗效评价、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测试。比较正常神经支配与部分及完全失神经支配的肩关节在治疗后临床疗效的差异,以及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的五方面评分[疼痛(P)、关节活动范围(R)、日常生活能力(A)、肌力(M)和关节局部形体(F)]等的变化差异;并对比治疗前后时值的变化,以及三种神经支配情况改变的差异。 结果:三种神经支配情况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正常神经支配者在P、R、A、F方面评分改善高于部分失神经支配者(P<0.05),而M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部分失神经支配者的P、R、A及M方面评分改善高于完全失神经支配者(P<0.05),而F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时值方面,正常神经支配者治疗前后时值无明显改变(P>0.05),部分失神经支配者大部分恢复正常范围(P<0.05),完全失神经支配者治疗后时值明显缩短(P<0.05),但仍>10ms。治疗后支配冈下肌和小圆肌的神经纤维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强度-时间曲线测定用于颈源性肩周炎治疗的预后及疗效评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