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5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食管占位性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食管占位性病变患者(37个病灶),统计取材成功率、穿刺病理诊断率及诊断准确率(以术后病理诊断或随访诊断为最终诊断)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37个病灶均穿刺取材成功并获明确病理诊断,32个病理结果为阳性(肿瘤性病变)、5个为阴性(炎性病变或正常组织),穿刺病理诊断率100%。32个阳性病变穿刺病理诊断与最终诊断结果均一致;5个穿刺阴性病变中,3个与最终诊断一致,2个术后病理均为胃肠间质瘤,穿刺诊断准确率为94.59%(35/37),假阴性率40.00%(2/5)。术后2例出现少量气胸、3例穿刺针道少量出血,1周后均自然吸收,并发症发生率13.51%(5/37)。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食管占位性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2.
由钝器伤及头皮所致的头皮血肿,较小的1~2周左右可自行吸收,较大的则需穿刺抽吸出积血,局部加压包扎,经多次治疗才可愈合。穿刺时一般都是使用注射器接针头直接穿刺抽吸,锐利的针尖在血肿腔内变换角度抽吸时易刺痛患者,尤其儿童哭闹时更易造成再损伤。另外由于注射器直接接针头,使操作空间小,稳定性差。我科2006年1月-2008年6月采用静脉留置针接注射器穿刺抽吸头皮血肿内积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3.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两种途径穿刺效果及护理对比观察。方法将286例患者随机分为桡动脉组(165例)和股动脉组(121例)。桡动脉组采用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股动脉组采用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桡动脉组皮下淤血、穿刺部位血肿、迷走反射、术后尿潴留、腰背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股动脉组,但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96.4%,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100%。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84.
不同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常规穿刺方法与穿刺时压迫穿刺点远心端内瘘血管在穿刺时出血率及成功率的差异。方法选择使用动静脉内瘘行规律性血液透析1年以上的患者20例,观察患者连续10次内瘘穿刺出血及成功情况。其中,单次操作时常规穿刺作为对照组;双次穿刺时压迫穿刺点远心端内瘘血管作为实验组。结果穿刺时出血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行动静脉内瘘穿刺时压迫穿刺点远心端内瘘血管,能减少穿刺点出血的发生率,且不降低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可以用于动静脉内瘘行规律性血液透析1年以上的患者。  相似文献   
85.
目的总结大量高血压脑出血的立体定向治疗经验。方法对52例血肿量大于50 mL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采用个性化立体定向治疗,根据血肿的形态多管引流。结果 52例病人中死亡5例,存活47例病人随访半年,GOSⅠ级12例,Ⅱ级24例,Ⅲ~Ⅳ级11例。结论立体定向多靶点个性化治疗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的优点,对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有好的疗效,特别适用于高龄不能耐受开颅手术者。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下经胸右室穿刺封堵治疗婴儿室间隔缺损(VSD)的经验.方法采用全麻下胸骨下段小切口经右心室穿刺封堵婴儿VSD 45例.男性27 例,女性18 例,年龄(7±4.6)月(3~12月),体质量(9±3.5)kg(4.5~12 kg);VSD均为膜部或膜周部,缺损直径4~8 mm.结果成功植入VSD封堵器...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造瘘置管在治疗新生儿重度肾积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11例重度肾积水新生儿采取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并留置F8肾造瘘管引流.患者分别在造瘘前、术后1、3和6个月末复查彩超;在造瘘前和术后6个月实行肾核素扫描.[结果]11例患儿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6±4.2)min,均无肾出血、周围脏器损伤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未见脱管等.肾积水在穿刺后3个月内缓解,和穿刺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皮质厚度在穿刺后1个月内明显增厚,和穿刺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小球滤过率(GFR)在穿刺6个月后较穿刺前明显改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穿刺造瘘置管对先天性重度肾积水新生儿安全、有效,可以充分引流尿液,改善肾功能,为择期行手术治疗原发病提供有利条件,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8.
丁锋  庞琦  郭华  李成利 《山东医药》2006,46(35):12-13
目的 探讨开放式磁共振(MR)导引穿刺引流术治疗脑脓肿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应用0.23T开放式MR、ipath200示踪系统对5例脑脓肿患者进行无框架立体定向穿刺冲洗引流术。结果 本组均一次穿刺成功;手术时间1~1.5h,术后引流管保留3~5d,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未发现手术并发症。结论 开放式MR导引的元框架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脑脓肿效果好,安全、准确、并发症少,尤适用于深部脑脓肿。  相似文献   
89.
微创穿刺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脑出血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评价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30~80 ml)的不同效果。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将304例患者分为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清除术(治疗组)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评价两组患者治疗14天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治疗3个月时ADL以及3个月和住院期间的病死率。结果治疗14天时,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ADL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3个月时,ADL达自理水平的良好状态者,两组有显著性差异(x2=3.95,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是,两组间总体神经功能改善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3个月时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5.35,P= 0.02),但住院期间两组的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总体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可明显降低患者3个月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90.
方体定向血肿吸引术治疗高血压患者壳核出血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方体定向软管血肿吸引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壳核出血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壳核出血患者227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方体定向吸引术组(微创组)113例及内科保守治疗组(内科组)114例,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平均住院时间较内科组明显缩短(14 d vs 26 d),近期功能恢复良好率明显升高(50.0%vs 20.0%),病死率明显下降(6.2%vs 16.7%),并发症(肺内感染、电解质紊乱、急性肾功能不全、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微创组出血量<50 ml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内科组(57.8%vs 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方体定向软管血肿吸引术治疗老年高血压壳核出血可明显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病死率,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