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5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OBJECTIVES: Paediatric oncology patients often require repeated bone marrow aspirates and lumbar punctures. These procedures commonly require sedation and analgesia. The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College of Anaesthetists and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have published guidelines that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on monitoring and staffing requirements during sedation of paediatric patients. A survey was conducted of the oncology units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in order to compare current practices with published guidelines. METHODS: Telephone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nursing or medical staff members. RESULTS: Fourteen oncology units collectively perform approximately 130 procedures each week, of which 74% are performed under general anaesthesia. Of the remainder, most are performed using conscious sedation. Most units adhere to published recommendations regarding equipment and staffing during procedures performed under sedation. Only a minority of units follow guidelines regarding documentation; fasting requirements; observation and documentation of vital signs during and after the procedure; and obtaining informed consent for procedures performed using sedation. CONCLUSION: Sedation practices among paediatric oncology units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vary. None of the units fully adhere to published guidelines on childhood sedation. Paediatric oncology units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the content of these guidelines and make an informed decision as to their usefulness, both in directing best clinical practice, and in supporting current practice in the event of medico-legal challenge.  相似文献   
22.
该科从2008年以来,利用穴位透刺法与复正贴膏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3.
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老年人重型脑出血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老年人重型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微创引流清除血肿的方法治疗了 35例患者 ,同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同期住院的、只行内科治疗的老年人重型脑出血患者 4 0例作对照。结果 微创治疗组的总有效率 (77.14 % )及BarthelIndexes(BI) (6 2 .2 1± 2 6 .5 8分 )均明显高于内科治疗组 (P <0 .0 5 ) ,并且其脑疝发生率(2 2 .86 % )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 (2 2 .86 % )明显低于内科治疗组 (P <0 .0 5 )。结论 微创引流清除血肿术是一种抢救老年人重型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腋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输液中的应用。方法将384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2例采用腋静脉进行穿刺留置套管针;对照组182例采用头皮静脉或四肢静脉穿刺。结果实验组留置时间长,堵管和局部硬结发生少,无感染和抓脱现象。结论腋静脉管径粗大,走行直,腋静脉穿刺保留时间长,发生并发症少,使用情况优于头皮静脉或四肢静脉穿刺,并可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5.
浅表静脉穿刺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也是临床治疗、抢救病人时给药方法的主要途径。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有助于及时抢救和治疗,减少对血管的损伤。因此,静脉穿刺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急诊、重危病人抢救的成功率和临床疗效,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提高,不仅能保证治疗药物及时有效的应用,而且还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C臂CT引导经皮穿刺骨肿瘤活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3例接受C臂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术的骨肿瘤患者,计算穿刺活检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及辐射剂量;以最终病理结果为标准,计算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C臂CT引导穿刺活检诊断良恶性骨肿瘤的效能。结果 C臂CT引导经皮骨肿瘤穿刺活检术成功率100%,总手术时间(14.10±5.95)min,辐射剂量(11.21±4.12)mSv。283例中,3例(1.06%)轻微出血,80例(28.27%)术后轻度疼痛。经皮骨肿瘤穿刺活检术诊断骨肿瘤的敏感度为90.82%、特异度为86.97%,其准确率(89.81%)与最终病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7,P>0.05)。结论 C臂CT引导经皮骨肿瘤穿刺活检术能实时透视准确定位病变,有效进行术前规划和降低辐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袋鼠式护理对减轻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反应中的作用。方法:100例无需辅助呼吸且未使用过镇静、镇痛药物,日龄10d的30~36周早产儿,随机分为袋鼠式护理组和对照组,袋鼠式护理组在进行静脉穿刺前20min按袋鼠式护理方法与母亲接触,并在整个穿刺过程中维持袋鼠式护理,对照组则以俯卧位置于温箱中;观察两组新生儿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哭喊持续时间。结果:在进行静脉穿刺的操作过程中,袋鼠式护理组心率和啼哭持续时间明显低于或短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袋鼠式护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减轻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治疗外伤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外伤性脑出血患者72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开颅组,微创组接受微创穿刺术,开颅组采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微创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颅组,呼吸道感染、消化道出血以及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明显低于开颅组(P〈0.05);微创组昏迷患者平均清醒时间明显少于开颅组(P〈0.05)。微创组总有效率为88.9%,开颅组为75.0%。结论微创清除术治疗外伤性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适应证广等诸多优点,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手术操作要点并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新型血管闭合器Boomerang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2005年2月至2007年3月在北京军区总医心血管内科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或PCI的112例患者,随机应用血管闭合器Boomerang(Boomerang组,68例)和Angioseal(Angioseal组,44例)对股动脉穿刺部位进行封闭止血,观察两组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术后即刻、术后4h、出院前24h内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即刻闭合成功率均较高(94%vs91%,P=0.78),两组止血时间[(1.89±1.23)min vs(2.01±1.21)min,P=0.633、下肢制动时间[(5.76±2.23)h vs(5.01±2.05)h,P=0.54)、术后即刻(16%vs15%,P=0.86)和出院前24h内(1%vs3%,P=0.75)的小出血发生率等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术后4h Boomerang组小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Angioseal组(7%vs13%,P=0.04),两组均无大出血发生。与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的患者比较,有糖尿病和吸烟史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4h和出院前24h内小出血发生率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新型血管闭合器Boomerang。闭合股动脉穿刺口有效、安全,但对于有糖尿病和吸烟史的患者应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启宫丸配合小卵泡穿刺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患者内分泌及胰岛素抵抗指标、基础窦卵泡计数的影响。方法:将70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及对照组,2组都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后,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小卵泡穿刺治疗,中药组同时口服启宫丸,连用2个周期,比较治疗前后早卵泡期患者的基础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素(LH)、睾酮(T)、胰岛素(FINS)及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等指标及卵巢基础窦卵泡计数的变化。结果:共进行了140个周期的穿刺治疗,治疗后2组患者T、LH、FINS水平及LH/FSH比值均明显降低,SHBG水平明显升高(P<0.05),基础窦卵泡计数有显著性减少(P<0.05),治疗后中药组血FINS、SHBG水平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COS患者应用启宫丸配合超声引导下小卵泡穿刺技术可改善其内分泌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状态,减少基础窦卵泡计数,恢复排卵功能而妊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