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99篇 |
免费 | 129篇 |
国内免费 | 9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篇 |
儿科学 | 11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50篇 |
临床医学 | 390篇 |
内科学 | 73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762篇 |
特种医学 | 18篇 |
外科学 | 17篇 |
综合类 | 193篇 |
预防医学 | 14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39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47篇 |
2021年 | 101篇 |
2020年 | 64篇 |
2019年 | 79篇 |
2018年 | 93篇 |
2017年 | 97篇 |
2016年 | 95篇 |
2015年 | 80篇 |
2014年 | 101篇 |
2013年 | 279篇 |
2012年 | 65篇 |
2011年 | 73篇 |
2010年 | 47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48篇 |
2007年 | 51篇 |
2006年 | 57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联合西医治疗脑卒中失语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西医治疗,抗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细胞,康复功能锻炼指导。治疗组30例天麻钩藤饮(天麻10g,钩藤12g,石决明15g,杜仲10g,夜交藤15g,牛膝12g,栀子6g,益母草、茯神各10g,黄芩8g,桑寄生15g);1剂/d,水煎120mL,早晚口服。肝肾亏虚加女贞子,旱莲草各10g,龟板20g;恶心呕吐加法半夏、竹茹各10g,砂仁6g;咽干口燥加沙参15g,石斛、麦冬各10g;血虚加鸡血藤、当归各15g;烦躁加代赭石15g,珍珠母30g;睡眠差加酸枣仁、合欢皮各15g;目赤肿痛加羚羊角10g,菊花30g;痰浊壅盛加胆南星、半夏各10g,瓜蒌仁15g;头痛剧烈、言语困难、口角歪斜、伸舌困难加全蝎3g,僵蚕、地龙、蝉蜕各10g。西医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8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语言相关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6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6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语言相关症状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西医治疗脑卒中失语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经穴外敷中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8月本院收治的中风后抑郁患者82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氟西汀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经穴外敷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与抑郁自评分(SD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0.7%,治疗组有效率为90.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与SD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穴外敷中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确切,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阳和解语汤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及针刺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阳和解语汤口服。疗程共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各项语言功能评分及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CFCP)变化,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各项语言功能评分及CFCP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2.5%,对照组5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阳和解语汤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运动性失语有较好的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4.
105.
基于数据挖掘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病症谱及腧穴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总结现代针灸临床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病症谱及腧穴谱.方法:通过采集文献建立数据库,规范病症、腧穴名称,统计中风后遗症所属病症的针灸病症谱及系统分类概况,总结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腧穴谱.结果:共纳入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现代临床研究文献652篇,共涉及《国际疾病和健康有关问题的统计分类标准》(ICD-10)中9个分类系统、40种病症.运用非经穴共143个,总应用频次737次;运用十四经穴共253个,总应用频次5395次,按腧穴的支持度大小将其分为常用腧穴23个、较常用腧穴100个、偶用腧穴130个.结论:中风后遗症的现代针灸文献普遍存在术语不规范性,针灸病症谱分布呈偏向性,腧穴谱遍布十四经脉,首选阳经腧穴,常用腧穴以阳明、少阳经穴为主. 相似文献
106.
脑缺血后抑郁大鼠皮层及海马IP3表达及中药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磷脂酰肌醇(PI)信号传导通路上重要调节因子IP3的角度,探讨脑缺血后抑郁模型磷脂酰肌醇(PI)信号传导通路的变化及中药颐脑解郁方的干预作用。方法:在脑缺血后抑郁模型上,采用AlphaScreen受体竞争机制,观察脑缺血后抑郁大鼠前额叶皮层、海马IP3含量的变化及中药颐脑解郁方的干预作用。结果:脑缺血后抑郁模型大鼠皮层及海马IP3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模型组IP3的含量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脑缺血后抑郁模型大鼠脑皮层及海马IR含量增加,中药颐脑解郁方能使之明显下调,提示脑缺血后抑郁IPl含量增加,颐脑解郁方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调节受体后PI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腹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治疗组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腹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周后判定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Barthel指数(BI)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 <0. 05),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 05),且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BI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腹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改善患者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十味温胆汤治疗缺血性卒中后抑郁心胆气虚证临床疗效,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缺血性卒中后抑郁心胆气虚证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口服用抗抑郁药帕罗西汀20 mg·d-1;观察组40例,十味温胆汤内服,1剂/d。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因子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Z=-2.104,P0.05),且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00,P0.05);与本组治疗前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HAMD量表-17各因子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患者的HAMD量表-17各因子评分除绝望感、焦虑两项无差异,其他各项因子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HAMD量表-17各因子评分减少更明显(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Hcy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血清CRP,Hcy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减少(P0.01),对照组患者小便清长明显降低(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患者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分除精力、社会职能,其他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躯体功能、生理智能、躯体疼痛、社会职能、精神健康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与常规西医治疗比较,十味温胆汤治疗缺血性卒中后抑郁心胆气虚证,可进一步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改善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和综合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9.
110.
Aims We set out to examine the evidence for an association between cognitive impairment or dementia and the presence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DM). We also sought evidence of potential mechanisms for such an association. Methods A literature search of three databases was performed and the reference lists of the papers so identified were examined, using English language papers only. Results We found evidence of cross-sectional and prospective associations between Type 2 DM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probably both for memory and executive function. There is also evidence for an elevated risk of both vascular dementia and Alzheimer’s disease in Type 2 DM albeit with strong interaction of other factors such as hypertension, dyslipidaemia and apolipoprotein E phenotype. Both vascular and non-vascular factors are likely to play a role in dementia in diabetes. Conclusions Current classification structures for dementia may not be adequate in diabetes, where mixed pathogenesis is likely. Further research into the mechanisms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Type 2 DM may allow us to challenge the concept of dementia, at least in these patients, as an irremediable disease. Diabet. Med. 16, 93–112 (1999)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