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40篇
  免费   2266篇
  国内免费   645篇
耳鼻咽喉   151篇
儿科学   142篇
妇产科学   856篇
基础医学   1984篇
口腔科学   2010篇
临床医学   3362篇
内科学   1347篇
皮肤病学   55篇
神经病学   527篇
特种医学   20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4179篇
综合类   6752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324篇
眼科学   199篇
药学   2214篇
  66篇
中国医学   1785篇
肿瘤学   478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598篇
  2022年   1084篇
  2021年   1680篇
  2020年   1715篇
  2019年   1272篇
  2018年   1127篇
  2017年   1330篇
  2016年   1448篇
  2015年   1370篇
  2014年   2741篇
  2013年   2631篇
  2012年   2450篇
  2011年   2727篇
  2010年   2190篇
  2009年   2017篇
  2008年   1810篇
  2007年   1879篇
  2006年   1591篇
  2005年   1455篇
  2004年   1211篇
  2003年   909篇
  2002年   690篇
  2001年   610篇
  2000年   436篇
  1999年   417篇
  1998年   324篇
  1997年   299篇
  1996年   213篇
  1995年   167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17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13篇
  1975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3种桩核系统修复喇叭形根管的抗折性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比较 3种桩核系统修复喇叭形根管的牙根修复后的抗折性及其折断模式。方法 :30个完整的上颌中切牙 ,在根管治疗后 ,沿釉牙骨质界弧形顶点冠方 2mm切除牙冠 ,将根管上 1/3敞开形成喇叭形根管 ,样本随机分成 3组 :A组 ,铸造桩核金属全冠修复 ;B组 ,玻璃纤维树脂核全冠修复 ;C组 ,成品不锈钢平行螺纹桩树脂核全冠修复。样本固定于MTS810测试机上 ,与牙体长轴呈 135°加载 ,测试折断强度并观察折断模式。结果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铸造桩核修复抗折强度最高 [(76 3.86± 86 .38)N],其次是成品螺纹桩树脂核修复 [(6 19.91± 118.89)N],玻璃纤维树脂核组最小 [(40 5 .5 4± 111.86 )N],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铸造桩核树脂核修复后抗折强度最高 ,玻璃纤维树脂核修复最低 ,但后者折断模式最有利于重新修复 ,而前者通常无法再行修复。  相似文献   
132.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段骨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总结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应用的适应证、优点及其疗效。方法 2001年6月~2003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段骨折21例,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18例获随访,全部骨性愈合,功能恢复良好,无膝痛、跛行、膝关节僵直等。结论 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段骨折具有明显优势,固定牢固、坚强,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手术不需要C臂X线机和骨科手术牵引床,适合基层医院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3.
目的:评价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对3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GAMMA钉治疗。结果:经6~18月随访,所有病例均获骨性愈合,下肢功能及关节活动良好。其中1例为粉碎性骨折内固定后出现髋内翻,按X线评分标准90%病人满意。结论: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扩髓与不扩髓髓内钉固定对凝血机能和肺换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38例股骨干骨折分别采用扩髓 (RFN)和不扩髓 (UFN)髓内钉固定 ,在手术开始前至术后 4 8h内 7个不同时间段监测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 (PT)和部分凝血活酶激活时间 (APTT)的变化 ,并动脉血气分析 ,计算肺泡 动脉血氧分压递差 [P(A aDO2 ) ]。【结果】RFN组 ,扩髓后血小板开始减少 ,P(A aDO2 )升高 (P<0 0 5 ) ;髓钉插入后 30min纤维蛋白原减少 ,PT、APTT延长 (P <0 0 5 ) ;UFN组表现出同样的趋势 ;两组中各项指标均在 2 4~ 4 8h内恢复正常 ;动脉血气分析各时间段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扩大髓腔的髓内钉固定 ,和不扩髓相比 ,并不影响肺换气功能 ,对凝血机能的影响是一个自限过程 ,单纯股骨干骨折 ,可耐受扩髓固定手术。  相似文献   
135.
慢性盆腔痛的腹腔镜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慢性盆腔痛(CPP)诊治中的应用。方法 对105例CPP患者行腹腔镜检查和治疗,术前均行B超检查。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腔镜证实有病理改变者占95.24%。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56例,占53.33%,治疗有效率92.86%;慢性盆腔炎27例,占25.23%,治疗有效率88.89%:盆腔静脉瘀血症7例,占6.67%,治疗有效率57.14%;盆腔粘连10例,占9.52%,治疗有效率100.00%。术前B超发现病理改变并经腹腔镜证实者28例,占26.67%,准确率为28.00%。结论 腹腔镜能够明确CPP的病因,并能即时检测和治疗,可作为CPP诊治的常规和首选手段。  相似文献   
136.
凹槽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多段骨折(附1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交锁髓内钉-凹槽交锁股骨髓内钉(Biorigid nail femur,简称BNF)治疗股骨多段骨折的方法。方法自2002年3月~2003年10月应用德国aap公司生产的BNF治疗骨折多段骨折18例。结果本组经过3~18个月、平均9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膝、髋关节恢复良好。结论BNF具有设计独特、内固定可靠、主钉全程均可交锁的特点,能满足自股骨转子下到股骨髁之间一处或多处骨折内固定需要。  相似文献   
137.
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2001年8月~2005年4月收集38例胫骨平台骨折分别行X线片和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检查,对照术中所见,分析比较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X线片检查2例无法明确诊断,骨折分型错误6例;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分型均正确。X线片与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在确立诊断方面未见明显差异,但在分型和指导治疗方面,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明显优于前者。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能直观、立体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形态,有助于骨折的分型及治疗。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总结骨盆骨折并单纯性腹腔内出血误诊经验教训及急救处理。方法对8例骨盆骨折并单纯性腹腔内出血的伤因、诊断、急救方法选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盆骨折并单纯性腹腔内出血与伤因及搬运不当致骨折移位、再移位密切相关;与骨折部位也关系密切;骨盆骨折并单纯性腹腔内出血常易误诊为腹腔内脏合并伤而行剖腹探查术时确诊,腹膜后血肿探查止血,术中、术后死亡率高。结论骨箍骨折并单纯性腹腔内出血易误诊为腹内脏器伤,救治困难,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39.
Abstract Dealing with pediatric fracture patients requires a funded knowledge of complications and remodeling capability of the youth skeleton to find the accurate therapy decision and to avoid unnecessary invasive procedures. Due to the different mechanical environment, fractures in children occur at specific fracture-vulnerable areas. One of those is the growth plate, which on one hand gives rise to the unique ability of correcting angular deformities by specifically increasing the growth rate in definite regions, and on the other hand leads to complications like growth arrest or angular deformity. The pediatric diaphysis presents the exclusive greenstick fracture, only seen in the growing skeleton, which occur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composition of the pediatric bone. To understand these very specific features of the youth skeleton, the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asis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refore, this review will present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skeletal development and fracture healing. An insight into the mechanotransduction as part of the remodeling and self-correcting ability of pediatric bone is given to span the bridge between clinical treatment options and scientific background.  相似文献   
140.
目的:观察后路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小切口-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24例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女13例,男11例;年龄65~78岁,平均73.4岁。均为外伤后股骨颈头下型骨折,位线差,其中Garden分型为Ⅲ型10例,Ⅳ型14例,全部应用后路小切口技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术后所有病例随访10~24个月,平均13个月。平均手术时间80min,手术切口平均长8.0cm,平均输血300ml,无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出现。按UCLA(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本组UCLA评分由术前平均(11.0±3.8)分升至术后平均(24.3±4.5)分(P<0.01)。本组优17例,良4例,一般3例,优良率为87.5%。结论:后路小切口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可获得与常规后路相同的治疗效果,尤其适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