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4篇
  免费   668篇
  国内免费   227篇
耳鼻咽喉   33篇
儿科学   204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620篇
口腔科学   96篇
临床医学   549篇
内科学   574篇
皮肤病学   73篇
神经病学   379篇
特种医学   2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72篇
综合类   1459篇
预防医学   466篇
眼科学   162篇
药学   384篇
  10篇
中国医学   348篇
肿瘤学   58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232篇
  2021年   329篇
  2020年   300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402篇
  2013年   400篇
  2012年   489篇
  2011年   455篇
  2010年   389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目的 :观察益气化瘀补肾法对颈椎病动物退变椎间盘病理变化及髓核Ⅱ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把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益气化瘀补肾组、消炎痛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 ,运用静力平衡失调颈椎病动物模型 ,造成动物椎间盘的退变 ,然后分别喂以相应药物或医用淀粉胶囊 ,观察24周后 ,取颈6/7椎间盘 ,用HE染色法观测椎间盘组织病理变化 ,用生物素标记原位杂交法观测椎间盘髓核组织内细胞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 ,并运用图像分析仪对其进行数据转换 ,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益气化瘀补肾法对退变椎间盘病理变化的影响不显著 ,但对椎间盘髓核组织内Ⅱ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有显著作用。结论 :益气化瘀补肾法对颈椎病动物退变椎间盘髓核组织胶原的形成过程的环节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72.
陈钢 《中国肿瘤临床》2003,30(4):247-249
分析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个家族27例HNPCC患者(A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设30例一般大肠癌为对照组(B组)进行比较。结果:<50岁患者A组占59.3%(16/27),B组占23.3%(7/30),P<0.05。脾曲以上癌灶A组为40.0%(12/30),B组为16.1%(5/31),P<0.05。大肠多原发癌A组占10.0%(3/30),B组占3.2%(1/31)。大肠外肿瘤A组6例,B组2例。结论:HNPCC具有典型的临床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对HNPCC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以得到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73.
38例肺源性脑转移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肺源性脑转移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研究38例肺源性脑转移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男性27例,女性11例;年龄在30-74岁之间。其中5例转移性癌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电镜观察。结果 20例为腺癌,12/20为乳头状腺癌;5例为腺鳞癌,7例为鳞形细胞癌,4例为燕麦细胞癌,2例为不典型类癌;5例乳头状腺癌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CK(5/5)和CEA(4/5)为阳性;电镜显示转移性乳头状腺癌具有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化潜能。结论 肺癌中腺癌更易发生脑转移,免疫组织化学在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转移性乳头状腺癌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74.
 目的 通过对容易误诊为肝细胞癌的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临床病理特征总结分析 ,有助提高其诊断率。方法 复阅 74例经过病理诊断证实的肝脏良性病变临床及其病理资料 ,并进行相关标志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在 74例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中 ,证实肝细胞腺瘤是所有肝脏占位性病变中与肝细胞癌鉴别诊断最为困难的肿瘤。结论 肝脏良性病变手术前往往误诊为肝癌 ,核磁共振检查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必要时可作肝脏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甲状腺间变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结果的意义。[方法]光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例甲状腺间变癌。[结果]甲状腺间变癌的病理分型为梭形细胞型、巨细胞型和混合细胞型。15例中免疫组化阳性表达率分别是:Vimentin86.6%(13/15)、CK73.3%(11/15)、CEA60.0%(9/15),CD68 6.6%(1/15);TG和降钙素均为阴性。2例伴有乳头状癌其中Vimentin和CK均阳性;1例伴破骨样巨细胞CD68阳性。[结论]甲状腺间变癌是上皮源性、恶性度高的肿瘤。熟悉其形态特征.结合免疫组化对诊断甲状腺间变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6.
我国车祸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7,自引:3,他引:8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1951~1994年我国车祸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车祸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43年中我国车祸发生数增加了42倍,死亡人数增加了77倍。1984~1994年车祸年死亡率由2.43/10万人上升到5.56/1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12.9%。广东、浙江、辽宁、四川和江苏是车祸最多的省份,5省的车祸发生数占全国总发生数45%,死亡人数占38%。1994年30个省市区的车祸死亡率以北京市为最低(3.41/10万人),浙江省最高(12.09/10万人),广东省的升幅最大。致死性车祸多发生于天气晴朗时的平直路段,以20~50岁的农民和职工居多,死者2/3为行人、骑自行车者和乘车者。各类事故的原因中驾驶员责任、无证开车、骑自行车人责任和行人过失等人的因素占90%。驾驶员肇事原因主要是违章行车、判断错误或疏忽大意。车辆增加、运输繁忙和道路不足、交通条件欠完善是导致车祸的主要因素。预防和控制车祸的根本措施在于改善交通环境和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BRCA1、p53基因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BRCA1和p53蛋白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种蛋白表达情况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1)BRCA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仅为30%,明显低于正常卵巢组织(100%)和良性肿瘤组织(90%)(P<0.01);BRCA1在低分化癌、有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组织中表达减少甚至缺失。2)p53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4%,而在正常卵巢及良性肿瘤组织中无表达;其表达仅与病理学分级有关。3)两种基因蛋白表达比较呈显著负相关(P<0.01)。4)患者生存随访表明,有BRCA1表达的患者平均生存期长于无表达者;而p53对生存时间无影响。结论:BRCA1基因在转录后水平的下调对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同时BRCA1基因与p53基因协同促进肿瘤的演进恶化。  相似文献   
78.
目的 研究肺耐药蛋白(LRP)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vision二步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51例食管鳞癌组织和18例癌旁正常粘膜组织(距离癌组织>2cm)中LRP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指标包括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以及生存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肿瘤大于5cm者LR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5cm以下者(P<0. 05),食管鳞癌中LRP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食管鳞状上皮,高年龄组的LRP阳性率较低年龄组高,有淋巴结转移者LRP阳性率高于无转移者,生存期短者( <3年)的阳性率高于生存期长者( >3年),但P均>0. 05。结论 LRP表达与食管鳞癌肿瘤大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临床检测LRP阳性不能作为判断食管鳞癌转移和预后的独立指标,但提示LRP表达阳性患者可能有预后差的趋势。  相似文献   
79.
目的 分析周内首起甲型H1N1流感输入性传染源引发本地二代病例疫情,探讨发病规律和流行特征.方法 设计统一调查表,采用面对面病例个案调查和现场调查,以指示病例为起点进行追踪,描述传播过程及各因素与发病之间的关系,分析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发现指示病例后,密切接触者中有2人出现发热和上呼吸道症状且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被确诊为国内首起本地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例.2名密切接触者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与指爪病例多次近距离接触,且现场通风不良;发病潜伏期37~57 h,临床表现均较指示病例轻.经采取严格防疫措施,未见新发病例.结论 此次事件为由输人性传染源引起的本地感染疫情,无防护近距离空气及飞沫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空气流通不良的密闭空间是高危场所.  相似文献   
80.
We report a case of chordoma containing a spindle cell sarcomatoid component with a gradual transition from conventional chordoma. Immunohistochemically, many tumor cells in both conventional chordoma and sarcomatoid components were positive for cytokeratins (AE1/AE3, CAM5.2) and 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 as well as vimentin. This report provides a rare example of sarcomatoid chordoma. Familiarity with this type of bone tumor should help to avoid confusion with dedifferentiated chordoma and other spindle cell sarcomas or carcinomas. Received: 25 February 2000 Revision requested: 28 March 2000 Revision received: 30 May 2000 Accepted: 28 June 2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