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5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35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68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8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目的探讨琥珀酸索利那新在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方面的作用。方法实验组23例,从术后出现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开始给予琥珀酸索利那新口服,5mg/次,1次/d,直至将导尿管拔除后停药;对照组23例,术后留置硬膜外镇痛泵,4d后拔除。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效果与术后留置硬膜外镇痛泵基本相当,但口服琥珀酸索利那新方法简便,适宜广泛临床应用,尤其是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52.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在不同年龄人群均常见,尤其是老年人。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明显。由于病因不明,改善OAB症状的传统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仍局限于部分人群。近来一些新疗法逐渐进入临床,例如肉毒碱A注射、超强辣素、β3受体激动剂和骶神经调节等。本文对这些治疗方法的新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3.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泌尿系的常见疾病,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案。本文基于肝与雌激素相互关系论治膀胱过度活动症,从中医基础理论、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病因病机、膀胱过度活动症与雌激素的关系、肝郁与雌激素的联系等方面进行阐述,为从肝郁-雌激素角度论治膀胱过度活动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4.
P2X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在调控正常及病理状态下的膀胱均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具体的内在机制还未完全阐明。在膀胱收缩及充盈的过程中,P2X 受体充当关键角色,因此对该受体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热点,现将P2X受体与膀胱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新型毒蕈咸受体拮抗药托特罗定治疗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托特罗定1mg呼奥昔布宁5mg及安慰剂进行对比,疗程3周。夜间入睡前2h口服。结果与安慰剂相比,托特罗定和奥昔布宁都使入睡前1h夜尿次数(P<0.01)显著减少。两种药物的副作用主要为口干。在口干(发生率和强度)方面,托特罗定要明显优于奥昔布宁(P<0.05)。结论托特罗定治疗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效果明确,疗程3周即能达到疗效。尽管奥昔布宁也具有很好的疗效,但不良反应限制了它的应用。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 探讨IP3/Ca2 信号转导过程与逼尿肌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Ca2 ]i的关系.方法 建立逼尿肌过度活动大鼠模型,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原代培养的逼尿肌稳定及逼尿肌过度活动大鼠逼尿肌培养细胞内钙荧光强度的变化以及10-5 mol/L IP3及其抑制剂肝素影响逼尿肌稳定大鼠逼尿肌培养细胞后细胞内钙荧光强度在有钙液及无钙液中的变化.结果 逼尿肌过度活动鼠逼尿肌培养细胞内钙荧光强度较逼尿肌稳定鼠显著增强(P<0.01),经10-5 mol/LIP3处理后,逼尿肌稳定大鼠逼尿肌培养细胞内钙荧光强度较处理前显著增强(P<0.01),且有钙液中细胞内钙荧光强度显著高于无钙液中细胞(P<0.01).肝素能显著抑制由IP3引起的逼尿肌培养细胞内钙荧光强度的增强.结论 由IP3激活引起的逼尿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升高可能是逼尿肌过度活动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8.
59.
60.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在治疗轻中度BPH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OAB)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轻中度良性BPH合并OAB患者166例,分为轻度梗阻症状组(88例)(联合用药组48例及坦索罗辛组40例)和中度梗阻症状组(78例)(联合用药组36例及坦索罗辛组42例)。坦索罗辛组均服用坦索罗辛0.2mg,每日1次。联合用药组均口服坦索罗辛0.2mg,每日1次,索利那新5mg,每日1次,共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排尿期症状评分、储尿期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尿常规检查、不良事件等。结果:在轻度梗阻症状组中,联合用药组治疗后在IPSS、储尿期症状评分、Qmax、OABSS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而残余尿无明显变化(P0.05),坦索罗辛组治疗后仅IPSS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而其他方面无明显变化(P0.05);而治疗后联合用药组IPSS[(9.7±3.0)分vs(15.8±3.3)分]、储尿期症状评分[(8.1±1.7)分vs(12.3±3.1)分]、Qmax[(18.6±4.1)ml/s vs(14.2±2.3)ml/s]、OABSS[(5.3±1.3)分vs(9.7±2.7)分]等方面明显优于坦索罗辛组(P均0.05),而残余尿、尿常规检查及不良事件无明显差异(P0.05);在中度梗阻症状组,联合用药组治疗后IPSS、排尿期症状评分、Qmax、OABSS明显优于治疗前,而残余尿无明显差异;坦索罗辛组治疗后IPSS、排尿期症状评分、Qmax、OABSS及残余尿较治疗前改善明显;联合用药组的OABSS优于坦索罗辛组[(4.8±1.5)分vs(6.5±2.5)分,P0.05],而在IPSS、Qmax、排尿期症状评分、尿常规检查及不良事件等方面与坦索罗辛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在治疗BPH轻中度梗阻症状合并OAB均有明显疗效,其疗效优于单用坦索罗辛,而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