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71篇 |
免费 | 294篇 |
国内免费 | 4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篇 |
儿科学 | 10篇 |
妇产科学 | 8篇 |
基础医学 | 358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242篇 |
内科学 | 140篇 |
神经病学 | 316篇 |
特种医学 | 16篇 |
外科学 | 53篇 |
综合类 | 450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81篇 |
药学 | 229篇 |
中国医学 | 667篇 |
肿瘤学 | 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54篇 |
2022年 | 114篇 |
2021年 | 202篇 |
2020年 | 169篇 |
2019年 | 124篇 |
2018年 | 94篇 |
2017年 | 134篇 |
2016年 | 121篇 |
2015年 | 107篇 |
2014年 | 196篇 |
2013年 | 199篇 |
2012年 | 128篇 |
2011年 | 159篇 |
2010年 | 114篇 |
2009年 | 106篇 |
2008年 | 103篇 |
2007年 | 87篇 |
2006年 | 54篇 |
2005年 | 60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38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文章总结王晓燕教授分时间论治失眠、头痛、发热的临床经验,从理论总结到典型病案举例,充分阐明王晓燕教授对分时间论治内伤杂病的认识,说明分时间论治疾病的有效性,扩展临床辨证思维,以进一步学习与研究。 相似文献
32.
[目的]总结浙江省名中医张永华教授应用半夏类方治疗不寐的临证经验,提高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跟师学习,记录和整理张永华教授运用半夏类方治疗不寐的医案,结合相关古籍资料及现代文献研究,研究半夏类方所主不寐的病机、半夏体质的主要特征以及半夏类方的应用,最终分析总结张永华教授运用半夏类方辨证治疗不寐的临床经验,并通过验案佐证。[结果]张永华教授认为,不寐的病机与中焦不畅、阳不入阴有关,而半夏具有化痰降逆、通利中焦等功效。通过配伍,半夏秫米汤、半夏枯草煎、半夏厚朴汤、黄连温胆汤、半夏泻心汤等半夏类方可通过化痰降逆、通利中焦、调和阴阳,发挥治疗不寐的效果。所举医案,患者为胆胃不和、痰热中阻之不寐,治以理气化痰、清热安神之法,依次以半夏类方黄连温胆汤及黄连温胆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效果明确。[结论]张永华教授运用半夏类方药辨治属半夏体质的不寐疗效显著,经验值得临床传承及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初步了解临床中成人不寐患者的一般情况、睡眠情况及中医证候特征与规律。[方法]利用研制的成人不寐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2017年8月—2018年2月以不寐为主诉的成人患者进行预调查,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运用SPSS及Modele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75份,其中被调查者66.67%为女性,平均(56.20±14.19)岁,以60~79岁年龄的人数最多,61.33%的患者是高中及以上学历,44%的患者是脑力劳动为主者;76%的患者有既往病史,涉及43个疾病。90.67%的患者为慢性不寐,81.33%为入睡困难,92%为混合型不寐,PSQI(15.12±3.22)分。73.33%患者的病因病机是情志失调,37个常见中医症状,30.67%属心脾两虚证。[结论]本次预调查的成人不寐患者以女性、老年人、脑力劳动者为主,文化程度较高,常伴有多种内科疾病;以慢性病程为主,以入睡困难者最多,多为混合型不寐;最主要的病因病机是情志失调,常见中医症状除睡眠相关主症外,常伴随精神情绪及日间功能下降症状,证候类型以心脾两虚最多。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使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中医养生调摄对失眠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轻、中度失眠伴焦虑、抑郁症状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通过互联网进行中医综合养生干预和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insomnia,CBT-I)。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睡眠和焦虑抑郁的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干预组的PSQI、PHQ-9、GAD-7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互联网+技术运用中医综合养生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症状,临床疗效优于CBT-I,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5.
顽固性失眠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李建强副教授认为人之寐寤由神主导,神安则寐,神动则寤。五脏不和、神不安其脏为顽固性失眠的主要病机;临证善用太冲、内关、三阴交、尺泽、太溪、照海、足三里七穴为基础穴组通调五脏,推广应用焦氏头针血管舒缩区于失眠的治疗中,博采众长,辨证施治,穴简效宏。 相似文献
3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中国知网中药方剂知识库》《中国方剂数据库》《方剂现代应用数据库》中治疗失眠的中药配伍用药规律,并探讨所得高频药组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统计中药频次,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分析,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运用中药分子作用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ol for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CM, BATMAN-TCM)构建“高频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并对其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功能富集分析。[结果]筛选有效方剂共853首,含469味中药,核心药物有人参、茯苓、酸枣仁、当归、甘草,常用中药类型为补虚药、安神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到6个药对、13个药组,聚类分析得到8个药对、7个药组,发掘得到远志、酸枣仁、当归等高频药组,其主要通过影响神经活动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调控多巴胺能突触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突触,并通过调节氨基酸等基础代谢以及免疫功能起到抗失眠作用。[结论]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以及网络分析结果表明,中药治疗失眠以安神益智、交通心肾、补脾益气等为主要治则,远志、酸枣仁、当归可能通过调控多巴胺能突触和GABA能突触,调节机体基础代谢和神经活动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β(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治疗失眠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人体的气机通过降、沉、升、浮,如环无端不停地进行圆运动。人体中焦轴轮不利,气机升、降、浮、沉失和,脏腑阴阳失交,便会引起圆运动运转失常,从而产生不寐。治疗应以"复圆"为原则,顺应圆运动的规律,恢复人体气机、调整脏腑阴阳,阴平阳秘,气血调和,神安则寐。在临床上,可将不寐分为心阴不足证、肾阳亏虚证、肝阳不足证、脾胃失和证,其中,心阴不足证治以滋阴降火、安神定志,方选天王补心丹合交泰丸加减;肾阳亏虚证治以温补肾阳、宁心安神,方选附子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肝阳不足证治以养肝镇惊、安神定志,采用"升肝降胆"之法,方选酸枣仁汤加减;脾胃失和证治以补阳泻阴、宁心安神,方选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加减。 相似文献
3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压力不断增加,失眠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以整体观为指导,辨证论治,临床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文章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将失眠症分为痰热扰心证、肝郁化火证、瘀血内阻证、心脾两虚证、心肾不交证及心胆气虚证6种证型,并对其治疗方法加以综述,以期为本病的临床治...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刺五加与甲氯芬酯对失眠症的疗效及睡眠质量指数的变化.方法 将失眠症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刺五加针80ml加生理盐水及盐酸甲氯芬酯0.4g再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静滴,Qd×14d;对照组给予安定片2.5~7.5mg,睡前30min口服,14d为1个疗程.两组均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和环境调整.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主观睡眠维持时间、入睡潜伏时限、醒后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效率的变化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改变.结果 根据患者主观睡眠维持时间、入睡潜伏时、醒后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效率的变化,治疗组有效率达90%,对照组有效率为5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评分比较显示,治疗组治疗后总分为(4.22±3.26)分,低于对照组(9.34±3.58)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P<0.05),在其他分值上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t=2.08~3.21,P<0.05).结论 刺五加与甲氯芬酯联合治疗失眠症不仅可以改善患者对睡眠的主观评价,而且还可以减少白天困倦,改善日间脑功能,调整睡眠觉醒周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0.
目的比较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右佐匹克隆片与单用右佐匹克隆片治疗ICU转出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DSM-5失眠诊断标准、年龄18~55岁的5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均服用右佐匹克隆片1~3mg/d;研究组加用4周认知行为疗法。入组患者均接受问卷调查,记录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存在疼痛、焦虑、失眠等不适经历,希望家属陪护,以及对机械通气、各种侵入性操作的疼痛记忆比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入睡时间、觉醒时间、睡眠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效率、Ⅲ期和快速眼动睡眠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及对照组治疗后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ICU转出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