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6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12篇
内科学   59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237篇
综合类   254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124篇
  4篇
中国医学   1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31.
目的观察地佐辛超前镇痛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中的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行PPH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于术前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对照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的O.9%氯化钠注射液。以警觉一镇静(OAA/S)法评定两组患者给药后镇静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术后2,4,8,12,24 h的疼痛程度,并记录追加镇痛药、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射地佐辛后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镇静评分为5分、4分的例数分别为35,5例,对照组分别为38,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12 h,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2.5±0.6)分、(2.8±0.5)分、(3.5±0.9)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有3例(7.50%)、对照组有12例(30.00%)患者要求使用镇痛药,观察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地佐辛超前镇痛可明显减轻PPH患者术后疼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高锰酸钾溶液保留灌肠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符合条件需要行PPH者200例随机分为高锰酸钾溶液组(100例)和九华痔疮栓组(100例),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及药物费用。结果两组术后5 d、1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药物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术后高锰酸钾溶液保留灌肠具有疗效确切、使用方便、治疗费用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地奥司明联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血栓性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88例血栓性痔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地奥司明联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地奥司明治疗,治疗第3、7天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调查患者对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满意度。结果治疗第3、7天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5%、93.2%,对照组分别为63.6%、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奥司明联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血栓性痔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套圈法回复肛垫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2月治疗的环状混合痔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套圈法回复肛垫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肛缘水肿、肛门坠胀、尿潴留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7,P0.05),观察组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8.8±4.3)ml、(7.8±2.3)、(6.8±1.9)d]与对照组[(22.3±6.4)ml、(23.6±3.3)、(13.8±4.3)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776、23.568、8.934,均P0.05)。观察组疼痛0~Ⅱ级分别为20、16、0例,对照组分别为2、27、7例;观察组肛缘水肿0~Ⅱ级分别为21、15、0例,对照组分别为6、20、10例;观察组肛门坠胀0~Ⅱ级分别为14、22、0例,对照组分别为5、26、5例;观察组尿潴留0例,对照组4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94、4.265、2.953、4.235,均P0.05)。结论套圈法回复肛垫治疗环状混合痔效果肯定,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PPH术治疗重度痔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112例重度痔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痔上粘膜环切术,观察组行改良的痔上粘膜环切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术后肛门疼痛及1个月内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性小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30天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肛门疼痛、肛缘水肿、肛门狭窄、肛门溢液的发生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切口出血、尿潴留、痔核回缩率方面,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满意度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但临床疗效两组无差异。结论采用改良的PPH治疗重度痔病能够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减轻术后肛门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可作为治疗重度痔病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PPH治疗内痔发生术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指导术中、术后采取干预措施以减少其发生。方法将2003年1月至2013年6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三科收治的38例内痔患者采用PPH术后大出血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及混合痔分度进行1:2匹配,选取同期76例PPH术后无大出血病例为对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PPH术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切除痔上黏膜完整性(P=0.047)、切除痔上黏膜厚度(P=0.005)、吻合口距齿线的距离(P=0.034)、吻合口缝扎止血(P=0.034)、术后便秘(P=0.002)与PPH术后大出血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切除痔上黏膜厚度、吻合口距齿线的距离、吻合口缝扎止血处数及术后便秘是PPH术后大出血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PPH术后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切除痔上黏膜厚度、吻合口距齿线的距离、吻合口缝扎止血处数及术后便秘。荷包缝合仍是PPH术的核心技术,术中注重荷包缝合的质量和术后加强通便是消除PPH术后大出血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37.
【摘要】〓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接受抗凝剂治疗的内痔患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们对36例由于患有心血管疾病长期接受抗凝剂治疗患者(抗凝组)和49例未接受抗凝治疗(对照组)的内痔患者施行PPH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肛门疼痛、肛门狭窄、肛门失禁、住院期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结果〓抗凝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8±1.9 mL和29.8±3.4 mL(t=22.7,P<0.05),出血较多分别抗凝组有1例(2.8%)、对照组有2例(4.1%),3例患者估计出血量约200~500 mL,给予正确处理措施后彻底止血,无一例输血;术后无一例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意外。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于接受抗凝治疗的内痔患者,PPH手术的疗效与安全性均与正常接受PPH手术患者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38.
【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TST)治疗重度混合痔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02例重度混合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02例患者根据意愿中,48例施行TST术,54例行传统外剥内扎术(M-M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TST组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ST组在术后疼痛、伤口水肿、排尿困难及复发率方面均优于M-M组;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由于TST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安全、有效、微创等特点,在基层医院开展患者能够接受。  相似文献   
39.
金龙  刘牧林 《安徽医药》2019,23(2):333-336
目的 对改良的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手术方式治疗Ⅳ度痔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例行PPH术Ⅳ度痔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常规PPH组100例,改良PPH组100例,将两组的手术耗时、住院周期、术中活动性出血发生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肛缘水肿、术后尿潴留、术后便血)发生率以及术后痔的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在手术耗时、住院周期、术中活动性出血发生情况、术后尿潴留及便血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PPH组术后肛缘水肿的发生率1.00%低于常规PPH组的11.00%,且术后改良PPH组痔复发0例,亦明显低于常规PPH组的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65、13.900,P=0.003、0.000)。结论 改良PPH术能显著降低病人术后肛缘水肿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采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对比研究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术(ERBL)与经典外科手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及胃肠外科住院,分别行ERBL及PPH的Ⅱ度和Ⅲ度痔疮患者各40例。观察组为ERBL手术患者,对照组为PPH手术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早期和晚期并发症以及治疗效果。同时比较ERBL组套扎环数量与套扎早期和晚期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 ERBL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PPH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P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ERBL组术后早期并发症中疼痛及里急后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PPH组(P=0.004和P=0.044);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P=0.608)。不同套扎环数量与ERBL术后早期及晚期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 0.05)。结论 ERBL及PPH治疗痔疮的总有效率相仿,但EBRL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短于PPH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PPH组,且不同套扎环数量对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