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7篇 |
免费 | 77篇 |
国内免费 | 122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20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9篇 |
内科学 | 16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14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8篇 |
综合类 | 135篇 |
预防医学 | 47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308篇 |
中国医学 | 418篇 |
肿瘤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52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48篇 |
2013年 | 115篇 |
2012年 | 78篇 |
2011年 | 77篇 |
2010年 | 64篇 |
2009年 | 46篇 |
2008年 | 46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45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61.
防风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未抽花茎的干燥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IR,UV,MS和NMR等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防风甲醇提取物中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O-当归酰亥茅酚(1),异香柑内酯(2),欧前胡素(3),二十五烷酸(4),川白芷内酯(5),紫花前胡素(6),5-甲氧基-7-(3,3-二甲基烯丙氧基)-香豆素(7),紫花前胡醇当归酰酯(8),花椒毒酚(9),香柑内酯(10),杨芽黄素(11),东莨菪素(12),亥茅酚(13),防风色原酮(14),升麻素(15),亥茅酚苷(16),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17),升麻苷(18)。结论:化合物2,6~8和11为首次从防风中得到。1,13~18等为色原酮类化合物;化合物2,3,5~10,12等为香豆素类化合物;4为脂肪酸类化合物;11为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62.
目的分离鉴定银杏叶中的黄酮类成分。方法95%乙醇提取,硅胶及Sephadex LH20柱层析分离,用UV,IR,NMR和MS等方法确定结构。结果分得7个黄酮类成分,分别为槲皮素(quercetin,Ⅰ)、山萘酚(kaempferol,Ⅱ)、异鼠李素(isorhamnetin,Ⅲ)、芫花素(ginkwanin,Ⅳ)、金松双黄酮(sciadopitysin,Ⅴ)、银杏素(ginkgetin-Ⅵ)、和异银杏素(isoginkgetin,Ⅶ),以及7个其它类型成分,分别为三十烷酸(triacontanoic acid,Ⅷ)、二十八醇(octacosanol,Ⅸ)、白果醇(ginnol,Ⅹ)、二十九烷(nonacosane,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Ⅻ)、棕榈酮(palmitone,ⅩⅢ)和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ⅩⅣ)。结论其中化合物Ⅳ,Ⅷ,Ⅸ,Ⅺ,ⅩⅢ,ⅩⅣ为首次从银杏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3.
目的:明确牛蒡叶的化学成分;阐明其主要成分的动态积累规律,为牛蒡叶适宜采收期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硅胶,大孔吸附树脂,LH-20型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微孔树脂(MCI)等柱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牛蒡叶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结合谱学技术...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炮制对王不留行中刺桐碱及黄酮苷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探索炮制对王不留行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溶出率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测定炮制前后王不留行中刺桐碱、王不留行黄酮苷、肥皂草苷、异牡荆素-2″-O-阿拉伯糖苷和王不留行黄酮苷H的含量及水煎溶出率,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12 min,13%A;12~18 min,17%A;18~30 min,20%A),检测波长280 nm。结果:炮制前,这5个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13%,0.70%,0.018%,0.051%,0.11%,炮制后则分别为0.12%,0.52%,0.016%,0.098%,0.091%;5个成分的水煎溶出率分别升高了7.7%,10.2%,10.8%,11.4%,17.8%。结论:炮制后异牡荆素-2″-O-阿拉伯糖苷含量有较大幅度上升,而王不留行黄酮苷含量有较大下降,其余成分含量有少量下降。炮制对王不留行中刺桐碱及黄酮苷类成分含量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但炮制后这些成分的水煎溶出率均上升。 相似文献
65.
无毒棉花籽为农作物棉花(锦葵科Malvaceae,棉属CossypiumL.)经选育得到的含低量棉酚的变种棉花的种子[1]。文献曾报道无毒棉花子的水提物有较强的5HT受体结合活性[2]。为寻找生物活性成分,笔者对无毒棉花籽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采用聚酰胺色谱技术的分离方法,从中分得4个黄酮苷,经光谱数据鉴定,分别为山柰酚-3-O-β-D-芹菜糖-(1→2)-[α-L-鼠李糖(1→6)]-β-D-葡糖苷()、槲皮素-3-O-β-D-芹菜糖-(1→2)-[α-L-鼠李糖(1→6)]-β-D-葡糖苷()、山柰酚-3-O-β-D-芹菜糖-(1→2)-[α-L-鼠李糖(1→6)]-β-D-葡糖苷()及槲皮素-3-O-β-芹菜…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 探讨蓬子菜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extracts of Galium verum L.,TFG)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TFG组。各治疗组予以相应的药物灌胃6 d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6% CCl4造模,24 h后取样,肝组织HE染色,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以及肝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分析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昆明小鼠5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TFG组(200 mg·kg-1)、抗IL-6单抗(40 mg·kg-1)+TFG(200 mg·kg-1)组、抗TNF-α单抗(5 mg·kg-1)+TFG(200 mg·kg-1)组,各治疗组予以相应的药物处理6 d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6% CCl4造模,24 h后取血清分析AST、ALT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蓬子菜总黄酮能改善肝损伤,降低血清中AST、ALT活性以及肝肾中MDA含量,提高肝肾SOD活性、GSH含量,降低血清中TNF-α和IL-6表达(P<0.05或P<0.01)。抗IL-6、TNF-α单抗能明显降低血清中AST、ALT活性(P<0.05)。结论 蓬子菜总黄酮能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的完整性。同时减少IL-6、TNF-α的释放,改善急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滇黄芩总黄酮(totla flavonoid)对豚鼠心肌组织电压门控性钠通道的影响。方法:成年豚鼠,肝素抗凝后,腹腔麻醉,断头处死,迅速取其心脏,进行Langendorff灌流,先用无钙台式液灌流10 min,再以Ⅰ型胶原酶溶液灌流心脏,待心脏基本变软后剪取心室部分,制备单个心室肌细胞。分离出的豚鼠心肌单细胞,用全细胞电压钳技术记录电压依赖性钠电流进行研究。结果:滇黄芩总黄酮能可逆性抑制钠电流,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06 mg.L-1(95%的可信限是92~112 mg.L-1)。滇黄芩总黄酮并不影响钠通道激活开放的刺激电位阈值、最大激活电位值和反转电位值,但能使可激活开放的钠通道明显减少,钠离子电流明显衰减,可引出的钠电流在-40 mV处较正常组减少45.6%。细胞外给予滇黄芩总黄酮不影响钠通道激活曲线:对照组与106 mg.L-1的滇黄芩总黄酮组的半激活电压(V1/2)分别为(-50.4±1.7)mV和(-50.1±3.1)mV(n=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外给予滇黄芩总黄酮可影响钠通道失活曲线,106 mg.L-1的滇黄芩总黄酮对电压依赖性稳态失活钠电流会引起一个大约12 mV的负向漂移,延缓失活钠通道的恢复:对照组与106 mg.L-1的滇黄芩总黄酮组的V1/2分别为(-69.4±1.6)mV和(-79.3±3.2)mV(n=7,P<0.05),两者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斜率分别为(-8.2±0.9)mV和(7.1±0.7)mV。细胞外给予滇黄芩总黄酮也可影响失活钠通道的恢复,使钠通道的复活时间常数显著延长:对照组和106mg.L-1的滇黄芩总黄酮组的时间常数分别为(15.6±6.3),(29.8±14.8)ms(n=6,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滇黄芩总黄酮可阻滞豚鼠心肌细胞钠通道,是稳定的豚鼠心肌组织钠通道阻断剂。 相似文献
69.
黄苞大戟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黄苞大戟Euphorbia sikkimensis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RP-18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采用NMR等谱学方法鉴定结构。从黄苞大戟地上部分的9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柚皮素(1)、山柰酚(2)、槲皮素(3)、山柰酚-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4)、槲皮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5)、槲皮素-3-O-(2"-没食子酰基)-α-L-吡喃阿拉伯糖苷(6)、麦角甾醇过氧化物(7)、豆甾-5-烯-7-羰基-3β-甾醇(8)、3β-羟基-4α,14α-二甲基-5α-麦角甾醇-8,24(28)-二烯-7-酮(9)、β-谷甾醇(10)、10-葫芦二烯醇(11)、莨菪亭(12)、没食子酸乙酯(13)、对羟基苯甲醛(14)、3-羟基苯乙醇(15)、2,4-二羟基-6-甲氧基苯乙酮(16)。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黄苞大戟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 1 ,4 ~ 8 ,15 为首次从大戟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0.
目的采用UPLC-Q-TOF/MS技术首次对北青龙衣化学成分的胃组织分布进行深入研究。方法大鼠ig给予北青龙衣醇提物后,采集胃组织,经有机溶剂沉淀蛋白,通过Peakview 2.0/Masterview 1.0和Metabolite Pilot 1.5数据处理软件,根据离子碎片精确质量数和同位素丰度比,数据库的二级质谱对比和裂解规律分析,对胃组织中移行成分进行推断和鉴定。结果共鉴定出54个移行成分,其中41个原型成分,包括17个萘醌、9个二芳基庚烷、7个黄酮、5个三萜及3个酚酸类成分;13个代谢产物,包括4个萘醌、3个二芳基庚烷、1个黄酮及5个其他类成分。结论基于UPLC-Q-TOF/MS技术,首次阐明北青龙衣化学成分在大鼠胃组织分布情况,该方法检测快速、准确,为北青龙衣抗胃癌药效学研究与深入开发提供科学的研究数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