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12篇
  免费   1137篇
  国内免费   544篇
耳鼻咽喉   83篇
儿科学   126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981篇
口腔科学   2143篇
临床医学   2281篇
内科学   847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337篇
特种医学   1738篇
外科学   7446篇
综合类   2476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699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646篇
  21篇
中国医学   713篇
肿瘤学   191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426篇
  2022年   753篇
  2021年   1074篇
  2020年   1052篇
  2019年   842篇
  2018年   857篇
  2017年   869篇
  2016年   694篇
  2015年   648篇
  2014年   1474篇
  2013年   1714篇
  2012年   1087篇
  2011年   1154篇
  2010年   1010篇
  2009年   923篇
  2008年   873篇
  2007年   847篇
  2006年   829篇
  2005年   632篇
  2004年   639篇
  2003年   481篇
  2002年   404篇
  2001年   360篇
  2000年   271篇
  1999年   268篇
  1998年   220篇
  1997年   205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15篇
  1976年   15篇
  197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肘关节后脱位并尺骨冠状突骨折9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肘关节后脱位并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2000年3月~2003年5月9例肘关节后脱位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的治疗经验,根据骨折类型分别采用内外侧入路对8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配合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8~24个月,根据HSS评分标准,优5例(55.6%),良2例(22.2%),一般2例(22.2%),优良率77.8%,无严重肘关节并发症发生。结论 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和早期功能锻炼是提高该类骨折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2.
微创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应用微创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ing system,LISS)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探讨其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2003年12月至2004年6月应用LISS技术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41例,男29例,女12例;年龄24 ̄67岁,平均40.6岁。胫骨近端骨折28例,股骨远端骨折13例。多发伤22例(53.7%),陈旧性骨折6例(14.6%),翻修手术1例。新鲜骨折均采用关节面切开复位、干骺端闭合复位及经皮钢板固定技术;陈旧性骨折及翻修手术采用有限切开及经皮钢板固定技术。结果单侧LISS手术时间平均87.2min。全部病例随访13~21个月,平均16个月。3例股骨远端骨缺损患者平均于术后21.3周(19~24周)行植骨术,植骨术后22.3周(18~24周)骨折愈合。其余患者愈合时间平均15.1周(11~23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16.8周(12~25周)。术中发生螺钉脱落1例,提拉复位装置断裂1例,工具断裂1例,螺钉未能按计划置入2例。术后发生关节面复位丢失1例,无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及失败病例。按照Rasmussen骨折复位评分标准,优31例、良10例。术后1年关节活动范围2.4°~95.6°。术后1年HSS评分平均88.4分(58~98分),其中优27例、良10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90.2%。结论LISS为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常规方法难以处理的骨折。但其手术理念及手术技术与传统手术不同,还需要一定病例与随访的积累才能确定其疗效。  相似文献   
83.
腕关节融合钢板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腕关节融合钢板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7月-2004年12月,采用腕关节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腕关节炎21例。随访内容包括腕关节疼痛程度、手指关节活动度、握力和x线片。根据Buck—Gramcko/Lohrnanrm评分表评价腕关节总体功能,DASH调查表评价腕关节融合术对患者日常活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术后21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0个月。术后患侧腕部疼痛值平均为1.5(术前4.5),12例掌指关节和lO例拇指指间关节出现轻微背伸功能障碍,腕部握力为30kg(健侧为38kg)。x线片示腕关节全部骨性融合。Buck—Gramcko/Lohmanrm评分值为8.7,其中优5例、良10例,中6例。DASH值为32,DASH调查表结果表明腕关节融合术后部分日常活动受限。结论腕关节融合钢板内固定成功率高,腕关节疼痛明显减轻,但术后腕关节部分功能丧失。  相似文献   
84.
针刀配合膝关节间断主动活动治疗膝关节强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天民  曹恒君  邵高海 《中国骨伤》2003,16(12):752-753
膝关节强直是膝关节及关节周围创伤、关节炎晚期及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同时伴有髌骨活动度严重减少甚至消失.病理多为髌上囊及两侧沟的广泛粘连,部分患者伴有关节外结构的挛缩.物理治疗几乎无效、开放性手术切开松解及关节镜下松解创伤大,出血多,存在再粘连的可能性,手术并发症多,一次手术失败,没有再次松解的机会.我院自1997年8月-2002年3月,应用针刀闭合松解加关节间断主动活动治疗严重膝关节粘连52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6%贺斯预防骨水泥所致低血压的效果。方法:3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6%贺斯组(n=15);Ⅱ组为平衡盐组(n=15)。在填充骨水泥前分别输入6%贺斯及平衡盐500ml,分别测定入室(基础)、填充骨水泥前1min收缩压、填充骨水泥后5min最低收缩压,并观察心率变化。结果:Ⅰ组用骨水泥后最低收缩压明显高于Ⅱ组(P<0.01)。I组低血压发生率仅为13.3%,而Ⅱ组为60%。结论:在填充骨水泥前输注胶体能有效预防骨水泥所致的低血压。  相似文献   
86.
特异性COX-2抑制剂保护骨关节炎软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特异性COX-2抑制剂对骨关节炎的关节软骨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方法门诊选取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特异性COX-2抑制剂组和维骨力对照组,各40例,单盲给药。应用平均Womac关节炎指数评分和平均OA严重程度指数评定两组用药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使用血清软骨代谢标志物蛋白聚糖与型胶原和关节MRI进行检测关节软骨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经12个月治疗观察,特异性COX-2抑制剂组的平均Womac关节炎指数评分和平均OA严重程度指数在前3个月改善明显优于维骨力对照组(P<0.01),但在治疗12个月后,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12个月后特异性COX-2抑制剂组的软骨代谢指标蛋白聚糖和型胶原及关节MRI均显示组内变化显著(P<0.01),而与维骨力组对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特异性COX-2抑制剂对骨关节炎的软骨有保护和促进修复作用,兼有抗炎与保护软骨双重疗效,它是一类既能改善关节炎症状又能改善关节软骨结构的药物,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同时本研究为其在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此类药物提供了更好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87.
手术治疗外展外旋力所致踝关节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术治疗外展外旋力引起的踝关节骨折35例,平均随访2年半,满意率为88.6%。效果不佳者与软组织损伤严重和关节软骨受损有关。恢复腓骨的长度对防止距骨移位与倾斜十分重要。用钢板固定外踝时要使其下端适应腓骨下段的外翻角。下胫腓联合不论是完全还是不全分离,都应用螺钉固定,以增加踝关节稳定性,早期练习活动。三角韧带断裂时,只要腓骨解剖复位与坚强固定,三角韧带可不予修复。对小于胫骨远端关节面25%的后踝骨折可不予处理。  相似文献   
88.
A 73-year-old woman presenting with persistent swelling of the right knee 30 months after total joint arthroplasty was found to have a Candida parapsilosis infection. Treatment with fluconazole resulted in full recovery.  相似文献   
89.
The fixation of a distally ruptured ulnar collateral ligament of the MP 1 (Metacarpophalangeal) joint without a portion of ligament which can be sutured or a small bony fragment can be accomplished with a variety of methods, most of which require drillholes through borth cortices and a counter incision as well as the removal of the material at a second stage [1, 11, 13, 15]. The Mitek bone mini anchor (Ethicon-Mitek®) proved to be a reliable and quick alternative [10, 12, 16, 18, 19]. It was successfully used in eleven patients with excellent stability of the reconstructed joint.  相似文献   
90.
本文采用三维位移测量方法,测试10例离体人膝标本的胫股关节三维运动特性。发现屈膝过程中,胫股运动也具有典型的三维运动特点。其中在屈膝初期的30°内,胫骨内旋最明显并伴有胫骨内翻现象,平均内旋8°,内翻6-7mm,膝关节完全伸直时胫股扣锁使膝关节稳定,屈曲时胫股“解锁”使膝关节松弛,具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提示,在解释传统的胫股扣锁现象时不应遗漏伴随发生的胫骨内/外翻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