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6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59篇
耳鼻咽喉   57篇
儿科学   123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8篇
内科学   46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677篇
预防医学   18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44篇
  5篇
中国医学   765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251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31.
小儿清热止咳口腔速溶片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小儿清热止咳口腔速溶片 (QRZK -ODT)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氨水引咳、二氧化硫引咳、大肠杆菌内毒素致循环衰竭死亡、二甲苯致耳肿胀、干酵母致热等实验方法。结果灌胃给予QRZK ODT 3 86、1 93、0 97g·kg-1能明显延长氨水或二氧化硫引咳小鼠的咳嗽潜伏期 ,并能减少氨水引咳小鼠的咳嗽次数 ,能显著抑制小鼠二甲苯性耳肿胀 ,对大肠杆菌内毒素致循环衰竭小鼠无明显保护作用 ;大鼠灌胃给予QRZK ODT 2 68、1 3 4、0 67g·kg-1可显著抑制干酵母性发热时的体温升高。结论小儿清热止咳口腔速溶片保持了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的清热、止咳、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针对病因实施治疗的有效率.方法:91例慢性咳嗽患者应用慢性咳嗽解剖学诊断程序 诱导痰细胞学分类进行病因诊断,并针对病因实施特异性治疗.结果:病因诊断率为90%(82/91),病因未明10%(9/91),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占31%(29/91),病毒感染后咳嗽占18%(17/91),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占14%(13/91),鼻后滴漏综合症占8%(7/91),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占5%(4/91).82例明确诊断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治疗有效率93.3%(77/82).结论:慢性咳嗽解剖学诊断程序 诱导痰细胞学分类能使大部分慢性咳嗽患者病因明确,针对性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33.
通过总结历代对“子咳”的论述及认识,阐明了“子咳”的病因病机,结合当今医学的研究进展,指出“子咳”产生的生理病理基础。结合临床提出“子咳”的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法,并提供有效的治疗经验。指出并探究与“子咳”相关中医理论的重要性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4.
痰诱导在慢性咳嗽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痰诱导的可行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探讨其在慢性咳嗽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按照慢性咳嗽解剖学诊断程序进行诊断,对于仍不能确诊的42例慢性咳嗽患者行痰诱导及支气管舒张或激发试验。结果42例慢性咳嗽患者中41例痰诱导成功,成功率为97.6%;4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41例慢性咳嗽患者中痰嗜酸粒细胞增高的有25例,约占61.0%,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CVA)22例(53.7%),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3例(7.3%);痰嗜酸粒细胞不高的有16例(39.0%),其中感染后咳嗽(PIC)4例(9.8%),CVA 2例(4.8%),胃食管反流(GER)5例(12.2%),原因未明5例(12.2%)。CVA及EB患者治疗后痰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均显著下降。结论痰诱导可行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为慢性咳嗽的诊断、治疗提供了一项可靠的评价气道炎症的指标。  相似文献   
35.
[目的]考察咳喘清糖浆镇咳、平喘、祛痰和抗菌、抗炎作用。[方法]以小鼠氨水引咳法和豚鼠枸橼酸引咳法观察其止咳作用;以豚鼠组胺致喘法观察其平喘作用;以小鼠酚红排泌法观察其祛痰作用;以小鼠体内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或大肠杆菌感染实验观察其体内抗菌作用;以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法、棉球致小鼠肉芽肿法、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咳喘清糖浆能明显延长氨水致小鼠咳嗽和枸橼酸致豚鼠咳嗽的潜伏期和减少咳嗽次数(P<0.05或P<0.01);可明显延长组胺诱发豚鼠的哮喘潜伏期(P<0.05);可显著增加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P<0.05或P<0.01);对小鼠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或肺炎克雷伯氏杆菌后的死亡率有一定的降低趋势;并可显著抑制小鼠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度(P<0.05或P<0.01)。[结论]咳喘清糖浆具有明显的镇咳、平喘、祛痰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6.
唐勇军  胡成平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3):267-269
目的 分析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分布。方法 对68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常规行X线胸片、肺功能、食道内镜、痰检查及血液学检查。必要时查支气管激发试验、24h食道PH值监测、鼻窦CT、纤维支气管镜及纤维鼻咽镜。根据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及特异性治疗疗效作最后诊断。结果 病因依次为咳嗽变异型哮喘30例,44.1%、鼻后滴流综合征21例,30.9%;胃食管反流病13例,19.1%;支气管结核2例,2,9%;真菌感染1例,1.5%;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1例,1.5%。结论 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为咳嗽变异型哮喘、鼻后滴流综合征及胃食管反流病。  相似文献   
37.
读贵刊刊登的《复方甘草片含服与吞服的镇咳、祛痰疗效比较》一文后,笔者采用此法对2003年10月~2004年1月在本门诊部诊治的咳嗽病人218例进行临床验证,现将验证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8.
小承气汤、厚朴大黄汤及厚朴三物汤药理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组成药物相同、但配比不同的三方:小承气汤、厚朴大黄汤及厚朴三物汤的药理作用差异,为其临床不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炭末推进、黑便排出、氨水引咳、酚红分泌等理气、泻下及止咳化痰等有关实验.结果:三方大剂量均显著增加炭末在小肠推进距离,小剂量时仅厚朴三物汤有效且与小承气汤差异显著;三方大剂量均显著缩短小鼠出现黑便时间,增加6h内黑便排出总量,小剂量时小承气汤、厚朴大黄汤即呈现明显泻下作用,厚朴三物汤无效;厚朴大黄汤明显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并显著促进小鼠气管酚红排泌,而其它两方作用不明显.结论:小承气汤泻下作用较强,厚朴三物汤理气效果较好,厚朴大黄汤止咳化痰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9.
根据中医的整体观念、脏腑表里关系、十二经气相传承关系,分析董氏“十井穴”的配伍关系,认为“十井穴”有宣开肺气、利咽解痉、清热泻火、平逆止呕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方法 对2015年5月至2017年1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202例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2例患儿的病因分布为:感染后咳嗽81例(40.1%),咳嗽变异性哮喘71例(35.1%),上气道咳嗽综合征43例(21.3%),异物吸入3例(1.5%),胃食管反流性咳嗽1例(0.5%),多发性抽动症2例(1.0%),先天性呼吸道疾病1例(0.5%)。119例(58.9%)慢性咳嗽是单病因所致,83例(41.1%)有多种病因。不同年龄组(< 1岁、1岁~、3岁~、6~14岁)和不同咳嗽性质组(湿咳、干咳)慢性咳嗽病因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儿童慢性咳嗽的前三位主要病因为: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和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不同年龄阶段及不同咳嗽性质的患儿其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