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118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24篇
特种医学   134篇
外科学   93篇
综合类   209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114篇
药学   70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31.
目的分析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在脉络膜挫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81例(82眼)脉络膜挫伤进行FFA及常规眼科检查。结果82眼中63眼(76.83%)显示为脉络膜破裂。其中38眼破裂与出血并存。裂口<1DD者17眼,占26.98%。造影前眼底检查未发现裂口及出血者12眼,占14.63%。结论FFA能最大限度地发现脉络膜挫伤病灶,尤其是检眼镜下未能发现的微小、隐匿的破裂与出血;能客观地确定损伤部位、层次及程度范围。  相似文献   
932.
反转回波脂肪饱和序列技术在膝关节骨挫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静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348-1349
目的评价反转回波脂肪饱和序列(STIR)成像在膝关节骨挫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3例膝关节外伤患者行自旋回波(SE)序列和STIR序列扫描,比较STIR序列及T2像在显示骨挫伤的差异。结果65个膝关节检查中共发现76处病灶,STIR序列全部清晰显示,而SE序列T1加权像显示59处病灶,占79%;T2加权像显示67处病灶,占88%;T2像有9处病灶未能显示,与周围组织的对比不如STIR像清晰。结论STIR像对膝关节骨挫伤的显示优于SE序列T2加权像。  相似文献   
933.
迟发性脑挫裂伤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迟发性脑挫裂伤的CT表现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80例迟发性脑挫裂伤的CT表现.结果在90例迟发性脑挫裂伤患者中,主要CT表现为条片状高低密度混杂影,少见征象为点状及细条状高密度,而其早期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45.5%)、颅骨骨折(41.1%)、脑水肿(25.5%)、硬膜外血肿(20.0%)、硬膜下血肿(12.2%).其好发部位多见于额颞顶叶,占93.3%,少见于枕叶、脑干、小脑、胼胝体、基底节区.结论迟发性脑挫裂伤其CT表现与临床症状不成比例,其主要CT表现可迟于临床体征,多出现于伤后24~72h.临床应视病情变化及时复查.  相似文献   
934.
活血化瘀中药对脑挫裂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验证活血化瘀中药对脑挫裂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家兔自由落体致脑挫裂伤模型,观察活血化瘀中药对脑伤灶大小,病理改变,微血管构筑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 活血化瘀中药可减小脑伤灶体积、防治微血栓形成,减轻间质及细胞水肿,改善微血管构筑和血脑屏幕通透性。结论 活血化瘀中药能促进脑挫裂伤灶吸收,减轻脑水肿和神经细胞损害,其机制可能与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935.
1995年我们对惊厥性脑报伤幼免进行了软脑膜微循环观察。幼兔15只随机分两组,惊厥组8只,对照组7只,用WX-6型微循环显微镜对两组免进行了实验前后的软脑膜微循环观察与脑皮层的病理学检查。结果惊厥组软脑膜做血管直径12.44±0.687μm,对照组,则为15.69±0.916μm,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流速度惊厥组为48.18±0.985mm/s,对照组为56.47±0.796mm/s(<0.01)。惊厥兔脑细胞有水肿、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而对照组正常。  相似文献   
936.
Contusion spinal injury of different severity was induced by the weight drop method in male rats by dropping standard weight from the heights of 6.5, 12.5, 25, and 50 mm on the spine after laminectomy at the Th9 level. The dynamics of recovery of voluntary movements was evaluated over 8 weeks after the operation by comparing the traditional semiquantitative BBB score with objective parameters of exercise tests. Exercise tests detected cessation of spontaneous recovery of impaired functions 1–2 weeks earlier than the BBB method. The maximum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the rotarod and narrowing track tests was 20–40% lower than the level of voluntary movement recovery evaluated by the BBB score. No appreciabl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levels of maximum recovery of voluntary movements (BBB score) and swimming velocity were detected. According to morphometric analysis of the volumes of pathological cavities and intact white matter in the focus of injury, exercise tests adequately reflected the severity of spinal contusion in rats. Exercise tests used in the study are recommended for objective preclinical evaluation of the efficiency of new means for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injuries. Translated from Byulleten’ Eksperimental’noi Biologii i Meditsiny, Vol. 146, No. 10, pp. 471–476, October, 2008  相似文献   
937.
报告1200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脑电图结果:正常498例,轻度异常461例,中度异常200例,重度异常41例,总异常702例(58.5%)。外伤后昏迷时间越长,昏迷程度越重,检查时间越早,脑电图异常率越高,异常度越重;脑电图与病人年龄的关系则不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938.
摘要 目的:探讨小鼠骨骼肌挫伤修复过程中肌再生因子与炎性因子的表达规律。 方法:48只雄性ICR小鼠,随机选择8只作为对照组(C组,n=8),其余小鼠以钝物击打构建骨骼肌挫伤模型(S组,n=40),分别在伤后第12h、1天、5天、10天和15天取腓肠肌待测。右侧腓肠肌制作石蜡标本,用于HE染色,观察骨骼肌损伤修复过程中形态变化;左侧腓肠肌用于基因表达分析,荧光定量PCR检测肌再生调节因子与炎性因子mRNA表达变化。 结果:①骨骼肌挫伤后第5天可见少量再生肌纤维,第10天显著增多,第15天基本恢复正常;②骨骼肌损伤后,肌再生因子MyoD、Myogenin、IGF-1、MGF、HGF、TGF-β1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1),GDF-8 mRNA在伤后表达量未出现显著变化;③骨骼肌损伤后,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CD163、CD206,多种炎性因子IL-1β、IL-6、IL-10和趋化因子CCL2、CCL3、CCL5、CCL8、CXCL10、CXCL12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且多在伤后第5天达到峰值(P<0.05或P<0.01)。 结论:趋化因子和炎性因子可能参与了挫伤骨骼肌早期炎症反应,而多种肌再生正向调控因子如MyoD、Myogenin、IGF-1、MGF、HGF可能参与了挫伤骨骼肌修复再生。  相似文献   
939.
目的 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和多焦点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两种检测项目联合分析在评估眼钝挫伤视觉功能中的价值.方法 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7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44例单侧眼挫伤患者进行视网膜电图(ERG)、视觉诱发电位(VEP)、多焦点视网膜电图(mfERG)检查,并与自身健侧眼为对照眼比较.同时分析图形VEP(P-VEP)和mfERG在诊断眼钝挫伤上的一致性,以及与受伤天数和视力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侧眼比较视觉电生理各指标,结果显示损伤眼表现为P-VEP P100的峰时值显著延长和幅值显著降低(P<0.05),F-VEPP1的幅值显著降低(P<0.05)和mfERG的中心反应幅值显著降低(P<0.05).P-VEP和mfERG两种方法对44例患者的诊断阳性率差异不显著,但是两种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极低,说明两种检查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对眼球钝挫伤进行诊断.受伤天数与P-VEP潜伏期和幅值、mfERG中心反应没有明显相关性.视力与P100峰时值具有相关性.结论 眼外伤导致视神经受损的同时也可能伴有黄斑功能的下降,并且VEP和mfERG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对眼外伤早期诊断,提高阳性率及后续的治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0.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生机制及危险因素,以期为其早期预测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85例中型和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导致低钠血症的不同病因、损伤类型、性别、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手术、脑水肿、颅底骨折和穿透性性损伤等;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颅脑外伤后并发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中,80例出现低钠血症,其中钠盐摄入不足、利尿剂过量使用47例,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19例,脑性耗盐综合征14例。低钠血症更多发生在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χ^2检验结果显示,GCS评分(P=0.000)、脑水肿(P=0.000)、颅底骨折(P=0.000)、穿透性损伤(P=0.001)是颅脑外伤后并发低钠血症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CS评分(P=0.006)、脑水肿(P=0.006)、颅底骨折(P=0.000)、穿透性损伤(P=0.015)是颅脑外伤后并发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弥漫性轴索损伤、GCS评分≤8分、脑水肿、颅底骨折和穿透性损伤的颅脑外伤患者更易发生低钠血症,应早期关注患者血清钠水平,明确病因及时纠正,防止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