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45篇
  免费   9460篇
  国内免费   2182篇
耳鼻咽喉   260篇
儿科学   1136篇
妇产科学   704篇
基础医学   5009篇
口腔科学   2625篇
临床医学   9056篇
内科学   7227篇
皮肤病学   908篇
神经病学   3829篇
特种医学   8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5690篇
综合类   11575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一般理论   26篇
预防医学   5091篇
眼科学   1083篇
药学   8623篇
  482篇
中国医学   6661篇
肿瘤学   4690篇
  2024年   311篇
  2023年   1768篇
  2022年   2617篇
  2021年   4440篇
  2020年   4689篇
  2019年   3335篇
  2018年   3082篇
  2017年   3418篇
  2016年   3477篇
  2015年   3085篇
  2014年   4937篇
  2013年   5278篇
  2012年   4329篇
  2011年   4321篇
  2010年   3226篇
  2009年   2873篇
  2008年   2734篇
  2007年   2746篇
  2006年   2288篇
  2005年   1914篇
  2004年   1619篇
  2003年   1474篇
  2002年   1133篇
  2001年   927篇
  2000年   726篇
  1999年   589篇
  1998年   510篇
  1997年   478篇
  1996年   401篇
  1995年   312篇
  1994年   319篇
  1993年   230篇
  1992年   254篇
  1991年   209篇
  1990年   177篇
  1989年   179篇
  1988年   172篇
  1987年   149篇
  1986年   120篇
  1985年   133篇
  1984年   120篇
  1983年   88篇
  1982年   89篇
  1981年   74篇
  1980年   62篇
  1979年   38篇
  1978年   24篇
  1977年   23篇
  1976年   27篇
  1975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12.
13.
目的探究急诊护理临床带教中采用情景模拟、案例讨论联合教学法效果。方法在本院实习的若干名护生中,选取124名护生分按照教学方法分组,对照组62名实施传统急诊护理带教,观察组62名实施案例讨论、情景模拟联合教学法,对比临床带教效果。结果两组实践与理论成绩相比,观察组成绩更高(P<0.05)。思维、急救及应激能力自我评价相比,观察组的总提高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施案例分析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后,问卷调查中观察组无护生不赞同此模式,非常赞同此教学模式的护生占总人数的90%以上。结论实施案例讨论、情景模拟联合教学模式后,护生急诊护理实践与理论水平均提升,护生我评价较高。  相似文献   
14.
15.
Sonodynamic therapy (SDT) consists of the synergetic interaction between ultrasound and a chemical agent. In SDT, the cytotoxicity is triggered by ultrasonic stimuli, notably through cavitation. The unique features of SDT are relevant in the clinical context more than ever: the need for efficacy, accuracy, and safety while being noninvasive and preserving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However, despite the promising results of this technique, only a few clinical reports describe the use of SDT. The objective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ovide an extensive overview of the clinical and preclinical research conducted in vivo on SDT, to identify the limitations, and to detail the developed strategies to overcome them.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达康滴丸联合盐酸地尔硫卓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4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成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地尔硫卓片,30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心达康滴丸,18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经4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临床症状积分、SAQ和GQOLI-74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S100钙结合蛋白A12(S100A12)、白细胞介素-18(IL-18)、妊娠相关血清蛋白A(PAPP-A)、内皮素-1(ET-1)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心功能。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0.85%和97.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都显著改善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Q积分和GQOLI-74评分均明显升高,而临床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S100A12、IL-18、PAPP-A、ET-1、CTnI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排血量(CO)均升高,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LVEF、CO和LVESD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心达康滴丸联合盐酸地尔硫卓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消化内科见习课的教学效果和体会。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7年12月在消化内科进行见习课的2015级39-40班护理本科学生44例(全部为女生),抓阄分成对照组(22人)和试验组(22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带教方法,试验组给予案例教学法教学,比较两组护生在理论、技能、综合能力和对带教满意度方面有无差异。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专业前的课程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果观察组在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案例教学法能提高护理教学的教学效果,增加学生的理论、操作能力,提高护理临床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教学查房在ICU教学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定2018年1月-2019年1月来本院实习的100例学生,按照教学查房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前者采用传统教学查房方法,后者采用针对性教学查房方法。通过出科操作考试及理论考试后,比较2组实习学生的操作考核成绩、理论考核成绩指标。结果教学结束,观察组实习学生的操作考核成绩(94.11±3.54)分、理论考核成绩(85.74±5.39)分均高于对照组实习学生(P<0.05)。结论针对性教学查房方法可有效提高实习学生的操作考核成绩、理论考核成绩,改善其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和宫瘤消胶囊的联合应用对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为80例子宫肌瘤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将上述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宫瘤消胶囊口服治疗,记录2组患者治疗效果,性激素水平及子宫体积及肿瘤体积变化。结果(1)研究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研究组患者的P、E2、LH及FS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研究组患者子宫体积及肿瘤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米非司酮片和宫瘤消胶囊的联合治疗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primary care physician clinical practice patterns, barriers, and education surrounding pediatric physical activity (PA), and to compare practice patterns by discipl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