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妇产科学   143篇
基础医学   63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53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腺肌病模型小鼠种植窗期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新生ICR小鼠滴喂他莫西芬建立子宫腺肌病模型,随机分为GnRHa降调的模型鼠组(A组)、模型对照鼠组(B组),并取同龄正常小鼠作为对照组(C组),每组8只,于100~115日龄处死,HE染色检测小鼠子宫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CD31染色计算小鼠子宫微血管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种植窗期子宫内膜LIF表达及扫描电镜下观察胞饮突发育情况。结果:①口服他莫西芬法建立ICR小鼠子宫腺肌病模型造模率为100%,B组小鼠子宫肌层微血管密度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种植窗期子宫内膜LIF蛋白水平A组和C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B组可见较多退化的胞饮突,分布稀疏,呈局灶性分布;A组的胞饮突较B组丰富但大小略不均;C组胞饮突分布较丰富且发育完全。结论:新生小鼠口服他莫西芬法可高效建立子宫腺肌病模型,GnRHa降调节能改善子宫腺肌病小鼠子宫内膜中LIF表达及胞饮突发育,从而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93.
[摘要]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在子宫腺肌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内膜、异位病灶组织中的MCP-1含量,并与相应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腺肌病患者不论是在位内膜,还是异位灶,MCP-1含量均高于相应正常对照组(P<0.05),异位灶组织中MCP-1含量高于在位内膜(P<0.05),而且两者具有相关性(r=0.87,P<0.01)。结论 MCP-1可能参与了子宫腺肌病的发病过程,但具体分子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选择性雌激素β受体激动剂WAY-200070对子宫腺肌病异位病灶生长的影响,为从抗雌激素途径治疗子宫腺肌病提供依据。方法将子宫腺肌病患者异位病灶种植于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SCID)颈背部皮下,建立腺肌病鼠模型。移植后第2天给予药物,实验组(n=26)颈背部皮下注射WAY-200070,对照组(n=25)颈背部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NS),连用14d;移植物取出后称重,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腺体和间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雌激素β受体(ERβ)表达。结果实验组移植前后病灶重量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腺体萎缩,结构不完整,间质伴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实验组CD10及细胞角蛋白CK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6);实验组和对照组ER8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19)。结论ERB激动剂WAY-200070作用于SCID小鼠移植子宫腺肌病异位病灶能够引起病灶重量改变、腺体和/或间质的改变,并可能通过作用于雌激素β受体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加味温经汤联合常规治疗对寒凝血瘀证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温经汤,疗程6个月.检测临床疗效、CA125、VEGF、PGF-2a、PGE2、MMP-9、MMP-3、性激素(LH、FSH...  相似文献   
96.
97.
98.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4月至2006年4月北京仁和医院4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以改良的Seldinger s技术完成双子宫动脉超选择插管并栓塞,观察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疗效。结果 48例患者中,UAE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缓解;患者治疗前活动能力丧失程度、疼痛分级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8例患者术后月经量为术前的(51.2±1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贫血改善,术后3个月均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子宫体积平均缩小46.6%(P0.01),病灶体积平均缩小65.2%(P0.01);卵巢内分泌激素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UAE治疗子宫腺肌病近期疗效显著,且微创、安全、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诊断率。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3例子宫腺肌病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符合率为88.9%(56/63),63例子宫腺肌病中有7例误诊为子宫肌瘤,误诊率为11%(7/63)。结论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有较高的准确性,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联合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预测子宫肌瘤并子宫腺肌症发生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16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为单纯子宫肌瘤(对照组)95例和子宫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