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573篇
  免费   22545篇
  国内免费   9456篇
耳鼻咽喉   3445篇
儿科学   9654篇
妇产科学   4069篇
基础医学   34798篇
口腔科学   6832篇
临床医学   33327篇
内科学   53970篇
皮肤病学   4786篇
神经病学   21483篇
特种医学   148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8篇
外科学   40962篇
综合类   29373篇
现状与发展   38篇
预防医学   18602篇
眼科学   5452篇
药学   37350篇
  117篇
中国医学   8026篇
肿瘤学   20393篇
  2024年   611篇
  2023年   3460篇
  2022年   10153篇
  2021年   14221篇
  2020年   8824篇
  2019年   14720篇
  2018年   9505篇
  2017年   8860篇
  2016年   10541篇
  2015年   13615篇
  2014年   23200篇
  2013年   21157篇
  2012年   23717篇
  2011年   21482篇
  2010年   19202篇
  2009年   18945篇
  2008年   17438篇
  2007年   16810篇
  2006年   14281篇
  2005年   10270篇
  2004年   6180篇
  2003年   5437篇
  2002年   4263篇
  2001年   3582篇
  2000年   3117篇
  1999年   2391篇
  1998年   2743篇
  1997年   2581篇
  1996年   2273篇
  1995年   2237篇
  1994年   2111篇
  1993年   1797篇
  1992年   1822篇
  1991年   1629篇
  1990年   1580篇
  1989年   1475篇
  1988年   1373篇
  1987年   1270篇
  1986年   1212篇
  1985年   2273篇
  1984年   2373篇
  1983年   1751篇
  1982年   1861篇
  1981年   1750篇
  1980年   1522篇
  1979年   1284篇
  1978年   942篇
  1977年   924篇
  1976年   827篇
  1974年   53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目的研究T3期胃癌CD34与胃癌新生血管形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胃癌手术标本41例,其中T3N0M020例,T3N1M021例,分别进行特异性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并采用Image Pro Plus 5.0图像软件分析数据,计算胃癌组织CD34微血管密度(MVD)和其他相关抗体(CD44、Ⅳ型胶原、层黏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D34 MVD计数(CD34表达强度),在T3N0M0和T3N1 M0肿瘤组分别为43.10±18.22和56.24±28.3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CD44、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的表达强度,T3N0M0和T3N1M0肿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D34与T3期胃癌组织新生血管形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密切,可作为诊断T3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过敏性刺激诱发气道感觉神经敏化机制。方法成年雄性豚鼠39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致敏/激发对照组(A组,9只)、卵白蛋白(OVA)致敏/生理盐水激发对照组(B组,9只)、OVA致敏/激发实验组(C组,21只)。A组以生理盐水(0.5ml/只)致敏,B、C组以10%OVA(0.5ml/只)致敏,第10天开始雾化吸入生理盐水(A、B组)或1%OVA(C组)进行激发,每天1次,每次30min,根据实验需要又将C组21只豚鼠分为激发1d组(C1组,6只)、连续激发3d组(C2组,6只)、连续激发5d组(C3组,9只)。利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观察与Westernblot技术,研究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在气道神经以及结状神经节、颈静脉神经节内分布与水平及与P物质(SP)和胶质源神经生长因子(GDNF)受体c RET表达神经元关系。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3组豚鼠气道内GAP43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呈网状分布于大、中支气管内,以黏膜下层为主,部分GAP43阳性神经纤维向黏膜层内延伸;在结状神经节和颈静脉神经节内有大量GAP43免疫阳性神经胞体,在结状神经节内主要与SP免疫阳性胞体共存,在颈静脉神经节内主要与c RET免疫阳性胞体共存。Westernblot结果显示,A、B、C1、C2、C3组GAP43蛋白表达水平吸光度(A)值分别为0.38±0.04、0.41±0.03、0.49±0.05、0.79±0.08、0.76±0.04。C1、C2、C3组分别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2组GAP43蛋白表达与C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C3组GAP43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过敏性刺激能诱发气道感觉神经———SP肽能神经、GDNF敏感性神经纤维与胞体表达GAP43蛋白。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索合成条件,制备体内活性和稳定性好的高聚物丙帕锗.并分析其结构确定目的物的正确性。方法 以GeO2为起始原料,磷酸二氢钠为还原剂,制备3-氧锗丙烯酸低分子量聚合物和高分子量3-氧锗丙烯酸(丙帕锗),并进行元素、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X-射线的分析。结果 高分子量聚合物生成,在320℃以下不分解,终产率为72.9%。结论 所采用的方法可行,合成的产品结构正确。  相似文献   
994.
乳腺癌组织中STAT3激活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涂刚  姚榛祥 《医学争鸣》2005,26(7):619-621
目的:分析STAT3在乳腺癌及癌旁乳腺组织中的激活水平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的关系,探讨STAT3在乳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乳腺癌手术标本36例,免疫组化SP法检测STAT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凝胶迁移电泳率实验测定STAT3在乳腺癌及癌旁乳腺组织中的激活水平.结果:在临床ⅡA,ⅡB和ⅢA期乳腺癌组织中STAT3激活水平均明显高于同期癌旁乳腺组织(P均<0.01),ⅡA,ⅡB和ⅢA期乳腺癌组织中STAT3激活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STAT3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和细胞核.结论:STAT3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抑制STAT3的激活可能成为治疗乳腺癌的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5.
猪门静脉回流阻断模型内毒素的移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拟在猪的肠血管阻断模型中探讨门静脉回流阻断肠淤血可能造成的内毒素移位和肿瘤坏死因子释放。【方法】采用种群相近体质量22~25kg雌性小猪8只,无感染症状。分离门静脉和肝后下腔静脉分别阻断、然后开放各60min.观察血压、心率,阻断前和开放60min各取回肠末端小肠全层行光镜、电镜检查,测定门、颈静脉血内毒素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果】门静脉和肝后下腔静脉阻断后,肠淤血、水肿,并随时间延长而加重,光镜检查表明实验后肠粘膜和腺体明显损伤,电镜检查表明细胞超微结构轻微异常。阻断前后的血内毒素、TNF—α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①肠静脉回流阻断60min引起的肠道淤血可导致肠粘膜屏障损伤。②在60min内肠淤血性的损伤不会引起肠腔内内毒素的大量移位及TNF—α的释放。  相似文献   
996.
变形链球菌F-ATP酶亚基基因uncA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耐酸因子F—ATP酶亚基α的结构基因uncA的遗传多态性,并探讨基因多态性与细菌耐酸力及龋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分别从高龋、无龋个体中分离变形链球菌34和30株,其中包括18株高耐酸株、20株低耐酸株。从细菌组DNA扩增uncA,行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及核酸测序比较。结果不同限制性内切酶RFLP产生不同的基因型,测序证实了导致多态出现的基因变异;内切酶Hph Ⅰ产生的A、B基因型在不同患龋个体分离菌株的分布不同(P〈0.05),A型uncA在高龋分离株的检出率高于无龋分离株;内切酶MboⅡ产生的C、D基因型在不同耐酸力菌株中的分布不同(P〈0.05),C型uncA在高耐酸力菌株的检出率高于低耐酸力菌株。结论变形链球菌F—ATP酶的α亚基基因uncA具有明显遗传多态性,酸性环境下生存力强的菌株可能出现基因的适应性变异,不同基因型uncA分布与菌株的耐酸力及致龋力相关。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We present a case of Peutz-Jegher's syndrome in an 18 year old female who was followed for gastrointestinal polyps for 13 years from the age of 5 years. The patient was treated four times with surgical or endoscopic polypectomy for gastrointestinal polyps. At the age of 14 years, a combined surgical and endoscopic approach for the management of Peutz-Jegher's syndrome was carried out. A large polyp of the ileum required enterotomy for its removal, and another smaller polyp of the upper jejunum was identified and removed by intra-operative total enteroscopy via the anus. Intra-operative enteroscopy allows one to identify polyps that would previously have been missed. A more complete polypectomy can be performed using this technique, allowing the patient with Peutz-Jegher's syndrome a longer interval between laparotomies and a reduction in symptoms attributed to polyps.  相似文献   
1000.
A case of unilateral superficial testicular dislocation following blunt scrotal trauma is described, including CT find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