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7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541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84篇
基础医学   1185篇
口腔科学   57篇
临床医学   575篇
内科学   657篇
皮肤病学   99篇
神经病学   106篇
特种医学   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170篇
综合类   1603篇
预防医学   355篇
眼科学   104篇
药学   517篇
  3篇
中国医学   335篇
肿瘤学   32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361篇
  2013年   369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420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358篇
  2008年   566篇
  2007年   358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436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pitx3和nurr1基因在不同年龄大鼠不同脑区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不同年龄SD大鼠不同脑区pitx3、nurr1基闪的表达变化.方法:使用RT-PCR、免疫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pitx3、nurr1基因在正常不同年龄SD大鼠不同脑区转录与翻译水平的表达.结果:RT-PCR、免疫印迹法检测显示,pitx3、nurr1基因在各年龄组火鼠中脑、大脑皮质、海马、纹状体、嗅球和下丘脑均有表达,其中在海马和中脑表达较高;在各年龄组中新生组表达最高,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表达呈下凋趋势;免疫荧光检测E16.5 d组和新生组的中脑和海马区观察到有大量Pitx3或Nurr1单标细胞和Pitx3/TH或Nurrl/TH双标细胞.结论:pitx3、nurr1基凶的表达小仅与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而且可能与儿茶酚胺类神经元的发育和生存维持有关;老年期pitx3、nurr1基因表达下降可能与脑老化和神经退行性变疾病.如帕金森病和老年性痴呆等有关.  相似文献   
42.
采用PCR法克隆自身抗原Ro52kd多肽分子的CDNA,定向插入表达载体PGEX-4T-1,并导入大肠杆菌中组融合蛋白,经免疫印迹法表明,重组融合蛋白具有Ro52kd的抗原性,这为今后对Ro52kd抗原表位的精确定位地分析特定抗原表位与疾病的相关性及制备重组抗原用于临床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探讨不同反应靶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IL—6)对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1(STATl)的激活。方法:利用抗STATl和抗酪氨酸磷酸化STATl的抗体,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IL—6可促进7TDl和TFl细胞生长,但在这两种细胞中对STATl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没有明显影响。M1、R2和U937细胞在IL—6诱导下生长停止并向巨噬细胞方向分化,而IL—6在这3种细胞中均可激活STATl,且激活效应有剂量与时间依赖性。结论:STATl的活化可能与抑制效应有关。我们的数据有助于解释为什么IL—6在不同效应靶细胞中有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跨膜转运蛋白21(TMP21)对γ分泌酶活性的影响。 方法将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缺陷型KO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KO)]分为转染组(T)和对照组(C),转染组转染载有TMP21小分子干扰RNA(siRNA)的质粒,对照组转染空质粒。每组均制备包含细胞全膜蛋白的样品(T1、C1),经CHAPSO进一步溶解后超速离心制备所得纯化全膜蛋白样品(T2、C2),用γ分泌酶组分早老蛋白1(PS-1)特异性抗体免疫沉降C2或T2后获得的γ分泌酶样品(IPT2、IPC2)。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类样品中γ分泌酶重要组分TMP21、PS-1和Nicastrin(NCT)蛋白表达量;应用ELISA法检测β淀粉样肽40和β淀粉样肽42的生成总量。 结果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显示,TMP21蛋白表达量在转染组样品IPT2中为(5294±247)ng/ml,在对照组样品IPC2中为(19110±579)ng/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样品中PS-1与NCT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TMP21可与PS-1共沉降。ELISA法检测显示,转染组样品IPT2与饱和浓度底物C99反应生成的β淀粉样肽40和β淀粉样肽42总量为(348±18)pg/ml,对照组样品IPC2为与饱和浓度底物C99反应生成的β淀粉样肽40和β淀粉样肽42总量为(342±18)pg/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TMP21可能为γ分泌酶的组分之一。在TMP21蛋白低表达状态下γ分泌酶活性升高,提示TMP21为γ分泌酶的负调控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克隆人Angiostatin K(1-3)基因,获得有活性的重组人血管抑素蛋白,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以人新鲜肝脏组织为材料,通过RT-PCR得到人Angiustatin基因的AK(1-3)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ET30a-Angiostatin,转化表达菌Rosetta(DE3),对转化子进行诱导表达,利用Ni-NTA亲和层析纯化目的 产物,并验证其活性.结果 获得了人Angiostatin基因AK(1-3)片段的正确序列,表达和纯化了人血管抑素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纯化后证明表达产物具有较高纯度(达到90%).结论 Anginstatin K(1-3)可在原核融合蛋白表达载体中表达,且得到有活性的目的 蛋白.  相似文献   
46.
抗核糖体抗体阳性判断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针对分子量为 38kD和 或 15 16 5kD多肽抗原的抗核糖体抗体 (anti ribosomalantibodies)与SLE的关系 ,探讨抗核糖体抗体的阳性判断标准及其在SLE中的检出情况。方法 :收集病人血清 2 6 2例 ,包括SLE115例、RA5 7例、硬皮病 2 0例、MCTD39例及其他免疫性疾病 31例 ,用免疫印迹法 (Western blot)检测其抗ENA抗体谱。结果 :分别以同时出现 38kD和 16 5 15kD蛋白条带以及出现 38kD蛋白条带为判断抗核糖体抗体阳性的标准 ,则该抗体对诊断SL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分别为 2 8 7% (33 115 )、96 6 % (14 2 14 7)及 17 4 % (2 0 115 )、97 3% (14 3 14 7) ,两者比较敏感性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特异性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仅 38kD分子阳性的 14例样本中 ,SLE占大多数 ,显著多于其它疾病 (71 4 %比 2 8 6 % ,P <0 0 5 ) ;38kD分子阳性同时伴抗Sm抗体阳性者多于抗Sm抗体阴性者 ,但无显著性差异 (6 4 3%比 35 7% ,P >0 0 5 )。结论 :抗核糖体抗体 38kD分子与SLE密切相关 ,而与抗Sm抗体相关性不强。以 38kD为主要抗原多肽判断抗核糖体抗体 ,不仅可以提高该抗体的阳性检出率 ,同时也不会降低其对SLE诊断的特异性 ,该判断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Gq/11蛋白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d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大鼠肠损伤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油酸法复制大鼠ARDS模型,根据观测时限再将油酸组分为30min,60min,90min,120min 4个组,免疫印迹法检测小肠粘膜中Gq/11蛋白含量,测定血浆、小肠组织匀浆ACE、LDH活性和MDA含量。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JNK/p38 MAPK在β淀粉样蛋白多肽片段25~35(Aβ25~35)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样胎鼠皮层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Tau蛋白磷酸化和JNK/p38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JNK/p38 MAPK)的表达情况.结果 凝聚态Aβ25~35(20μmol/L)作用于皮层神经元12h,Tau蛋白Ser396、Ser199/202、Thr205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同时JNK/p38 MAPK的总量及其活性形式-磷酸化JNK/p38 MAPK的蛋白表达水平也增加.结论 Aβ25~35可通过激活JNK/p38 MAPK使Tau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49.
基因印迹 (genomicimprintin)在胚胎发育、生长中起重要作用[1]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印迹基因异常是某些恶性肿瘤重要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这种基因突变的调控异常可能是癌变机制中的重要环节[2 ] 。IGF2 (insulin likegrowfactorⅡ )为父源等位基因表达的印迹基因 ,在除肝、脉络膜丛和软脑脊膜外的绝大多数正常组织中均表现为父源等位基因表达 ,而母源等位基因静止或表达极弱[3] 。有报道 ,IGF2的印迹异常与儿童肿瘤如Wilms瘤和某些成人肿瘤 ,如肾透明细胞肉瘤、卵巢癌等密切相关。IGF2…  相似文献   
50.
慢性复合应激对大鼠海马生长休止蛋白7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复合应激对大鼠海马神经元中生长休止蛋白7(Gas7)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为慢性复合应激组和正常对照组.复合应激组动物进行6周的垂直旋转、睡眠剥夺、捆绑(6h/d)和夜间光照等慢性复合性应激试验;实验结束后,所有动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等方法 检测大鼠海马Gas7蛋白表达的变化和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Gas7在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海马各区均有表达,主要表达在海马神经元的胞质和突起内.其中在CA1区和齿状回呈较强阳性表达,CA3区表达则较弱;慢性复合应激组CA1区和齿状回阳性染色加深,平均吸光度明显上升(P<0.05),而CA3区则不明显(P>0.05).慢性复合应激组中部分切片在下托可见少量Caspase-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免疫印迹检测表明,慢性复合应激组大鼠海马Gas7表达明显增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Gas7可能参与了在应激情况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以及促进神经元的发生和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