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36篇
  免费   1508篇
  国内免费   480篇
耳鼻咽喉   146篇
儿科学   140篇
妇产科学   534篇
基础医学   1231篇
口腔科学   538篇
临床医学   2563篇
内科学   965篇
皮肤病学   72篇
神经病学   651篇
特种医学   810篇
外科学   1227篇
综合类   3106篇
一般理论   5篇
预防医学   2472篇
眼科学   177篇
药学   2039篇
  63篇
中国医学   1791篇
肿瘤学   294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471篇
  2022年   829篇
  2021年   1047篇
  2020年   962篇
  2019年   742篇
  2018年   742篇
  2017年   786篇
  2016年   743篇
  2015年   683篇
  2014年   1319篇
  2013年   1699篇
  2012年   1256篇
  2011年   1253篇
  2010年   869篇
  2009年   824篇
  2008年   835篇
  2007年   695篇
  2006年   609篇
  2005年   466篇
  2004年   387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目的研究数字化技术辅助手术治疗 Pilon 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30例 Pilon 骨折患者,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各15例)。A 组采用数字化技术辅助手术,将患者计算机断层扫描(CT)数据导入Mimics10.01软件进行三维重建,选择合适术式行模拟复位手术,再进行手术治疗;B 组则采用传统的非数字化技术辅助手术。术后第2天,采用放射学疗效评价标准(Burwell-Charnley 标准)评估患者术后骨折复位情况;术后6个月、12个月,采用临床疗效评价标准(Olerud-Molander 主观评分标准)评估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第2天,A 组解剖复位及功能复位例数多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A 组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技术辅助手术治疗 Pilon 骨折可使骨折块更好复位,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95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仿真内镜成像在膀胱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纤维膀胱镜或手术病理证实为膀胱癌患者75例.对患者术前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图像和仿真内镜图像进行分析,比较多层螺旋CT分期与病理分期的准确率.结果 75例患者共发现病灶94个.螺旋CT分期:T1 26例、T2a 27例、T2b 13例、T3 12例、T4 16例;病理分期:pT1 28例、pT2a 24例、pT2b 14例、pT3 12例、pT4 16例.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膀胱癌准确率为89.4%(84/94);腔内息肉样病变,仿真内镜诊断敏感性96.6%(84/87);膀胱壁无蒂隆起性病变诊断敏感性为90.9%(10/11).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仿真内镜诊断膀胱癌分期准确率为94.5%(91/94),当肿瘤局限于膀胱壁内(≤T2b)时,诊断准确率为91.2%(51/56);肿瘤侵犯膀胱壁外结构时(≥T3),诊断准确率达100.0%(28/28).结论 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仿真内镜成像对膀胱癌术前临床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53.
目的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膝关节骨性结构在屈伸运动过程中的三维空间形态,为观测膝关节面交叉韧带附丽区的相对位置变化和进一步研究前、后交叉韧带等长重建最佳等长点提供计算机辅助设计新方法。方法 采用实验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新鲜人体膝关节标本进行屈伸运动实验,并通过激光三维扫描方法记录、计算膝关节的空间活动指标,然后重建膝关节计算机三维模型。通过实验中的空间活动指标控制此模型虚拟运动,再现膝关节各屈伸角度下股骨、胫骨和腓骨的空间位置。结果 计算机还原出各运动角度下膝关节骨性结构(股骨、胫骨及关节面)的空间形态,利用软件Geomagic的几何计算功能可分别测量模型中各个运动状态交叉韧带附丽区两点间的三维空间距离。讨论本研究方法可以真实地记录和再现膝关节三维运动过程,从空间结构上更精确、合理地寻找重建等长点,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手术重建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54.
目的 观察易-和康复技术改善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71例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患者,通过中央随机系统按2: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4例、对照组57例.其中,治疗组脱落17例,完成病例观察97例,脱落率为14.9%;对照组脱落8例,完成病例观察49例,脱落率为14.0%.治疗组采用易-和康复...  相似文献   
955.
虚拟人体将为创伤骨科研究提供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虚拟人体”是一个较新的学术名词,这是当前科技前沿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相结合的研究新领域。虚拟人体研究是将人体结构和功能加以数字化,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在电脑屏幕上出现可视的仿真人。虚拟人的全部研究发展包括四个阶段:“虚拟可视人”、“虚拟物理人”、“虚拟生理人”和“虚拟智能人”。当前研究进展情况已构建了“虚拟可视人”,正向后续阶段探索。有很多科学问题和应用开发问题尚有待解决,研究工作方兴未艾,任重道远。本就此项发展前景深远、当前尚未完善的新技术平台与创伤骨科研究工作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56.
毛兆光  姜岳武  毛建华  童培建 《中国骨伤》2016,29(11):1058-1060
正患者,男,63岁,10年前因左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头坏死,在我院行左侧人工全髋置换手术,术后恢复满意,正常参加农村重体力劳动。近2年出现左髋疼痛、跛行,并进行性加重。左下肢短缩4 cm左右,左髋外展、外旋及屈曲功能均明显受限,肢端血管、神经功能均正常。右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头坏  相似文献   
957.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及虚拟手术技术在肝移植外科中的意义。方法利用2例胆管结石患者的肝脏64排螺旋CT扫描数据集,人工方法对图像进行分割、配准,采用VTK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然后导入到Free—Form Modeling System进行修饰。利用系统的力反馈设备PHANTOM进行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手术的仿真研究。结果①重建的肝脏模型具有肝脏、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和胆道系统,形态逼真,立体感强;肝脏可视化后,肝脏内部管道空间立体感强,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和肝胆管的分布、行程以及相互关系明晰。②在建立的虚拟手术系统的虚拟环境中,使用力反馈设备PHANTOM操纵“虚拟手术刀”模拟了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的手术过程,其结果符合临床手术的效果;通过控制肝脏模型切除部分的透明度,使肝脏手术切割平面可视化以及肝脏内部管道手术切断平面可视化;手术模拟过程逼真,形象,且有“力”的感受。结论①可视化的肝脏重建模型立体、逼真,有利于肝移植手术方案的合理设计;②肝移植术前的手术设计和可视化演示可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手术风险及减少手术并发症,加强医患沟通;③虚拟肝移植手术有利于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  相似文献   
958.
目的睾丸特异性含溴结构域的蛋白(BRDT)在睾丸中特异表达,参与精子生成的染色质重组过程。本文虚拟筛选基于结构的人BRDT小分子抑制剂。方法从PDB(Protein Data Bank)下载BRDT核心结构域与小分子抑制剂JQ1结合结构域的晶体结构(PDB ID:4FLP),利用分子模拟软件Discovery Studio 3.0,构建了其活性位点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运用最佳药效团模型对10 000个化合物的数据库进行初筛,随后运用Libdock分子对接方式对初筛得到的潜在目标化合物进行复筛;最后运用BRDT Bromodomain TR-FRET Assay方法,对虚拟筛选得到的化合物进行实物筛选。结果运用虚拟筛选和蛋白水平筛选相结合的方法,从40 000个化合物中最终得到1个对BRDT有较高抑制作用的小分子抑制剂T480。结论利用一种基于结构的集合虚拟筛选与蛋白水平筛选的BRDT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方法,筛选到BRDT的一个小分子抑制剂。  相似文献   
959.
Virtual placement of posterior C1-C2 transarticular screw fixa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e wanted to evaluate how often safe and effective posterior C1-C2 transarticular screw placement is realizable when it is performed according to guidelines given in the literature. In 50 adult patients,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scan data from C0 to C3 were transformed into a 3D spine model. Virtually, bilateral screws were placed from the medial third of the C2-C3 facet joint towards the rim of the C1 anterior arc parallel to midline. Three categories of virtual screw position were rated: optimal (virtual screw inside the C2 pars interarticularis, transversing the middle third of the atlantoaxial joint, and sparing the vertebral artery canal), suboptimal (virtual screw violating the C2 pars interarticularis, and/or transversing the lower or upper third of the C1-C2 joint, and sparing vertebral artery canal), and unacceptable (virtual screw breaching the vertebral artery canal). Optimal placement was seen in 74, suboptimal placement in 11, and unacceptable locations in 15 sites. We conclude that due to the variability of the anatomy of the upper cervical spine, optimal transarticular C1-C2 screw placement is not possible in up to 26%, and even hazardous in up to 15%. This paper was presented in part at the Jahrestagung der Deutschen Gesellschaft für Neurochirurgie, May 25–28, 2003, Saarbrücken, Germany  相似文献   
960.
王娟  焦小杰 《武警医学》2017,(4):355-357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检测与分离技术.方法 选取武警北京总队医院2013-10至2016-10收集的90份免疫球蛋白异常血清,运用单扩法对血清IgG含量进行检测,将90份血清分为3组,每组30份,分别运用单扩法、免疫散射比浊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对血清IgG、IgA、IgM含量进行检测,然后对3种检测方法测定IgG、IgA、IgM的异常情况、免疫球蛋白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扩法测定IgG、IgA、IgM的异常率分别为22.6%、12.4%、7.9%;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IgG、IgA、IgM的异常率分别为20.3%、14.0%、9.2%;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IgG、IgA、IgM的异常率分别为8.0%、1.5%、6.2%.单扩法、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IgG、IgA、IgM的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免疫透射比浊法(P<0.05),但单扩法、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IgG、IgA、IgM的异常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扩法、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IgA、IgM含量均显著高于免疫透射比浊法(P<0.05),而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IgA、IgM含量又均显著高于单扩法(P<0.05),但3种检测方法测定IgG含量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扩法、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含量效果较免疫透射比浊法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