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24篇 |
免费 | 357篇 |
国内免费 | 6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篇 |
儿科学 | 69篇 |
妇产科学 | 830篇 |
基础医学 | 605篇 |
口腔科学 | 43篇 |
临床医学 | 564篇 |
内科学 | 494篇 |
皮肤病学 | 93篇 |
神经病学 | 192篇 |
特种医学 | 717篇 |
外科学 | 642篇 |
综合类 | 676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480篇 |
眼科学 | 14篇 |
药学 | 701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93篇 |
肿瘤学 | 1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73篇 |
2022年 | 152篇 |
2021年 | 196篇 |
2020年 | 192篇 |
2019年 | 167篇 |
2018年 | 183篇 |
2017年 | 173篇 |
2016年 | 203篇 |
2015年 | 195篇 |
2014年 | 371篇 |
2013年 | 395篇 |
2012年 | 324篇 |
2011年 | 399篇 |
2010年 | 294篇 |
2009年 | 300篇 |
2008年 | 300篇 |
2007年 | 283篇 |
2006年 | 257篇 |
2005年 | 236篇 |
2004年 | 209篇 |
2003年 | 165篇 |
2002年 | 137篇 |
2001年 | 112篇 |
2000年 | 86篇 |
1999年 | 70篇 |
1998年 | 86篇 |
1997年 | 76篇 |
1996年 | 70篇 |
1995年 | 91篇 |
1994年 | 70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50篇 |
1991年 | 41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32篇 |
1984年 | 34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24篇 |
1981年 | 23篇 |
1980年 | 17篇 |
1979年 | 12篇 |
1978年 | 12篇 |
1977年 | 11篇 |
1976年 | 6篇 |
197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介绍一种即微创又有效的阴道紧缩手术。方法采用打孔器在会阴处打6个小孔,将2根双向倒齿线经小孔对盆底肌肉行双菱形法缝合,收紧盆底肌肉,缩小阴道口。结果本组20例患者手术时间为30~40 min,平均35 min。出血量较少,无瘢痕形成。获随访6个月,性生活满意度较术前有所提高。结论采用双菱形缝线法阴道紧缩术,设计科学,损伤小,不遗留瘢痕,且并发症较少,是改善阴道松弛及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的简单而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2.
气囊助产术改善阴道分娩质量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气囊助产术对改善阴道分娩质量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符合相关条件的1238名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除临产后在宫口扩张2~4cm时行双扩法气囊助产术外,其它产科处理措施与对照组相同。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7.16±2.13)h、第二产程(0.59±0.24)h和总产程(7.89±3.58)h短于对照组(9.86±3.05)h、(0.84±0.56)h、(10.88±3.15)h(t=3.01、2.16、2.56,P<0.01、P<0.05、P<0.05);自然分娩率(79.03%)高于对照组(63.75%)(χ2=34.95,P<0.01);产钳助娩率(10.81%)和剖宫产率(10.16%)低于对照组(22.33%、13.92%)(χ2=30.31、4.34,P<0.01、P<0.05);观察组产后2h内阴道出血量(252.59±53.96)ml和产后出血发生率(1.26%)低于对照组(281.04±83.87)ml、3.57%(u=2.19、χ2=5.68,均P<0.05);胎儿窘迫发生率(4.35%)和使用缩宫素催产率(14.52%)低于对照组(10.03%、26.86%)(χ2=15.68、28.44,均P<0.01);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0.65%)和软产道损伤发生率(3.05%)与对照组(0.81%、3.0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0.0018,均P>0.05)。结论气囊助产术能显著缩短产程,提高阴道自然分娩率,降低手术产率,减少阴道出血量,降低胎儿窘迫率和缩宫素催产率,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适宜的现代助产技术,对改善阴道分娩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3.
阴式子宫全切术后输卵管脱垂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全切术后输卵管脱垂原因、诊断、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7年11月阴式子宫全切术307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后共发生阴道残端输卵管脱垂3例,发生率0.98%。3例患者术后均放置阴道引流管,其中2例患者有症状,1例无自觉症状。妇科检查:1例阴道残端见输卵管伞端,2例阴道残端见类似肉芽样组织。3例患者经阴道切除、局部烧灼脱垂的输卵管,术后半年复查无异常。结论输卵管脱垂是阴式子宫切除术后一种少见并发症。输卵管脱垂一般发生于子宫全切术后放置阴道引流患者,经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妇月康胶囊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390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130例。3组患者均口服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流产,孕囊排出第2天,观察组不用药,常规处理;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肌肉注射治疗;治疗组采取口服妇月康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出血量和出血时间少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与观察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妇月康胶囊和缩宫素用于药物流产后,均能减少出血时间和出血量,但妇月康胶囊应用更简便、更易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治疗阴道念珠菌病的有效方法。方法:收集2007年3月至2008年7月阴道念珠菌病患者1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0例,时照组600例,治疗组:≥13mg/L臭氧水冲洗及浸泡阴道3—5分钟,然后,阴道置咪康唑栓1枚(200mg),1次/日,共3日。对照组:单纯咪康唑栓治疗,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9.6%,无效0;对照组:治愈率62.0%,无效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臭氧水(O3)冲洗浸泡阴道,辅以硝酸咪康唑栓治疗阴道念珠菌病效果显著,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技术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10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妇科和肿瘤科诊治的180例已确诊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类型将子宫内膜癌患者为观察组85例,子宫内膜增生为对照组95例,两组通过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检测结果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均进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显像指标,如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血流显示率、血流阻力指数等,观察子宫形状、内膜回声,并记录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中有81例诊断为子宫内膜癌,3例误诊,1例漏诊,准确率为95.29%(81/85);对照组中有90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症,3例误诊,2例漏诊,准确率为94.74%(90/95)。子宫内膜厚度观察组为(22.43±3.29)mm,对照组为(15.93±3.45)mm;子宫血流显示率观察组为82.37%,对照组为9.29%;血流阻力指数观察组为0.43±0.03,对照组为0.67±0.03;观察组子宫体增大,回声不均匀,子宫内膜不均匀轻度增厚,对照组子宫大小形态无异常,回声均匀,子宫内膜增厚。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能够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增生症,在子宫内膜病变中能作为首选检测方法,具有一定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了解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筛查阳性孕妇的阴道微生态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诊治的妊娠晚期GBS筛查阳性1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孕妇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时期妊娠晚期GBS筛查阴性的10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行阴道微生态检查,比较两组孕妇的微生态结果及母儿结局。试验组根据是否合并微生态失调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合并微生态失调共62人,乙组微生态正常共38人。比较两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宫腔感染+产褥感染的发生率以及新生儿感染率。结果试验组微生态失调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宫腔感染+产褥感染发生率及新生儿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宫腔感染+产褥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BS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相关,对GBS阳性且合并微生态失调者,改善其阴道微生态环境,可能改善围产结局。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对子宫肌瘤阴式剔除手术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54例采用子宫肌瘤阴式剔除术的患者,手术后对患者应用常规的治疗方式一抗生素治疗,并对患者进行维持3~6个月的随访和记录,作详细的研究和分析;结果:54例采用子宫肌瘤171式剔除手术的患者均获得成功,没有输尿管、膀胱、直晒因手术受到损伤,没有中转开腹的患者,患者身体恢复良好;结论:子宫肌瘤阴式剔除术的特点是创伤小、操作时间短、恢复快、能保留子宫、腹壁无瘢痕、经济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MRI定量测量T2弛豫时间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对腰椎间盘退变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46例无症状青年志愿者行腰椎常规MRI、T2-mapping和DWI检查.由两位医师分别对椎间盘进行Pfirrmann分级,并间隔一周2次测量髓核的T2值和ADC值.结果:同一观察者或不同观察者间测量的T2值和ADC值的一致性均较好(ICC=0.86~0.93,P<0.01).髓核T2值及ADC值均与Pfirrmann分级呈负相关,但以T2值相关性更佳(rT2 =-0.70,P<0.01;rADc=-0.60,P<0.01).髓核T2值和ADC值在不同Pfirrmann分级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0.6和72.3,P<0.01);各级间两两比较,T2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DC值在Pfirrmann Ⅰ级与Ⅱ级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值和ADC值鉴别Ⅰ级与Ⅱ级、Ⅱ级与Ⅲ级、Ⅲ级与Ⅳ级椎间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92和0.80(P均<0.01);0.69(P<0.01)、0.90(P<0.01)和0.74(P<0.05).结论:T2值和ADC值均能定量评估腰椎间盘退变,二者相互结合能更全面地观察椎间盘早期退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猪眼LASIK术后角膜的应力松弛特征方法:新鲜猪眼,经视神经灌注维持眼压恒定,行常规LASIK手术,基质床分别切削30%,50%,70%整体角膜厚度,用自制的模具尺,切取哑铃型试件,200mL/L人血白蛋白液浸泡,冰箱4℃过夜保存.将试样吸干蛋白液,置于自制夹具固定,于美国Tytron250力学实验机做应力松弛实验.应力松弛突加载荷的加载速率为385mm/min,伸长比为1.5,松弛时间1 000s,计算机自动采集数据.结果:LASIK手术中,单纯切开角膜瓣即导致了角膜的应力松弛程度降低,P<0.05(P=0.49),但是程度不大,可能角膜依然保持其粘弹特性.当激光消融30%角膜整体厚度及大于此值时,角膜的应力松弛程度几乎下降了一倍,P<0.01.在LASIK手术中角膜的纵向应力松弛程度不如横向的变化明显,尤其是在70%切削深度条件下,角膜的横向应力松弛程度小于纵向应力松弛程度,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猪眼角膜在横向上的应力松弛程度与纵轴方向的应力松弛程度相似,猪眼角膜LASIK手术后,角膜横轴方向的应力松弛程度小于纵轴方向应力松弛程度,在70%角膜厚度的切削深度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猪眼LASIK手术中,切削深度越深,角膜的应力松弛程度越差,也就越容易引起角膜的形变和蠕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