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66篇
  免费   5531篇
  国内免费   1961篇
耳鼻咽喉   609篇
儿科学   1255篇
妇产科学   1873篇
基础医学   8204篇
口腔科学   1189篇
临床医学   7382篇
内科学   10293篇
皮肤病学   530篇
神经病学   4664篇
特种医学   26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6113篇
综合类   11216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8234篇
眼科学   527篇
药学   9008篇
  109篇
中国医学   2771篇
肿瘤学   6431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900篇
  2022年   1726篇
  2021年   2744篇
  2020年   2573篇
  2019年   2100篇
  2018年   2196篇
  2017年   2260篇
  2016年   2450篇
  2015年   2408篇
  2014年   4766篇
  2013年   5122篇
  2012年   4587篇
  2011年   4976篇
  2010年   3860篇
  2009年   3671篇
  2008年   3697篇
  2007年   3791篇
  2006年   3200篇
  2005年   2861篇
  2004年   2457篇
  2003年   2122篇
  2002年   1832篇
  2001年   1677篇
  2000年   1411篇
  1999年   1353篇
  1998年   1117篇
  1997年   1093篇
  1996年   1014篇
  1995年   939篇
  1994年   847篇
  1993年   626篇
  1992年   646篇
  1991年   582篇
  1990年   509篇
  1989年   470篇
  1988年   429篇
  1987年   336篇
  1986年   320篇
  1985年   460篇
  1984年   430篇
  1983年   276篇
  1982年   339篇
  1981年   305篇
  1980年   282篇
  1979年   232篇
  1978年   184篇
  1977年   153篇
  1976年   140篇
  1975年   1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Vaccine》2020,38(39):6141-6152
Influenza vaccination is considered the most valuable mean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seasonal influenza infections, which causes various clinical symptoms, ranging from mild cough and fever to even death. Among various influenza vaccine types, the inactivated subunit type is known to provide improved safety with reduced reactogenicity. However, there are some drawbacks associated with inactivated subunit type vaccines, with the main ones being its low immunogenicity and the induction of Th2-biased immune response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role of a single-stranded RNA (ssRNA) derived from the intergenic region in the 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 of the Cricket paralysis virus as an adjuvant rather than the universal vaccine for a seasonal inactivated subunit influenza vaccine. The ssRNA adjuvant stimulated not only well-balanced cellular (indicated by IgG2a, IFN-γ, IL-2, and TNF-α) and humoral (indicated by IgG1 and IL-4) immune responses but also a mucosal immune response (indicated by IgA), a key protector against respiratory virus infections. It also increases the HI titer, the surrogate marker of influenza vaccine efficacy. Furthermore, ssRNA adjuvant confers cross-protective immune responses against heterologous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while promoting enhanced viral clearance. Moreover, ssRNA adjuvant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memory CD4+ and CD8+ T cells, which can be expected to induce long-term immune responses. Therefore, this ssRNA-adjuvanted seasonal inactivated subunit influenza vaccine might be the best influenza vaccine generating robust humoral and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s and conferring cross-protective and long-term immunity.  相似文献   
72.
近年来,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药物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错配修复缺陷治疗中的成功使得该疾病的免疫治疗得以重视。然而,失配修复缺陷的结直肠癌患者仅占结肠癌患者的一部分。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将免疫治疗应用到疾病的早期阶段,包括辅助一线治疗,以及检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敏感性。然而,哪些患者能够从该免疫治疗中获益仍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因为这类药物具有自身免疫毒性。PD-1的配体之一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作为一种检测生物标记物,其检测可以通过免疫组化来实现。但其免疫组化的检测存在一些混杂因素,包括应用不同的检测抗体、不同的免疫组化临界值、肿瘤组织的采集准备方式不同、处理过程的不同、原发与继发的活检标本、肿瘤源性或诱导的PD-L1表达,以及肿瘤与免疫细胞的染色等。目前的结果表明,免疫组化检测肿瘤过表达PD-L1的患者在接受抗PD-L1治疗时临床效果更理想,而有些低表达的肿瘤也对该治疗有所缓解,这使PD-L1的分析中存在复杂性。阐明宿主免疫系统与肿瘤微环境的机制则能够更好地解释针对PD-L1药物是否让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观察至阳八阵穴隔附子饼灸治疗脾胃气虚型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及对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86例脾胃气虚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治疗组给予至阳八阵穴隔附子饼灸;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12周后观察胃轻瘫主要症状指数量表症状积分改善情况、胃排空率及血清GAS、MTL、VIP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在胃轻瘫主要症状指数量表症状积分及胃排空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GAS、MT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VI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1%(P<0.05)。结论采用至阳八阵穴隔附子饼灸能快速促进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功能的恢复,改善症状和体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患者血清GAS和MTL水平,降低VI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5.
皮肤再生医疗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分析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目的:分析、总结、探讨皮肤再生医疗技术在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对32例糖尿病足溃疡住院病人采用皮肤再生医疗技术为主、必要时配合植皮的治疗方法进行局部创面修复。结果:32例糖尿病足溃疡应用皮肤再生医疗技术获得修复9例(占28.1%),皮肤再生医疗技术 皮片移植12例(占37.5%),皮肤再生医疗技术 皮瓣修复5例(占15.6%),进行截肢6例(占18.8%)。结论:及时就诊、及时采用皮肤再生医疗技术为主的治疗方法能有效修复溃疡创面、降低糖尿病足截肢率。  相似文献   
76.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3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3的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和吸附K值及交叉吸附K值等基本生物学特性。方法按照感染复数(MOI)分别为0.0001、0.001、0.01、0.1、1和10加入噬菌体纯培养液和宿主菌,充分裂解细菌后,测定噬菌体滴度;以MOI=10的比例加入噬菌体及宿主菌,进行一步生长实验;纯化PaP3颗粒,免疫家兔,获得抗血清,通过中和反应实验测定PaP3和其抗血清之间的吸附反应常数K值。同时,利用抗血清交叉中和试验确定本室分离的三株噬菌体之间的血清学关系。结果当MOI=0.001时PaP3感染其宿主菌产生的子代噬菌体滴度最高;根据一步生长实验结果绘制一步生长曲线;通过血清交叉中和反应得出不同的吸附常数。结论PaP3最佳感染复数为0.001,感染宿主菌的潜伏期是20min,爆发期是60min,平均爆发量约为31,其抗血清反应的吸附常数K值为262。  相似文献   
77.
探讨E-钙粘附素(E-Cd)对人胃癌侵袭性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29例胃癌患者血清可溶性E-Cd浓度。结果:胃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浸润组或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膨胀组或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0.05),切除瘤体后上述各组的血清E-Cd浓度均明显下降(P<0.01~0.05)。结论:血清可溶性E-Cd浓度可能与人胃癌的生长方式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肛管腺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65年1月至2002年3月间收治的肛管腺癌共4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女比例1.3:1,平均年龄52岁,中位年龄56岁。肛门出血、便条变细和肛门肿物是最常见的症状。36.7%伴有慢性肛周疾病史。治疗后中位随访时间66个月。局部复发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各7例,肺转移2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和纵隔转移各1例。单纯手术组、单纯放化疗组、综合治疗组(腹会阴联合切除加术后辅助放化疗)和无局部治疗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是41,3%、20.0%、56.3%和15.0%,5年总生存率分别是34.4%、0、37.5%和0。结论 早期诊断是改善肛管腺癌预后的最基本保证,综合治疗是目前疗效较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9.
通过对影响杆菌肽抑菌圈大小的各种因素的研究,从而得到提高地衣芽抱杆菌发酵杆菌肽的产量及测量的最佳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豆芽汁培养基发酵的杆菌肽产量最高,并且在豆芽汁中加糖量为2g/dL时,抑菌圈最大。管碟法测定时,培养基的厚度影响最为显著,下层厚度10mL,上层5mL最佳,上层培养基的酸碱度为7.0,指示菌的浓度在10^8cfu/mL时,抑菌圈最清晰,直径最大,平均直径为2.52cm。  相似文献   
80.
目的总结利用骨外固定器行胫骨迁移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5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7条患肢应用骨外固定器迁移胫骨治疗.术前积极处理患肢、有效的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做好骨外固定器迁移胫骨的护理.结果 32例间歇性跛行距离增加;27例夜间静息痛均得到缓解;7例足趾缺血坏死中除3例术后患肢缺血加重截肢外,余4例患肢供血改善,坏死区域结痂愈合;总有效率91.9%.结论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完善术前准备及术后正确迁移指导可提高骨外固定器行胫骨迁移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