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76篇
  免费   1434篇
  国内免费   584篇
耳鼻咽喉   684篇
儿科学   142篇
妇产科学   223篇
基础医学   960篇
口腔科学   213篇
临床医学   2696篇
内科学   5219篇
皮肤病学   47篇
神经病学   239篇
特种医学   3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111篇
综合类   4628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026篇
眼科学   56篇
药学   1993篇
  27篇
中国医学   1042篇
肿瘤学   107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297篇
  2022年   543篇
  2021年   849篇
  2020年   853篇
  2019年   679篇
  2018年   648篇
  2017年   831篇
  2016年   879篇
  2015年   878篇
  2014年   1720篇
  2013年   1739篇
  2012年   1497篇
  2011年   1546篇
  2010年   1148篇
  2009年   1035篇
  2008年   901篇
  2007年   921篇
  2006年   726篇
  2005年   552篇
  2004年   451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对恶性梗阻性黄疸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一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进行可行性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至2004年施行PD手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128例,其中,PD手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伴Asc24例(A组),PD手术治疗不伴有Asc病例104例(B组)。术前按Knaus法计算每例APACHEⅢ评分,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以及APACHEⅢ不同计分段下死亡率的差异。结果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8%,死亡率8.3%;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6%,死亡率7.7%。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O.05),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O.05)。APACHEⅢ计分段分别为40分以下、41~70分、71分以上统计死亡率,两组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O.05),组内比较,不同计分段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伴ASC病例术前全面和客观的评估、及时的手术探查和决断、术中的精细操作和围手术期的综合处理是保证一期PD术良好预后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62.
采用LabVIEW技术完成对心电、呼吸、无创血氧和无创血压信号的采集与处理,而后通过MATLAB模糊测量系统对采集的人体生理信号进行模糊预测分析。通过实验检验了人体生理信号检测、处理和模糊预测分析方法的可靠性。LabVIEW技术对人体生理信号的模糊预测分析是有效的,可用于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生理状态信号。  相似文献   
63.
目的调查70岁以上老年军人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情严重程度及预防治疗情况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肺功能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定居成都市军队干休所师以上、70岁以上离休干部以往确诊为COPD、目前仍存活的330例患者进行群体调查,对已经死亡的8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OPD发病率为18.9%,平均病程15年,发病年龄大多集中在50~69岁,均有吸烟史,88.8%的患者并有其他基础疾病。生活质量比较差的78例(23.6%),生活质量极差的9例(2.7%)。COPD分级,Ⅰ级(轻度)65例(19.7%),Ⅱ级(中度)166例(50.3%),Ⅲ级(重度)99例(30%)。需长期药物及家庭氧疗的39例(11.8%),需长期住院的9例(2.7%)。结论成都市70岁以上的军队离休干部的COPD发病率高于一般老年人群,吸烟是COPD的最危险因素,COPD仍然是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注重缓解期的防治是减少反复发作、提高生活质量、保护肺功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阻塞的可逆性 ,并和哮喘患者进行比较。方法 用 62 0 0AutoboxDL体积描记仪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患者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前后肺通气功能 ,并进行了比较。结果 COPD组和哮喘组的基础肺通气功能并无差异 (P >0 .0 5 ) ;吸药后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明显改善 (P <0 .0 1) ,且COPD患者的PEF %Pred、FEV1%Pred等指标的改变率显著小于哮喘组 (P <0 .0 1) ;COPD患者中有 16.7%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哮喘患者中91.5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结论 COPD患者气道阻塞具有一定可逆性 ,但可逆程度明显低于哮喘患者 ;部分舒张试验阳性的COPD患者 ,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大鼠和正常大鼠支气管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蛋白活性、转录水平以及胶原合成水平。方法:以正常大鼠(对照组)和COPD模型大鼠(实验组)为细胞来源,组织块法进行成支气管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应用第5代细胞为研究对象。比色法进行培养液羟脯氨酸含量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RT-PCR、免疫印迹方法进行CTGF定位检测、蛋白活性及转录水平观察。结果:实验组羟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大鼠支气管成纤维细胞有一定水平的CTGF表达,实验组成纤维细胞CTGF阳性表达增强,免疫印记及RT-PCR结果显示CTGF蛋白活性增强、转录水平升高。结论:CTGF在成纤维细胞中的高表达是大鼠COPD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初步探讨阻塞性黄疸早期门静脉高压的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胆管结扎组(B)与假手术组(A),分别于术后3、7、14d比较两组的游离门静脉压力(FPP)、血浆和肝组织内皮素(ET)浓度。结果胆总管结扎7d后门静脉压力显著高于对照组;胆总管结扎后各时段E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门静脉压力与血浆ET、肝组织ET呈正相关。结论阻塞性黄疸早期即有门静脉压力的升高,它可能是体内ET水平升高致肝窦阻力增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肝素在重度慢阻肺病人静脉留置针的封管效果。方法300例重度慢阻肺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150例,在每次治疗结束后均用3mL肝素盐水正压封管,浓度分别为62.5U/mL、125U/mL。观察并比较2组病人堵管及出血发生情况。结果肝素封管液堵塞的发生率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发生出血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慢阻肺病人静脉留置针使用3mL肝素盐水(125U/mL)封管既可减少堵管发生又安全。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部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耐药情况.方法 对78例COPD患者肺部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药敏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药物敏感性测定提示该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为14.9%,其次为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分别是24.8%和28.2%;对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阿米卡星、氨曲南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有较高耐药率,为48.5%~74.8%.结论 COPD患者肺部鲍氏不动杆菌感染与年老体弱,广谱抗菌药物及激素应用、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及呼吸机使用有关,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耐药严重,病死率高,应注意预防.  相似文献   
69.
70.
呼吸电刺激训练对肺功能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电流和声、光信号刺激,对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患者进行呼吸电刺激训练(RET),结果在RET时呼吸频率和平均吸气流速明显下降,潮气量和吸气间期明显增加,跨膈压增大,氧耗量和能量代谢无明显变化;于RET15天后PaCO2明显下降,PaO2和运动能力明显增高,肺勇气功能明显改善。表明RET15天后PaCO2明显下降,PaO2和运动能力明显增高,肺通气功能明显改善。表明RET能使COP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