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515篇
  免费   29249篇
  国内免费   7194篇
耳鼻咽喉   1706篇
儿科学   1893篇
妇产科学   5287篇
基础医学   16339篇
口腔科学   2172篇
临床医学   17464篇
内科学   19398篇
皮肤病学   1438篇
神经病学   727篇
特种医学   66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2篇
外科学   30552篇
综合类   28029篇
现状与发展   39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10333篇
眼科学   129篇
药学   14663篇
  147篇
中国医学   5011篇
肿瘤学   88660篇
  2024年   543篇
  2023年   4302篇
  2022年   7922篇
  2021年   11649篇
  2020年   10833篇
  2019年   9832篇
  2018年   9365篇
  2017年   9857篇
  2016年   10616篇
  2015年   12205篇
  2014年   17574篇
  2013年   17340篇
  2012年   14045篇
  2011年   14296篇
  2010年   10384篇
  2009年   10589篇
  2008年   10832篇
  2007年   10278篇
  2006年   9109篇
  2005年   7509篇
  2004年   6167篇
  2003年   5200篇
  2002年   4378篇
  2001年   4019篇
  2000年   3308篇
  1999年   2812篇
  1998年   2364篇
  1997年   2096篇
  1996年   1715篇
  1995年   1584篇
  1994年   1280篇
  1993年   994篇
  1992年   862篇
  1991年   800篇
  1990年   589篇
  1989年   546篇
  1988年   462篇
  1987年   407篇
  1986年   318篇
  1985年   401篇
  1984年   330篇
  1983年   222篇
  1982年   233篇
  1981年   217篇
  1980年   176篇
  1979年   129篇
  1978年   89篇
  1977年   62篇
  1976年   58篇
  1975年   3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膀胱癌(BC)患者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147例BC患者,均接受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治疗,将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73例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1月~2021年10月在围术期接受FTS理念干预的74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不同时间点(术前1d、术后1h、1d)疼痛程度、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术后首次排气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同时间、组间、交互作用下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1d 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与对照组术后1h、1d VAS评分相比,观察组均较低(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08%、41.10%,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FTS理念应用于BC患者,能减轻疼痛程度,缩短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982.
目的:联合临床检验指标及影像学特征构建一种能够术前识别胃癌浆膜浸润的模型。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证实的656例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建模组(394例)和验证组(262例)。收集建模组患者的脾脏影像学资料,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套索回归并选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来构建浆膜浸润预测模型。在最大约登指数下取肿瘤浸润风险评分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危组(238例)和低危组(418例),然后与其他浸润相关因素如BMI、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等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合显著的独立影响因素共同建立可视化的浆膜浸润预测列线图。结果:将患者以肿瘤浸润评分≤-0.335分为低危组,>-0.335为高危组,经验证组验证,建模组和验证组的诊断准确性较为一致(P<0.001)。经浸润影响因素的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像组学肿瘤浸润评分(OR=2.9,95%CI=2.1~4.2,P<0.001)、术前低白蛋白(OR=1.3,95%CI=1.2~3.1,P=0.003)、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OR=1.8,95%CI=1.2~2.7,P=0.004)、肿瘤分化程度(OR=2.6,95%CI= 1.8~3.7,P<0.001)是浆膜浸润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这4个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浆膜浸润风险,其AUC值为0.733。结论:基于脾脏影像的肿瘤浸润评分联合其他临床因素可准确预测胃癌浆膜浸润与否,提高诊断精度。  相似文献   
983.
目的:采用动物实验和临床标本探讨白细胞介素-17A(IL-17A)对卵巢癌(OvCa)进展的影响,并探索相应机制。方法:以C57BL/6遗传背景的野生型(WT)小鼠和IL-17A缺陷型(IL-17A-/-)小鼠为研究对象,原位注射相同基因背景来源的小鼠OvCa细胞系ID8构建卵巢原位种植瘤模型,观察IL-17A对小鼠OvCa生长转移的影响。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WT小鼠和IL-17A-/-小鼠肿瘤组织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表达情况,以探讨IL-17A促进OvCa进展的机制。收集OvCa患者临床病理组织切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分析IL-17A、FABP4表达与OvCa进展的相关性。结果:WT小鼠造模部位卵巢明显肿大,与周围组织黏连,其表面可见若干瘤结节;IL-17A-/-小鼠卵巢肿大,与周围组织无黏连,表面瘤结节较少。与WT小鼠相比,IL-17A-/-小鼠腹腔瘤结节显著减少(t=5.132,P<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WT小鼠相比,IL-17A-/-小鼠肿瘤组织中p-STAT3、FABP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OvCa患者临床病理标本显示IL-17A、FABP4表达与癌症FIGO分期、转移相关(均P<0.05),并且在OvCa患者中IL-17A与FABP4表达也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动物实验和临床标本证实IL-17A通过上调FABP4表达促进OvCa进展。  相似文献   
984.
目的:探究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阿帕替尼进行治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本院就诊的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分为阿帕替尼组(AP组)和替吉奥组(TI组),各46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毒副作用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AP组11例、TI组6例患者出现部分缓解,AP组患者RR、DCR数值明显比TI组高(P<0.05);AP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TI组(P<0.05)。AP组和TI组患者均出现血小板减少、蛋白尿、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但未出现Ⅳ级毒副作用,其中AP组患者高血压、血小板减少的发病率分别为63.52%、76.73%,TI组患者发病率分别为62.45%、78.11%, AP组出现毒副作用的患者人数与TI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3年结果显示,AP组患者3年生存率为10.86%,TI组患者为0,AP组患者总生存率明显高于TI组(P<0.05)。结论:阿帕替尼对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远期治疗效果较佳,虽然治疗后也会出现一定的毒副作用,但与替吉奥治疗后出现的毒副作用相近,且患者身体承受程度较佳。阿...  相似文献   
985.
目的:探讨玄胡索散抑制乳腺癌小鼠脾脏髓源抑制细胞(MDSC)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4~5周龄BALB/c雌性小鼠48只,其中6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他42只采用小鼠左侧第二对乳腺皮下脂肪垫接种4T1细胞构建乳腺癌荷瘤小鼠模型,分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照组、G-CSF敲减组、模型对照组、玄胡索散小剂量组、玄胡索散中剂量组、玄胡索散大剂量组和环磷酰胺组,每组6只。其中G-CSF对照组和G-CSF敲减组分别采用shRNA慢病毒转染联合嘌呤霉素构建相应4T1稳转细胞模型。各组造模48 h后,玄胡索散小剂量组、玄胡索散中剂量组、玄胡索散大剂量组分别按2、4、8 g·kg-1·d-1玄胡索散灌胃,每天一次;环磷酰胺组按30 mg/kg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隔天一次;其他组给予等体积0.5%羟甲基纤维素纳。各组连续给药25 d。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测定脾脏MDSC亚群比例,免疫荧光法检测脾脏CD11b、Ly6G共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外周血G-CSF浓度。在体外,建立荷瘤小鼠脾脏与4T1稳转株共培养体系,玄胡索散(30μ...  相似文献   
986.
刘俊  成洁  庄珩之  王圣坦  刘晓行 《西部医学》2023,35(9):1282-1286
目的 研究核受体共激活因子5 (NCOA5)对卵巢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常规培养卵巢癌细胞株SKOV-3、A2780、OC3、HO-8910和正常卵巢上皮细胞系IOSE80,Western blot检测各细胞中NCOA5蛋白的表达水平。选取高表达NCOA5的卵巢癌细胞SKOV-3 和A2780,各分为si-NC组、si-NCOA5组,并分别转染NC siRNA和NCOA5 siRNA。Boyden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转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上皮间质转(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和Slug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COA5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在SKOV-3和A2780细胞中干扰NCOA5的表达均显著抑制卵巢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 (P<0.05),并促进EMT相关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抑制细胞中EMT相关蛋白N-cadherin、vimentin和Slug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NCOA5促进卵巢癌侵袭转移能力,具有作为卵巢癌新型预后生物标志物和治疗分子靶点的潜力。  相似文献   
987.
余晓刚  朱晓丹  周法庭  孙志民  郭庆  张蓉 《西部医学》2023,35(7):970-975+981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基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分析血管内皮细胞调控胃癌细胞发生转移的机制。方法 设置对照组和共培养组,分别将正常培养基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条件培养基作用于胃癌细胞HGC27,采用MTT法和划痕试验检测胃癌细胞HGC27的增殖活性和迁移能力。设置Control组、6 h组、12 h组和24 h组,以HUVEC的条件培养基作用于胃癌细胞6、12和24 h,Western blot检测EMT标志物和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和紧密连接蛋白的分布变化。结果 MTT及划痕试验表明HUVEC条件培养基促进胃癌细胞HGC27的增殖和迁移。与Control组比较,间接共培养后胃癌细胞的形态呈间充质状改变,丝状伪足样凸起数量显著增加。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间接共培养后胃癌细胞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水平逐渐下降,而间充质标志物N-cadherin和MMP-9逐渐增加,具有时序性变化规律。ZO-1和Occludin的表达也逐渐下降,细胞膜分布减少。结论 间接共培养下,血管内皮细胞通过上调胃癌细胞MMP-9,破坏紧密连接,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988.
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目前,手术仍然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术前诊断淋巴结转移对于胃癌手术方式的选择有着重大意义。目前,临床中对于胃癌术前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尚没有金标准。本文对胃癌术前淋巴结转移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89.
目的 探讨范科尼贫血D2蛋白(FANCD2)、乳腺癌易感基因2定位协作蛋白(PALB2)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0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94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手术过程中取得癌组织标本作为NSCLC组,将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作为癌旁组,每组19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ANCD2、PALB2在NSCL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FANCD2、PALB2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探讨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NSCLC组FANCD2、PALB2阳性率高于癌旁组(P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SCLC患者癌组织中FANCD2蛋白与PALB2蛋白呈正相关(rs =0.486,P <0.05)。不同年龄、性别、吸烟、组织学分型、肿瘤直径患者FANCD2、PALB2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TNM分期为Ⅲ、Ⅳ期,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患者高于TNM分期为I、Ⅱ期,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 <0.05)。多因素逐步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Ⅲ、Ⅳ期[H^R=4.125,(95% CI:2.187,10.035)]、低分化[H^R=3.146,(95% CI:3.115,9.264)]、淋巴结转移[H^R=4.124,(95% CI:3.005,13.145)]、FANCD2阳性[H^R=5.146,(95% CI:3.784,12.689)]、PALB2阳性[H^R=4.563,(95% CI:2.845,7.398)]是NSCLC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P <0.05)。多因素逐步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Ⅲ/Ⅳ期[H^R=3.689,(95% CI:2.963,11.254)]、低分化[H^R=2.167,(95% CI:1.998,5.996)]、淋巴结转移[H^R=5.648,(95% CI:3.552,12.953)]、FANCD2阳性[H^R=3.886,(95% CI:2.958,12.775)]、PALB2阳性[H^R=4.633,(95% CI:1.968,11.547)]是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 <0.05)。FANCD2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ALB2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FANCD2、PALB2在NSCLC患者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辅助评估患者预后和复发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990.
Summary Genetically determined polymorphisms of N-acetylation and oxidative capacity have been studied using dapsone and metoprolol in 51 Japanese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bladder cancer and 203 healthy control subjects.The results for N-acetylation pharmacogenetics were against the initial expectation that there would be a preponderance of slow acetylators in the cancer group, as 3 such patients (5.9%) were found as compared to 13 (6.4%) in the healthy group. There was no poor metabolizer (PM) of metoprolol in the cancer group, whereas in the healthy group one (0.5%) was a PM.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in the frequency of slow acetylator and poor oxidiser phenotypes, or in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profiles of acetylation (monoacetyldapsone/dapsone) and oxidative metabolic ratio (log metoprolol/-hydroxymetoprolol).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neither N-acetylation nor the debrisoquine/sparteine-type oxidative phenotype and/or capacity represent a genetic predisposition to spontaneous bladder carcinogenesis in Japanese patients. In the normal Japanese population there is a great predominance of rapid acetylators and extensive oxidis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