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69篇 |
免费 | 399篇 |
国内免费 | 24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68篇 |
儿科学 | 121篇 |
妇产科学 | 65篇 |
基础医学 | 533篇 |
口腔科学 | 42篇 |
临床医学 | 1068篇 |
内科学 | 947篇 |
皮肤病学 | 149篇 |
神经病学 | 439篇 |
特种医学 | 420篇 |
外科学 | 782篇 |
综合类 | 1239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655篇 |
眼科学 | 91篇 |
药学 | 1346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467篇 |
肿瘤学 | 37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127篇 |
2022年 | 333篇 |
2021年 | 428篇 |
2020年 | 345篇 |
2019年 | 262篇 |
2018年 | 232篇 |
2017年 | 252篇 |
2016年 | 266篇 |
2015年 | 275篇 |
2014年 | 711篇 |
2013年 | 622篇 |
2012年 | 542篇 |
2011年 | 573篇 |
2010年 | 469篇 |
2009年 | 446篇 |
2008年 | 442篇 |
2007年 | 397篇 |
2006年 | 316篇 |
2005年 | 242篇 |
2004年 | 229篇 |
2003年 | 176篇 |
2002年 | 126篇 |
2001年 | 157篇 |
2000年 | 116篇 |
1999年 | 96篇 |
1998年 | 72篇 |
1997年 | 63篇 |
1996年 | 54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55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30篇 |
1990年 | 41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26篇 |
1987年 | 41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21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26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14篇 |
1979年 | 20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11篇 |
1976年 | 9篇 |
1975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评估多黏菌素E治疗严重烧伤患者多药耐药(MDR)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应用该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笔者单位2005年8月-2009年1月收治的9例MDR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烧伤患者,在药物敏感试验显示该感染菌种仅对多黏菌素E敏感或其他抗生素对其无效的前提下,采用多黏菌素E静脉滴注(100×10~4~150×10~4U/d)或静脉滴注联合呼吸道雾化吸入或灌洗(50×10~4~100×10~4U/d)给药.观察其细菌学疗效、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包括神经毒性和肾毒性,后者比较用药前后血清肌酐、尿素氮和胱抑素C水平).结果 9例患者中,7例为血流和肺部感染,1例血流、肺部和创面侵袭性感染,1例血流和尿路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9例患者应用多黏菌素E治疗后,血液中细菌清除率达92.3%;7例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痰液MDR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从用药前的58.2%降至用药后的14.6%(P<0.01);1例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尿液中MDR革兰阴性杆菌得以清除.用药后,8例患者被判断为临床有效、1例为临床无效,有效率达88.9%.与用药前比较,9例患者用药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呈下降趋势;8例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相近(P>0.05),1例患者明显升高但停药1个月后回降.用药期间和停药5 d内患者均未见神经毒性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在未出现更有效药物的前提下,合理应用多黏菌素E是目前治疗严重烧伤MDR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72.
为观察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我们将100例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对照组则以得舒特治疗,同时口服培菲康调节肠道菌群。结果显示,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7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45/50);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0%(35/5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在腹痛、泄泻症状改善,以及不良反应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加味痛泻要方治疗IBS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73.
为探讨外剥内扎注射加后位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15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别行外剥内扎注射术(对照组75例)和外剥内扎注射加后位纵切横缝术(治疗组75例)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显示,随访6~12个月(平均8.6个月),对照组总有效率84.0%,创口愈合时间(23.7±4.6)d,术后Ⅱ、Ⅲ度疼痛68例,术后出血11例,术后水肿23例,肛门狭窄16例。复发14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4.7%,创口愈合时间(16.9±3.2)d,术后Ⅱ、Ⅲ度疼痛64例,术后出血2例,术后水肿4例,复发4例。结果表明,外剥内扎注射加后位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术后并发症少、无肛门狭窄等优点。 相似文献
74.
为探讨高位蹄铁型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我们分别采用旷置手术(52例,治疗组)和主管切开支管多切口引流术(53例,对照组)治疗高位蹄铁型肛周脓肿,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一期根治疗效、手术复发情况、创口愈合时间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减少肛门括约肌的损伤及对肛门外观的影响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旷置手术治疗高位蹄铁型肛周脓肿疗效优于主管切开支管多切口引流术。 相似文献
75.
为探讨外用溃疡散保留灌肠治疗肛门疾病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我们对肛门疾病术后采用外用溃疡散(41例,治疗组)、锡类散(34例,对照Ⅰ组)和滑石粉(30例,对照Ⅱ组)灌肠的105例患者的术后症状评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手术后第7天疼痛、出血、水肿及下坠感、分泌物评分明显低于对照Ⅰ组,P〈0.05;手术后第3天和第7天疼痛、出血、水肿及下坠感、分泌物评分明显低于对照Ⅱ组,P〈0.05。结果表明,肛门疾病术后外用溃疡散保留灌肠能明显减轻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6.
为探讨外剥内扎侧切术配合中药益气活血剂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对我院收治的21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行外痔剥离、内痔结扎加侧方部分括约肌切断术,另外配合中药益气活血剂口服治疗。结果显示,216例患者均一次性治愈;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6d;无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结果表明,外剥内扎侧切术配合中药益气活血剂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7.
Limouris GS Chatziioannou A Kontogeorgakos D Mourikis D Lyra M Dimitriou P Stavraka A Gouliamos A Vlahos L 《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2008,35(10):1827-1837
Purpos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111In-DTPA-Phe1-octreotide infusions after selective catheterization of the hepatic artery in inoperable metastasised liver, sst2 receptor-positive neuroendocrine tumours due to the effect of 111In Auger electron emission, minimising in parallel the toxicity of non-target tissue.
Methods The average dose per session administered monthly to each patient (17 cases in total) was 6.3 ± 2.3 GBq. Repetitions did not
exceed 12-fold, except in one case (15 sessions). Response assessment was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Response Evaluating
Criteria in Solid Tumours. CT/MRI scans were performed as baseline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end of treatment, and monthly
ultrasound images for follow-up measurements. Toxicity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riteria) was measured using blood and urine
tests of renal, hepatic and bone marrow function.
Results Complete response was achieved in one (5.9%) patient and partial in eight (47.0%), and disease stabilization in 3 (17.7%)
patients; five (29.4%) did not respond. A 32-month median survival time was estimated in 12 (70.5%). Nine of these 12 surviving
had a mean target diameter shrinkage from 144 ± 81 to 60 ± 59 mm. Grade 1 erythro-, leuko- and thrombo-cytopenia occurred
in three (17.6%) cases.
Conclusion In unresectable metastatic liver lesions positive for somatostatin receptors repeated, transhepatic high doses of 111In-DTPA-Phe1-octreotide show an effective therapeutic outcome. Given the locoregional modality character of the administration technique
plus the extremely short range of 111In Auger and internal conversion electrons emission, no nephro-, liver- or myelo-toxicity has so far been observed. 相似文献
78.
容建清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08,(10):65-66
目的观察桂哌齐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桂哌齐特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症出血病人肝功能变化情况 ,同时评价应用乌司他丁 (Ulinastatin ,UTI)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 4 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出血病人分为两组 :Ⅰ组 (n =2 2 )为一般治疗组 ,Ⅱ组 (n =2 4 )为UTI治疗组 ,分别检测Ⅰ、Ⅱ组出血后 1,2 ,4 ,7,10 ,14d血ET变化情况 ,并检测1,7,14d的肝功能。另选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未出血病人 (n =2 0 ) ,检测血浆ET ,作为对照组。结果 出血后 7,14d ,Ⅰ、Ⅱ组总胆红素 (TBIL)均呈先升高后下降 ,但Ⅱ组较Ⅰ组下降快 (分别P <0 0 5 ,P <0 0 1)。ALT、AST亦呈先升高后下降 ,但于出血后 14日Ⅱ组较Ⅰ组下降快 (P <0 0 5 )。Ⅰ、Ⅱ组出血后 1d血ET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1) ,随后逐步下降。Ⅱ组ET下降较Ⅰ组快 ,于出血后 2d(P <0 0 5 )、4d (P <0 0 1)、7d(P <0 0 5 )有显著差异。出血后 1dⅠ、Ⅱ组ET浓度与TBIL呈正相关 (r=0 734,P <0 0 1) ;Ⅰ、Ⅱ组血ET下降指数与TBIL增高指数呈负相关 (r =- 0 4 86 ,P <0 0 5 )。结论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大出血后应用UTI治疗可抑制TBIL、ALT、AST、ET等的升高 ,起到保护肝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光子治疗仪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皮下积液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皮下积液需重置引流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留置橡胶引流管并接一次性引流袋引流,同时胸壁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实验组在该基础上配合光子治疗仪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引流后连续7d的引流量及留管时间.结果 两组总引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725,P =0.001);两组各时间的引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6.907,P=0.000);两组组内不同时间的引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6.447,P=0.000);两组患者的留管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21,P=0.000).结论 光子治疗仪作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皮下积液的患者,能够有效地减少日平均引流量,缩短引流管的留管时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