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28篇
预防医学   78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索价格低廉、制片简便且可长期保存的宫颈脱落细胞蜡块制片在宫颈病变初筛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宫颈病理诊断与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技术(thinprep cytologic test, TCT)诊断相符的TCT剩余样本,分为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细胞(negative for intraepithelial lesion or malignancy, NILM)、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HSIL)及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cervix, SCC)各30例,将同一样本分别进行TCT制片及细胞蜡块制片,H-E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法(mmunohistochemistry, IHC)分别检测Ki-67、P16INK4的表达,分析细胞蜡块制片对比TCT制片在宫颈病变初筛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宫颈脱落细胞蜡块制作的成功率约90.8%,H-E染色病理阅片满意度不差于TCT制片;IHC检测Ki-67、P16INK4的表达与TCT制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脱落细胞蜡块制片用于宫颈病变初筛的技术方法具有临床可行性,结合其优势可考虑替代TCT制片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2.
刘运麟 《右江医学》2012,40(3):309-311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在早期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妇科门诊4129例妇女行TCT筛查,对阳性患者共891例行阴道镜下取宫颈组织活检。结果 4129例液基细胞涂片正常3238例(78.42%),阳性涂片891例(21.58%),其中ASC-US 472例(52.97%),ASC-H 25例(2.81%),LSIL 297例(33.33%),HSIL 61例(6.858%),SCC 19例(2.13%),AGC 12例(1.35%),AC 5例(0.56%)。对TCT细胞学阳性结果进行年龄分析显示,30~39岁年龄段宫颈病变患者所占比重最大,与其他年龄段比较,患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CT技术能准确反映宫颈癌病变,该技术适用于大规模的筛查。  相似文献   
73.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hybridization,FISH)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采用荧光标记的特异核酸序列,根据探针与被检测样本中核酸序列的互补性,探针与样本核酸杂交后,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荧光信号,从而对样本中待测核酸进行定性、定位与定量分析[1].本研究应用FISH技术探讨hTERC(即人染色体末端酶)基因在宫颈脱落细胞的表达.  相似文献   
74.
TCT制片质量控制和宫颈癌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TCT)制片质量控制方法以及筛查宫颈癌的优点.方法: 分析18500例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的取材、涂片、染色等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并筛查出阳性者诊断,包括宫颈癌、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与活检和HPV DNA阳性检出率对照.结果: TCT优片率98.8%(18287/18500),TCT检出的和活检检出宫颈癌100%(18/18),CIN3级97%(30/31),CIN2级90%(42/46),HPVDNA阳性检出率与细胞学分级密切相关且在细胞学与组织学相同级别基本一致.结论: TCT制片质量控制有利于提高制片质量及宫颈癌、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诊断,TCT检查敏感性高,可作筛查宫颈癌的检查.  相似文献   
75.
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的自然转归与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INⅠ患者的自然转归。方法以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CINⅠ患者74例作为观察对象,随访12个月后行HR-HPV、TCT检查;随访24个月后行HR-HPV、TCT、电子阴道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74例CINⅠ患者随访24个月后,自然消退42例(56.76%),病变持续25例(33.78%),进展7例(9.46%),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CINⅡ)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CINⅢ)2例。结论HR-HPV及TCT可以作为CINⅠ病变转归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76.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四种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方法的诊断效果和意义。方法1000倒妇女分别采用四种宫颈癌筛查方法筛查,以阴道镜下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分别计算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假阴性率。结果以阴道镜下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各筛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假阴性率分别为:5%醋酸染色后肉眼观察(72.3%。71.7%,71.9%,17.7%);传统巴氏涂片(61.9%,82.9%,75,4%,20,3%);阴道镜检查(80.1%,74.4%,75.4%,12.9%);Thinprep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88.2%,93.8%,91.8%,6.5%)。结论TCT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情况,它是目前一种首选的高效宫颈癌筛查手段。阴道镜与细胞病理学结合能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醋酸染色后肉眼观察和传统巴氏涂片作为简便、快捷、低廉的筛查方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宫颈癌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方法(TCT)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CIN)或宫颈癌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妇科350例(其中30岁以下患者103例,30岁以上患者247例)宫颈疾病患者行TCT宫颈细胞学检查,同时行高危型HPV-DNA检查,阳性病例给予病理组织学确诊。结果发现TCT+HPV双阳性及TCT或HPV单纯阳性病例90例,经行宫颈病理组织学诊断,确诊宫颈癌前病变73例,占81.11%(73/90)。其中高危HPV+TCT检测双阳性68例,占宫颈癌前病变确诊病例93.15%(68/73)。在30岁以下组和30岁以上组双阳性率分别为15.53%和21.05%,病理确诊宫颈癌前病变病例30岁以下组和30岁以上组分别为17.47%和22.26%。结论 TCT联合高危HPV检测在临床初筛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中漏诊率低,操作简单,无创伤,对高危人群,特别是30岁以上的妇女有积极的防癌作用,适用于临床上进行宫颈癌前病变广泛筛查。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在宫颈癌临床筛查中采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HPV—DNA检测联合阴道镜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2年TCT、HPV—DNA检测筛查的11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TCT、HPV—DNA检测可疑的368例患者同时在阴道镜下进行宫颈活检、病理检测和TCT、HPV—DNA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TCT检测结果与HPV—DNA比较,正常和炎症患者的HPV检测阳性率和TCT检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有明显差异(P〈0.01),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组检测阳性率和HSIL组有明显差异(P〈0.01),TCT检测结果级别分类越高,HPV检测阳性率越高。病理学诊断与TCT、HPV—HPV检测结果比较,重度不典型增生(CINⅢ)组和鳞状细胞癌(SCC)组与其他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0.01),TCT、HPV同时检测阳性率高,全部患者通过单一或者协同检测能达到无漏检,但是中度不典型增生(CINⅡ)、轻度不典型增生(CINⅠ)组有漏检的情况发生。结论:子宫内膜癌临床筛查中采用TCT、HPV—DNA检测联合阴道镜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手术治疗宫颈癌提供诊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宫颈细胞涂片及阴道镜指导下宫颈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4~10月204例临床高度可疑的患者,做TCT和阴道镜检查,应用配对卡方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 阴道镜检查阳性筛出率与细胞学检查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颈病变的早期筛查中开展TCT和阴道镜等防癌筛查,能最大限度降低宫颈癌对妇女生命和健康的威胁.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利用阴道镜下活检来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凉山州德昌县人民医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癌初次筛查的1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TCT、以及高危型HPV-DNA检测.确诊标准是阴道镜下活检法,并以此评价TCT、HPV及二者联合检测对于宫颈癌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①TCT检测,阳性患者有234例(18.00%),正常者及良性宫颈炎症有1066例(82.00%);234例阳性患者中,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病变患者112例(8.62%),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65例(5.00%),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43例(3.31%),鳞状细胞癌患者14例(1.08%);②通过HPV-DNA检测,阳性患者有679例(52.23%);③TCT和HPV-DNA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100.00%,即所有患者的指标均至少有一种呈现为阳性,而TCT单独检测的灵敏度为77.12%,假阴性(漏诊率)为22.88%,HPV单独检测的灵敏度为84.50%,假阴性(漏诊率)为15.50%.HPV联合TCT检测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TCT、HPV单一检测的检出率(χ2值分别为27.469、17.477,均P<0.01),HPV单一检测的检出率显著高于TCT单一检测的检出率(χ2=4.759,P<0.05).结论 采用阴道镜下活检、TCT及HPV对宫颈癌早期病变进行检测,具有高效性、可行性,HPV联合TCT检测能提高宫颈癌检测灵敏度,降低假阴性率,对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