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2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275篇
综合类   403篇
预防医学   82篇
药学   263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等比重罗哌卡因用于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75岁以上TURP手术患者100例,采用等比重0.5%罗哌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5min(T1)、10min(T2)、15min(T3)、20min(T4)、30min(T5)及术毕时(T6)的SBP、DBP、MAP及HR。结果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等比重罗哌卡因用于高龄患者TURP,具有起效迅速、麻醉效果满意和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72.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术后臂丛神经镇痛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3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伍用吗啡和利多卡因用于上肢手术术后臂丛神经镇痛的效果。方法90例择期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0.30%罗哌卡因组(Ⅰ组)(含罗派卡因75mg、吗啡1mg、利多卡因200mg、生理盐水15ml),0.25%罗派卡因组(Ⅱ组)(含罗派卡因75mg、吗啡1mg、利多卡因200mg、生理盐水20ml),20%罗哌卡因组(Ⅲ组)(含罗派卡因75mg、吗啡1mg、利多卡因200mg、生理盐水25ml),术后臂丛神经镇痛(PCRA)负荷剂量15ml,总剂量15ml/24h,镇痛时间约50h。以VAS评分比较3组术后PCRA镇痛效果、Bromage评分评定运动阻滞情况。结果术后6、12、24、48hVAS评分,Ⅲ组显著高于Ⅰ、Ⅱ组,Bromage评分Ⅰ组显著高于Ⅱ、Ⅲ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0.25%罗哌卡因复合吗啡和利多卡因对上肢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确切,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的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Ca2 移动的影响,比较它们的心肌毒性。方法: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的心室肌细胞,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心室肌细胞内钙荧光强度的变化,比较不同浓度的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对KCl诱导的荧光强度峰值的影响。结果:10μmol/L时两种局麻药对KCl诱导的大鼠心室肌细胞内钙荧光强度的变化无显著影响;50μmol/L和100μmol/L时两种局麻药明显抑制细胞内钙荧光强度的变化;相同浓度的布比卡因抑制作用大于罗哌卡因。结论:同浓度布比卡因对心室肌细胞Ca2 移动的抑制作用大于罗哌卡因,表明布比卡因心肌毒性大于罗哌卡因。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腹腔内注射罗哌卡因用于术后镇痛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安慰剂对照和双盲的研究方法,将120例择期行腹腔镜下妇科手术患者分为A、B两组,A、B组术毕腹腔内分别注入0.5%罗哌卡因20ml、生理盐水20ml,术后4、8、12、24、48h对切口、内脏、肩部三个部位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VAS>4者予镇痛药处理。记录两组患者额外镇痛药的需要量并观察比较两组病人围手术期肺功能改变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各时段各部位A组病人VAS评分均小于B组(P<0.05)。A组术后额外镇痛药用量小于B组。两组病人在围手术期肺功能及恶心呕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腹腔内注射0.5%罗哌卡因镇痛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3种不同药物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分娩镇痛的效果、安全性以及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以探讨最佳的配伍和药物剂量,为临床分娩镇痛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选择要求分娩镇痛产妇300例随机分为3组:单纯罗哌卡因组(R组)、单纯舒芬太尼组(S组)、罗哌卡因+芬太尼组(RF组);另选择100例未采用任何镇痛方式的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各组镇痛效能及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结果:①镇痛3组均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RF组与S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R组(P<0.01);RF组与S组首剂持续时间明显长于R组(P<0.01);RF组与S组的起效时间和首剂持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RF组局麻药总用量明显少于R组(P<0.01)。②3组镇痛前后各时点产妇的MBP(平均动脉压)、HR(心率)、RR(呼吸频率)、SpO2(血氧饱和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镇痛3组均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第二产程时间及第三产程时间,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之间的器械助产率及剖宫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新生儿1min及5min Apgar评分,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⑤S组有12例、RF组有17例发生皮肤瘙痒,但症状轻微,无需应用拮抗药;其余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给药方案均可安全有效应用于分娩镇痛。选择0.15%罗哌卡因复合2μg/ml芬太尼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疗效确切、起效更快、作用时间更长。由于局麻药用量减少,因此,对运动神经的影响更小、不良反应少,产妇易于接受,满意率高,是无痛分娩的一种理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6.
目的比较浓度为0.25%和0.375%的罗哌卡因用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并与0.25%的布比卡因对照。方法选择ASA I~II级行上肢手术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5例),分别用0.25%罗哌卡因、0.375%罗哌卡因和0.25%布比卡因40 m l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观察感觉、运动阻滞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评价麻醉效果。结果B,C两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A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A组,B组与C组相当。结论与0.25%罗哌卡因相比,0.375%罗哌卡因用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快、效果佳、副作用亦少,更适宜于临床臂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初产妇5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5例。两组分别在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5μg和罗哌卡因3mg,待产妇VAS≥3分时启用自控PCA泵维持镇痛。并对两组的不同时间点进行VAS评分,记录镇痛维持时间、不良反应及运动阻滞情况等指标。结果A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镇痛维持时间均明显优于B组(P<0.05或0.01),并且对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较小。结论舒芬太尼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能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具有起效快、镇痛强、持续时间长、副作用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8.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腰麻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相同浓度与容积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腰麻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以及对运动神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剖宫产手术,ASA 1~2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R组:罗哌卡因组(n=30);B组:布比卡因组(n=30).两组均采用L3、4或L2,3椎间隙腰穿,R组给予0.5%罗哌卡因重比重液2.0 mL,B组给予0.5%布比卡因重比重液2.0 mL.15 min后分别观察阻滞效果,不良反应和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并对所得计量资料行t检验.结果:皱眉反应及切皮痛,血压下降为基础压的30 9,6、呼吸抑制与恶心呕吐,Bromage评分,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0.5%罗哌卡因重比重液2.0 mL腰麻没有相同浓度与客积的布比卡因麻醉阻滞完善.  相似文献   
79.
In cultured bovine adrenal chromaffin cells, (+/-)-bupivacaine inhibited veratridine-induced 22Na(+) influx (IC(50) 6.8 microM). The IC(50) of (+)-bupivacaine (2.8 microM) was 6.2-, 7.4-, and 17.1-fold lower than those of (-)-bupivacaine (17.3 microM), (-)-ropivacaine (20.6 microM), and lidocaine (47.8 microM). Chronic (i.e. 3-h) treatment of cells with (+/-)-bupivacaine increased cell surface [3H]saxitoxin ([3H]STX) binding capacity by 48% (EC(50) of 233 microM; t(1/2)=7.4 h), without changing the K(d) value. Treatment for 24 h with either (+)- or (-)-bupivacaine, or (-)-ropivacaine elevated [3H]STX binding, whereas 24-h treatment with lidocaine had no effect. The rise of [3H]STX binding by (+/-)-bupivacaine was prevented by cycloheximide, an inhibitor of protein synthesis, or brefeldin A, an inhibitor of cell surface vesicular exit from the trans-Golgi network; however, (+/-)-bupivacaine did not increase Na(+) channel alpha- and beta(1)-subunit mRNA levels. In cells subjected to (+/-)-bupivacaine treatment (1 mM for 24 h) followed by 3-h washout, veratridine-induced 22Na(+) influx was enhanced, even when measured in the presence of ouabain, an inhibitor of Na(+),K(+)-ATPase. Ptychodiscus brevis toxin-3 potentiated veratridine-induced 22Na(+) influx by 2.3-fold in the (+/-)-bupivacaine-treated cells, as in non-treated cell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lipophilic bupivacaine enantiomers or (-)-ropivacaine acutely inhibit Na(+) channel gating, whereas its chronic treatment up-regulates cell surface expression of Na(+) channels via translational and externalization events.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单用或复合肾上腺素高胸段硬膜外麻醉的药效学和安全性。方法40例ASAⅠ~Ⅱ级行乳腺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P组)和罗哌卡因复合肾上腺素组(RP AD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选择第3~4胸椎穿刺并置管,在2m in内RP组注入0.5%罗哌卡因1.3 mg.kg-1,RP AD组注入加1:20万肾上腺素的0.5%罗哌卡因1.3 mg.kg-1。观察注药后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循环、呼吸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特征相似(P>0.05),阻滞效果均评定为优;麻醉期间循环、呼吸功能均较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0.5%罗哌卡因高胸段硬膜外麻醉,镇痛效果满意,加肾上腺素对0.5%罗哌卡因的药效学没有明显影响,用于临床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